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评论】我们从哪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去?

董仁威《生命三部曲》的启示意义

【评论】我们从哪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徐彦利 2017-05-25 20:53

编者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起的“科普作品评论活动”启动以来,陆续收到一些评论稿件,有自评、他评,还有作者的创作札记,有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优秀稿件。

 

生命的起源、进化、演变、衰亡,似一个无法参破的疑问置在我们的头上,伴随着生命的开始直至结束。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儿去?这绝不只是19世纪的高更在其画作中的诘问,而是每个人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必会经历的冥想。无数先贤都曾试图解开这一人类终极难题,参破生命内部蕴含的奥秘。

对于生命,古人从朴素的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出发,提出过简单的理论,例如“人以天地之气生”、“物无不死,人安能仙。”他们看过身边太多的生死,认为这不过是自然界中最寻常的现象,没有什么可解释的,如同风雨雷电一样。然而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深刻,便可看出古人朴素的生命观、世界观背后的不足。从更高的高度理解生命、诠释生命成为必然。

董仁威先生近40万字的力作《生命三部曲》不仅是其一生科普创作生涯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其创作的巅峰高度,就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亦属典藏珍籍。全书分为《自然进化》、《人工进化》、《合成生物》三部,不仅仔细探讨了人所不知的生命谜团,梳理了百家之言,还在诸观点后详细论述了其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通过大量例证予以分析说明

《自然进化》篇追溯了进化论的萌芽、创立与发展,回溯了为此学说作出过贡献的众多科学家。进化论的确立过程迂回艰难,其间遭受过无数次的质疑与反拨,最终经住了时间的考验迎来公众的接受。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与确立都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懈的努力及反复验证。

书中没有无限夸大达尔文在进化论中的作用,而是条分缕析的再现了这一理论形成中的诸条线索,我们不仅能看到进化论最初的开创者,他们的不足与矛盾,也能看到彻底颠覆其观点的反对者和改良者。在与神创论的对峙中,以及与各种观点的共存中,进化论从不曾放弃对世界和真理的认识,显得无比顽强与坚定。在完善进化论发展的路途上遭遇的坎坷、反复甚至倒退,各种声音的交锋、博奕,最终为真理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因此,《自然进化》绝不仅仅昭示了自然的伟大,还完整再现进化理论的发展,是一部人类接触自然、认知自然的历史。

如果说《自然进化》展现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功之力与造物的神奇,那么《人工进化》篇则揭示了人类的智慧,让我们领会自然伟大的同时亦看到科学之伟大。

人类通过探索自然、认知自然并达到掌握自然的境界,可以使粮食成倍增产、使家畜优化、使动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从而产生符合人类要求的个体;可以使种子在太空环境中发生基因突变以获得新品种;可以通过试管婴儿解决不孕不育的难题。

人类智慧不断向前,凭借的是科技的无限助力。通过显微镜,人类看到了肉眼无法观察的细胞,从而深入研究动植物内部更为深层次的规律;通过对基因的深入认知,人们制造生命,克隆出与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这是自然界不曾做到的神奇。

在肯定自然的同时,《人工进化》将人的价值、人的作用、人的创造予以了高度肯定,自然虽然伟大,但人类却拥有了改造它的能力。

第三部《合成生物》将探索的触角伸得更远,涉猎更深,它所提出的疑问甚至是科学家们难以解释的。人是否真的有灵魂?古代文化典籍《易经》的创见性与合理性?转基因技术是否真的安全?能不能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生活,而不带来任何危害?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不是单纯的各种知识的汇聚,而是有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有理论支撑,有数据支持,有实例说明,说服力强,值得信赖。《合成生物》纠正了社会对转基因的误解,客观描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食品上的意义和战略上的意义。此外,还结合当前的转基因论争,鞭辟入里地解释了转基因食品不会诱发基因改变,不会导致不孕不育,以解答读者在此方面的困惑与犹疑。它跨越了书斋内的理论讨论,富于现实性的结合了当下的民生、民意、民情,且不乏时尚因素。

三部曲涉及宗教神学、生物学、遗传工程、哲学、化学、物理学、美学、民俗学、历史勾沉等领域,尤其显示了作者在植物学、动物学、细胞学、发酵学、医学、药学、营养学等诸多方面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高度密集,信息层出叠见。

全书展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前沿,同时也注意展现科学的实践性与趣味性。因此它不仅可作为面向业界人士探讨学术的专业书籍,同时又可作为面对普通读者进行科学启蒙的阅读范本。其理论扎实不失于僵化,将深奥难懂的理论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又与生活紧密相连,不空洞,不虚妄,显示出实际应用的价值。

全书既展现了生命科学历史的发展,同时也有细致入微的描述,插入众多科学家的奇闻轶事及科学发现过程,让读者能够观其人、闻其声、察其行。如对达尔文的描写,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一个对博物学倍感好奇的懵懂少年怎样成长为富于建树的大家,再现进化论发展的同时也体现出文学特有的诗意。

《生命三部曲》展现了科普类书籍的新形式:融学术、科普、文学、思想、历史、跨学科研究等于一炉,其中有“科”的新知,“普”的大众,“文”的诗意,“思”的深邃,“史”的脉络,“跨学科”的整合。用理性、客观、严谨的叙述态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洞悉而非浅尝辄止的了解,采用亲切的絮语式表达,大方面的勾勒与细节描摹相结合,总结观点与自我创见相结合,图文并茂,互为补益。这些,都是科普书籍拓展读者群、展现自我个性的作法,如此,可禁得住岁月的沉淀和打量。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