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首页
关于协会
新闻中心
品牌活动
协会出版物
团体标准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科学摄影】 蛾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买国庆 2017-04-05 18:33
蛾类俗称蛾子,在形态上和色彩上往往与蝶类差别较大,但二者在昆虫系统分类上统属昆虫纲的鳞翅目。
虽然蛾类的品种数倍于蝶类,但由于它们多在夜间活动,又有不少是农林害虫,所以人们对蛾类的了解远少于蝶类。
生态照片如实记录了物种的生存状态和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科学研究的图像数据和自然历史记录。
斑蛾在我国的记录已有140 种以上。黄纹旭锦斑蛾成虫颜色鲜艳,有些带有金属光泽;有些在后翅上有燕尾形突出,形似蝴蝶。黄纹旭锦斑蛾是白天飞行的种类,其幼虫为害果树和林木。
枯球箩纹蛾。箩纹蛾体型较大,身体和翅膀色泽深暗,翅面布满了波纹状的线条,组成的图案好像农家常用的箩筐上的纹理。这样的形态特征十分便于人们识别和记忆,所以就被称为“箩纹蛾”。
箩纹蛾科的种类很少,全世界已知仅十几种;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湖北、台湾以及非洲与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寄主为木犀科植物。
钳钩蛾。该科种类不多,我国有记录的约60种;盛产于东南亚一带及我国。在外形上很容易与尺蛾混淆,但二者的翅脉有明显的区别。
曲美苔蛾。苔蛾多为中小型蛾类,体色较鲜艳。幼虫主要以苔藓和地衣为食。
闪光鹿蛾。鹿蛾属中小型蛾子,外形似斑蛾或蜂类;多为日出型,常在花丛中飞翔吮吸花蜜。
藤豹大蚕蛾成虫翅展85—90 毫米。体形粗大,属大型蛾类。由于色彩鲜艳,有人曾誉为“凤凰蛾”。成虫常在夜间活动,多以卵越冬。老熟幼虫可吐丝结茧,成虫一般于6—7 月出现。
丸尺蛾(属)。尺蛾的幼虫我国古书上记载为“尺蠖”。尺蠖爬行时身体一弓一伸的样子好像在进行长度测量,尺蛾因幼虫的行动姿态而得名。
显脉球须刺蛾。全世界已记载的刺蛾约1000 种,我国记录了90 种左右。由于刺蛾的幼虫身体上大都生有枝刺和毒毛,形似刺猬,触及皮肤会发生红肿,痒痛异常,我国北方俗称“洋剌子”,称其成虫为“刺蛾”。
常见种类的幼虫多危害有经济价值的树木和果树的叶子。
珠掌舟蛾。舟蛾是中大型的蛾子,幼虫大多色彩鲜艳。幼虫栖息时一般头尾翘起,有“舟形毛虫”之称,成虫也由此得名。
小豆长喙天蛾。天蛾是一类大型蛾子。4 翅狭长,身体粗壮,飞翔迅捷,很像小鸟,尤其是白天在花间用长长的喙吸食花蜜时酷似蜂鸟。所以,如果用鸟蛾来命名似乎更加形象化。天蛾科的外文科名是指幼虫的形状奇特。我国天蛾科已记载有130种左右,大都是林木和农作物的害虫。
作者简介
买国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自然生态摄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摄影专业委员会顾问。
曾多次参加野外科学考察活动,拍摄了大量的昆虫生态照片。多年来在《中国摄影》、《中国国家地理》、《知识就是力量》、《昆虫知识》等刊物发表摄影作品和科普图文百余篇(幅),为《中国动物志》等多部学术专著摄制图版百余版。
来源:《魅力之眼——科学摄影集萃》(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编,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