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欣赏】那时远行当无车

一封寄给2149年朋友的信

【欣赏】那时远行当无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admin 2017-04-06 17:02

2149年的朋友:

你好!

现在是2015年7月31日22时。

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学生,提笔写下这封信,向你致以100多年前的问候。现在的中国,与你们那时相比,或许落后太多,但比起建国初期,那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衣食无忧,国民经济稳速发展,人民生活已经初步迈向了小康……

“哦,我怎么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我迷迷糊糊的慢慢地从桌上爬起来,去寻我的小闹钟。哦?它怎么早已不知所踪。再瞧桌面,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上面纸笔皆无,唯有那平滑如镜的桌面。

我小心翼翼地用手一敲,桌面立刻亮堂起来,在我触及的地方留下了一个小黑点,原来这是一个写字板!写字板的四周,显示着一个个小界面:时间、日程、文本、消息……我轻触“时间”,一个界面立刻弹出:2149年10月1日8:00。哇!我竟然穿越到了2149年!我的心立刻飞扬起来,欣喜至极,种种念想、种种期待……

“儿子,快点收拾行李,我们今天要去北京看阅兵呢!”听着妈妈的话我却暗暗奇怪:“现在都已经8点了,从这里到北京,坐飞机也来不及呀?”我满腹疑问,回头看看妈妈,她正在往鞋上套一双“鞋套”样的东西。应着妈妈示意的眼神,我也赶忙照做,发现这双“鞋套”上有个闸门。刚套上“鞋套”,它立刻开始自动充气,瞬间变成了两个两人高的大球。在大球的托举下,我立刻被飘到了七层楼的高度。

就这样,在一个气艇的牵引下,我们一行150多人开始了快速的“飘行”。你也许萌生疑问,如此高空飘行,如何抵御寒冷?原来,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穿了一件极轻但极保暖的衣服,它是用升级版鸭绒制成的,就算外界温度低达零下70摄氏度,身体也会感到温暖如春。

就这样,飘呀飘,经过近50分钟的“飘行”,我们来到了北京,但显然还是有些晚了。放眼远观,天安门广场上早已是彩旗飘飘,人山人海。脱下了“鞋套”,我本能地向前走去,却发现鞋子竟然自动向前运动,结果我径直坐在了地上。妈妈一脸奇怪:“你今天怎么了?怎么连动力鞋都不会用了?”我赶忙脱下了鞋,发现鞋底是由8个小轮组成的。只要穿上鞋,它就像通晓人心一样,朝着你想去的地方移动。“怪不得我在街上没有看到一辆车呢!”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此时,不只是妈妈,身边的其他人也都是一脸奇怪地看着我。“唉,有些事还是不说为妙。”我暗自想道。

我们好不容易挤进了天安门广场,抬眼望去,天安门城楼依然是红墙黄瓦,人民英雄纪念碑也依然高高耸立,可是周围的许多事物,已迥然不同:眼前的横幅,似乎是用无比柔韧的“果冻”制成,前一秒还在迎风飘扬,后一秒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气球,在广袤的天空中飘荡;远处的高楼大厦,似乎已经告别了钢铁水泥,完全用性能更好的塑料制成;而窗户上所用的玻璃,也不知掺入了何种物质,不再制造刺眼的光污染。

“快看,步兵方阵来了!”我回过神,发现阅兵式已经正式开始:迎面走来的步兵方阵,战士们身上的衣服虽薄如蝉翼,但据说可以抵挡穿甲弹的袭击;战士们手上拿的枪看似普通,但据说其射出的子弹都具有远程制导的能力;接下来是炮兵方阵,还有导弹方阵、海军方阵……一件件新式武器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知不觉已是傍晚……

我们“走”在大街上,这时我才发现街上竟没有一盏路灯。我不敢再多问,只是静静地看着,慢慢地,路变“亮”了!原来,在这路面上,都繁殖着一种特殊的藻类,它们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晚上放出荧光,为城市提供照明。2149周遭的一切,令我赞叹不已、感念良久……

“嘿,醒醒,你怎么又睡着了?”我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桌子还是桌子,笔还是笔,上面还有我只写了一段的信。

再看看闹钟:23:00。

“唉,原来只是个梦!”我无奈地叹道。

这就是我今晚的“奇遇”。2149年的中国,真如我在梦里所看到的那样吗?真希望与2149年的你们,在北京相见!

祝:身体健康!

一名高中生
2015年7月31日

        


作       者:赵建夫,山西大同一中高二学生

指导老师: 段虹霞 山西大同一中特级教师



本文为第二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一等奖作品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