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会员创作快讯»【新书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研究》

【新书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研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20-07-01 17:09

【写作背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之际,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被赋予新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大力提升国家科普能力,铸强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使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比翼齐飞。

科普场馆作为科普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推动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乃至文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发科普场馆的活力,形成相互促进的科普场馆体系的良性发展机制,是提升国家科普能力,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研究科普场馆的产业发展能力,推动科普场馆产业发展,使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双轮驱动,共同发力,以适应新时代我国科普工作的新趋势、新要求。新时代,进一步提升国家科普能力,解决全国科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成为科普研究工作者的应选和必答之题,《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研究》一书正是这一时代考卷的答题。本书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国家科普能力监测与评估”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本书系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中国科普研究所“国家科普能力监测与评估”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本书亮点】

亮点1:界定了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及要素。通过研究,本书认为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是科普场馆基于对场馆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具有独特特征、竞争对手难以仿效、能够给场馆带来长期稳定的市场经济收益、社会效益和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它并非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包含多种能力,是一个“能力系统”,在该系统中,资源投入能力是基础,内容产出能力是关键,市场盈利能力是核心,创新开拓能力是保障,品牌营销能力是支撑,五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的强弱。

亮点2:选取了科普场馆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本书选取了国内外典型的科普场馆作为研究科普场馆产业发展参考、借鉴和学习的案例。其中,国外案例选取了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大英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作为研究案例,国内案例选取了国家一级博物馆、公益类科普场馆——上海科技馆和国内首家民营科技馆——河北正定科技馆作为研究案例。

亮点3:建立了产业发展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设计是建立在对科普场馆产业大量研究基础之上的,通过探寻科普场馆产业的共性分类设计出四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62个,四级指标265个。同时采用了快速聚类(K-means)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对国内典型性、标志性的近二十个科普场馆的产业能力进行了评测分析。

亮点4:分析了科普产业发展能力的现状和水平。研究基于全国科普统计调查数据,对我国科普产业能力发展现状和水平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系统的整体性判断,预测了科普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此外,由于全国科普统计填报的单位多数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团体等机构组织,因此还补充了对全国科普企业的调查,提出了创新型对策研究,从而为政府制定科普产业政策、促进科普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亮点5:提出了要建立科普场馆产业创新的体系。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指标评估评测,分析得出了科普场馆发展科普场馆产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提出了需要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个维度加快建立科普场馆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在这个四维创新体系中,科普场馆产业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证,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

亮点:6:探索了新时代科普能力建设的未来语境。国内科普所面临的形势不同以往,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在科普工作领域也表现突出,因此,本研究对新时代我国科普能力建设未来语境、科学文化建设价值走向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上海乃至全国科普场馆的建设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科普能力,促进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策略指引。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借鉴科普产业统计指标、地区科普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科普场馆产业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要素,设计科普场馆产业能力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选取具有典型性、标志性的科普场馆,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分析我国典型科普场馆的产业发展能力,提出新时代促进我国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建议。

【专家推荐】

【本书目录】

【主编介绍】

冯羽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会员、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会员。在博物馆行业工作近二十年,先后参与“上海科技馆更新改造项目”“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工程项目”“上海科技馆‘十三五’文化建设规划”“上海博物馆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五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博物馆作用,提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影响力、标识度和辐射力”“江南文化讲堂”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主持或参与过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编科普图书7本,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报告曾入选上海市政协第十二、十三届会议书面报告和提案,合著有《数字媒体科技传播创意设计研究》《科技传播学》等学术论著,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郑念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三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反邪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无神论协会理事、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探索中心中国分部执行主任。编辑、出版论著(专、合)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教育、科普评估理论、科学素养、反伪破迷等。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目前承担的主要课题有国家科普能力研究、科普政策研究、科学文化建设研究、科普监测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科普人才研究、科普产业研究等。

【编委团队】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