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家专栏»步青精神——一位数学大师的思想辉耀

步青精神——一位数学大师的思想辉耀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霞子 2017-06-08 16:50

2017年5月下旬,应浙江省温州市科协邀请,笔者随中国科普作家报告团到温州市进行为期10天的巡讲。5月24日上午,笔者走进了平阳县水头镇第一小学。在这里,无处不在的“步青符号”让笔者深深感受到苏步青先生不仅仅是一位值得敬仰的榜样,更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科学精神,深深影响着孩子们。

进入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学泰斗苏步青先生的雕像,雕像左侧是“步青楼”,雕像后面教学楼上的校训“认真学习 奋发向上”的落款也是苏步青。

浙江省温州市水头镇第一小学校园的苏步青雕像以及背后的教学楼

“苏步青精神”和步青楼

“一座乡镇小学与苏步青这位数学大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竟然处处‘步青’。”正当笔者疑惑时,该学校负责科学教育的蓝主任介绍说,这是座百年老校,也是苏步青先生童年时的母校。

原来如此。

随后,校长也快步出来迎接,带着笔者参观学校。在教学楼走廊上有几幅水粉画,经过校长讲解,我才知道,原来蜚声中外的苏步青先生也并非圣贤,他曾头戴斗笠山野放牛,只能在学校窗外偷听。这里还有一个关于苏步青 “从背榜到头榜”的故事。

苏步青先生刚上小学的时候,因语言不通,曾连续三个学期倒数第一,成为背榜生;家长只好将苏步青转到这个学校,虽然他的成绩仍不理想,但是却幸运地遇到了一位懂孩子的老师陈玉峰,陈玉峰老师循循善诱,用科学家牛顿奋发努力终于成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激励他;苏步青暗下决心,终于走出学习的困境,从一个顽皮的背榜生一跃成为头榜第一名,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时浙东南的最高学府——浙江省立第十中学。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竟是这么重要!在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一颗什么样的理想种子,日后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果实。苏步青先生的体会深切,也才有这样的寄语——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这句话被水头镇第一小学雕刻在墙壁上,奉为一种励志精神,日复一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

在与校长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学校根据苏步青先生的教育思想建立了一套“步青课程”,什么是“步青课程”呢?

苏步青先生早年在浙江大学任职时,曾和著名数学家陈建功教授一起主持“数学讨论班”,研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个性化独创的方法。苏步青先生认为“教师讲课与辅导,既要使学生听懂,又要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就说明教学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因此,在几十年授课过程中,他总是精心备课,熟记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启发式教学。所以,“教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个性创造”就成为一种“步青教育思想”,并在他的母校得到大力践行。“步青课程”以苏步青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步青课程目标示意图

学校还围绕“步青文化”建设开辟了苏步青广场、苏步青文化长廊,开展“苏步青杯”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并以“步青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建立了近20个社团,使得“学习苏步青,争做好传人”的理念,通过各项活动不断渗透到孩子们心中。

水头镇第一小学的办学宗旨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育人目标:知礼行善、强身健魄、励志创新、勤学博雅。其主旨不只是呈现知识与真理,而是更关注“人在课程中”,意在让课程具有闪耀着思想的、情感的、人文的以及拥有无限遐想的融合性,从而引领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世界的意义。

 “今天能做完的事,绝不拖到明天”体现了科学家的勤奋和严谨;“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表现的是科学家高尚的家国情怀;“认真学习 奋发向上”,则是苏步青先生专门写给母校孩子们的寄语,像一支吹响人生起跑的号角。

在这里,无处不在的“步青符号”让笔者深深感受到苏步青先生不仅仅是一位值得敬仰的榜样,更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科学精神,深深影响着孩子们,中国科普作家报告团同行的王直华、马式曾二位老师亦有同样的感受。我们在做科普报告时,孩子们都非常沉静,能用心跟讲座老师的沟通。在浮躁的当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近在身边的榜样,无疑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没有远大的志向和人生理想,是很难做到的。

水头镇第一小学的学生在听科普讲座。

水头镇第第二小学(由水头镇第一小学分离出去)学生,在科普报告的互动环节非常踊跃地提问。

科普报告结束后签字留念,孩子们自觉排成长队,不急不躁地等待。

一位科学家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很难估量。我有幸见到苏步青的精神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了解到平阳县里投巨资建立了一座苏步青励志纪念馆和数学园,笔者利用午休时间虽是匆匆浏览,却也受益颇多,对苏步青先生有了更多地了解。

苏步青励志教育馆

相信很多人对于苏步青先生的了解,大多知道他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一代数学大师,被誉为几何学东方第一人,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诗人和教育家,兼具文理两通和一腔爱国热情的人生亮点。

苏步青先生从小酷爱古诗文,13岁学写诗,常骑在牛背上诵读《千家诗》等。他一生与诗为伴,且笔耕不辍,利用零星时间写了近千首诗作,被誉为意境高远,富有哲理。在浙江大学时,苏步青先生还和数学大师钱宝琮等科学家创设过湄潭吟社,晚年又出版了《苏步青业余诗词钞》。

苏步青诗集

苏步青先生并非一开始就选择了理科。因为他自幼喜文,熟读古诗,所以曾想成为一名史学家。然而读中学时,是师杨霁朝的 “科学救国”思想影响了他。当年杨霁朝老师在课堂上说:“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习好数学。”从此 ,年轻的苏步青弃文择理,立志为振兴国家学好数学。毕业后,又在校长洪珉初的援助下渡日本求学深造。在日本学习期间,苏步青先生勤奋刻苦,曾演算了上万道微积分习题,发表了12篇关于仿射微分几何的论文,被誉为“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

学成后的苏步青毅然回归祖国,决心在浙江大学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数学系。在几十年的教研工作中,他不仅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成就斐然,还培养了八名院士,成为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苏门弟子桃李遍布(拍摄于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图)。

是苏步青先生对数学的钻研激发了更多的诗情,还是诗人的气质造就了他对抽象世界超常的想象力?笔者确信其中是有内在联系的,也许在赋有诗人气质的苏步青先生心中,那些抽象的数学符号如同抽象的诗词意象一样妙不可言。

笔者还相信,为童年时期苏步青心中埋下那颗向往科学、振兴祖国的种子,以及在其成长道路上不断助力的恩师们,一定对造就这位蜚声中外的数学大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他们不仅给予了知识,更给予了精神和思想。

今天的科普工作强调对科学精神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把科学大师的精神发掘出来,继承和发扬光大。科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如何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入科学精神的传递,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2016年6月6日
写于北京香沁园

 

作者简介

霞子,专业作家。主要从事科学童话等科学文艺创作及其理论研究,出版发表作品300多万字。代表作有长篇科学童话《酷蚁安特儿》系列。图为作者在苏步青故居留影。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