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的E. O. 威尔逊教授是大师级的生物科学家,以研究蚂蚁著名,其著作两次获得普利策奖...
科学工作必须是严肃的,但科学普及的传播形式却随着传播媒介的进步不断进化着。漫画、动画、直...
在上世纪50~70年代,国内作者原创的科普书有《科学家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算得快》《小...
这些年来,植物专家祁云枝一直亲近着葳蕤的花草,以文字和漫画的纯粹来表现唯美的自然风物,真...
○徐瑛 近日,海峡两岸四地中医药文化科普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北京、上海、南京、成都以...
有感中蒙俄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美术作品展 2016年12月的内蒙古呼和浩特,气温已降至零下十几度,窗外...
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他的作品极少且都耗时经年,但一出手皆囊括世界各...
随着数字相机和手机摄影的大普及,科技领域也随着时代潮流进入了全民摄影时代。用数字相机记录...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科普工作不平凡的一年,科普的重要作用被历史性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国...
科普创作的额外收获 当初我写科普作品时,亲朋好友和同事知己中也不乏反对者。 他们认为我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