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协会动态»【新闻】中国科幻讲坛第五期活动“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来路与去处——文学赋能、产业路径与人类想象”举办

【新闻】中国科幻讲坛第五期活动“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来路与去处——文学赋能、产业路径与人类想象”举办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钱冰洁 2023-10-27 20:29

2023年10月26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科协科影融合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幻讲坛”第五期活动在线上举办。本次讲坛主题为: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来路与去处——文学赋能、产业路径与人类想象。活动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主持,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委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王红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靖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委员徐海龙担任圆桌论坛嘉宾,由大连理工大学文学伦理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韩贵东担任圆桌会议主持人。同时邀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陈韬,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青年储备人才”何霜紫参与“青年学者与谈”环节。

本次论坛围绕中国科幻电影创作主题,从科幻文学赋能、产业发展路径和人类想象命题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路径。

会议伊始,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介绍了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的发展定位以及今年起航学者的调研课题情况,她向与会专家及青年学者表示欢迎,称科幻影视是科幻中心、科影办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产业板块。第一个环节是圆桌论坛,三位专家围绕科幻电影与文学赋能、产业路径与人类想象展开对谈。王红卫教授从他近年亲身参与中国科幻电影创制的经验指出,中国科幻电影出现的热潮,是水到渠成的产物,中国科幻的发展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及世界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朱靖江教授提到,科幻电影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科幻电影可透过影像呈现一种更具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探讨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可能性,以反思社会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及人与科技之间的互动关系。徐海龙教授则从读者与观众的角度出发,强调科幻电影历经的演变,科幻电影从最初的奇幻视觉享受到以科幻的方式探讨哲学问题,以及如今呈现出更具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从科幻文学到科幻电影,文学的价值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宏大。同时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上一些科普类、知识分享类博主的作品传播也对科幻电影观众群的孵化和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针对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关系这一话题的讨论中,王红卫教授认为,对比科幻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学作品在影视改编中的异同点是一个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科幻小说改编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幻文学具有广泛的世界观设定和具体的科幻点设定。因此,改编科幻小说的关键在于构建和展现这些世界观、科幻元素,以更好地传达主题和引发观众思考。朱靖江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科幻小说的改编方式具有多样性,需要建构一个自洽的叙事系统。同时,科幻电影对于视听语言的要求比普遍意义上的常规电影更高,可能需要导演具备更高的素养以表达和呈现这一复杂世界。徐海龙教授也提到,在科幻电影中需要展现完整的虚构世界,包括生命体的设定,只有存在生命体才能进一步创作其与地球人的关系、交流的方式等。

第三个议题聚焦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影视行业的影响。王红卫教授以影视从业者的视角指出,研究与关注AIGC技术对于影视行业从业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朱靖江教授认为,以后的影像业可能会分为两种,一是大工业影像生产,其中AI元素将更为普及;另一类是手工制作的影片,如纪录片和独立导演的作品,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影像的手工制作来实现艺术表达。未来的大工业影像生产可能融合互动、参与式的元素,类似于沉浸式VR影像,成为一种新型互动式影像产品。徐海龙教授从民间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谈到了AIGC的优势,其辅助创作者进行科幻电影视觉化展示的功能可能会带来科幻微短剧的繁荣。

针对科幻影视创作中“软科幻”这一表达方式的特殊性,王红卫教授以《被光抓走的人》为例,分享了影片中科幻设定的可取之处,指出该电影采用了科幻与奇幻的设定,以探索人的情感和内在思考。他指出,科幻电影导演不仅需要科学逻辑思维,还需要深厚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这可以帮助导演在电影表达中做出深度探索,呈现哲学思考的可能性,这也体现了科幻电影的特殊价值。朱靖江教授则认为,在科幻电影创作中,思想性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努力在视觉上提供足够吸引观众的形式,以确保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能存续下去。

在为青年导演提出科幻电影的创作建议时,王红卫教授提到,青年导演应关注技术的迭代,努力补足自身短板,积极寻求更多创作可能性,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多元化作出贡献。同时,青年导演不应过早将自己定位在某一特定类型上,而应在较为自由的创作实践中积极尝试多种表达手段和创作媒介,使自身能力变得更成熟,不过早地把自己限定于某一种类型。

在探讨人类学与科幻电影的关联性时,朱靖江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科幻电影可以被纳入人类学研究的整体范畴,科幻是一个我们在想象的世界,一个无法到达的彼岸世界,科幻电影可以为人类学研究和人类学想象提供媒介与路径。

徐海龙教授提及了欧美科幻电影与中国科幻电影(以《流浪地球》为代表)在对待“家园”这一主题上的明显差异。他指出,《流浪地球》中“流浪派”胜出,带着地球出走的设定,反映了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冲突和差异。电影中“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代代传承,这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伦理症候。这一伦理观念在电影中也以家庭内部的父子冲突作呈现,“家”“回家”这种伦理观应该是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需要坚守的核心,这是一种能够产生戏剧张力和独特创作价值的法宝。

第二环节是青年学者对谈,三位年轻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观点。陈韬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在未来可能走向四条发展路径。第一种路径,以《流浪地球》系列为代表,是目前备受期待并已经取得最大成功的,它属于高成本、大制作的硬科幻类型。第二种路径,以《宇宙探索编辑部》为代表,是已经显现出潜力的,低成本、制作规模较小的软科幻类型,也可以被称为“人文科幻”的创作路径。第三种路径则是科幻微短剧或科幻短片的方向。第四种路径将进一步探索科幻影视和游戏的融合。

何霜紫与大家交流了对于科幻文学与电影关系的看法。她认为,科幻文学为电影提供基本元素与设定,IP设定则为科幻电影创作赋能,国产科幻文学与影视的深度融合,加速了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何霜紫还对圆桌环节嘉宾提到的科幻作品用于人文表达的议题进行了回应,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对于“硬科幻”和“软科幻”分类的看法。

最后韩贵东对以上探讨作出总结,并从科幻迷和科幻研究者的视角分享了科幻对个体自我产生的影响。他将科幻视为一种哲学思想实验,同时也视之为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重要元素。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言谈举止,甚至一些可被称为“疯癫者”的叙事方式,本质上就构成了不同的“幻”的可能性。同时,科幻电影作为哲学思想实验本身,可以和现实中的各种技术应用达成某种共识,如脑机接口与科幻电影的关联等,从而为当前的技术发展提供哲学思考的可能性。作为想象力的艺术品,科幻电影具有潜力去塑造技术发展的伦理约束和规范,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幻研究议题。

据悉,“中国科幻讲坛”是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于2023年推出的品牌活动,旨在搭建激荡科幻创新思想,促进科幻产学研交流的高端对话平台。通过邀请国内外学者与行业专家,以前沿观点分享、焦点话题对谈等方式,面向科幻产业研究多重维度,传递科幻文化发展新动向、探究科幻产业实践问题,探索科幻产业研究发展理路。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