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推荐阅读科普图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25-09-07 20:18
2025年9月1日,首个全国科普月正式启动。
为落实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营造全社会科学阅读氛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从近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的作品以及科普图书畅销榜热门作品中遴选图书,结合专家意见,向公众推荐30种科普图书。
原创科普图
《其实你不懂进化论》
史钧著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主要讲述了关于生物进化论百年论辩的历史,以生物进化论发展史为主线,系统梳理了19世纪以来围绕进化论的科学争议与哲学思辨。
《化石密语》
戎嘉余等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解析38亿年生命演化历程,呈现中国古生物学科研成果。
《芯片简史》
汪波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本书以技术迭代为主线,梳理基础器件的发展脉络,解析模拟、数字及光电芯片的集成逻辑,并探讨芯片设计制造从手工到自动化的转型过程。
《命悬一线,我不放手》
薄世宁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以医学科普和人文叙事双重视角,还原ICU真实紧急的救治过程,科普危重症医学常识。
《深海浅说》
汪品先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深海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展示了最新的深海探测技术,指出了深海前沿研究面临的一系列科学挑战。
《话说生命之宫(上下卷)》
谭先杰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章回体结构,通过七言顺口溜等形式系统阐述女性生理结构、孕产期健康管理及妇科疾病防治知识。
《元素与人类文明》
孙亚飞著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金、铜、硅、碳、钛五种元素为主线,通过五章内容追溯元素在人类文明中的物质支撑与符号象征作用。
《数学之美(第三版)》
吴军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以自然语言处理、信息论等计算机科学领域为框架,通过马尔可夫链、余弦定理等数学工具,阐释数学在搜索引擎算法、大数据分析等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原理。
《活力地球》
陈颙张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简易的“地球百科全书”,通过介绍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展示地球的活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灿烂与辉煌:解码中国古代科技基因》
王渝生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本书通过丰富的历史事实和明确的逻辑线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发展和转型,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科技的传承与创新。
原创青少年科普图
《“院士解锁中国科技”丛书(10册)》
中国编辑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丛书以产业领域及中国新科技为主要划分标准,包括环境、农业、医药卫生等主题分册,每册由至少一名院士领衔主笔创作,向青少年讲述该主题领域的中国科技成就和科学家故事。
《“自然学堂博物美文系列”(17册)》
韩开春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丛书是写给孩子的博物散文,以风趣的文学形式,拉近孩子们与自然的距离,让更多的孩子对自然里的万物生灵产生兴趣,有意愿走进田野,思考生命的长度与广度。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4册)》
王元卓陆源著科学普及出版社
丛书结合《流浪地球》两部曲、《三体》《星际穿越》等10部经典科幻影视作品,从有趣的故事情节链接到相关的科学知识,以手绘形式形成了100个知识点的知识图谱体系。
《长江!长江!》
刘兴诗著李赞谦绘湖北教育出版社
绘本以地理学的视角,通过全景式的手绘画卷呈现了长江流域奇伟瑰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以及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中国力量与中国科学家”丛书(5册)》
本书编委会编著孙元伟绘科学普及出版社
丛书以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切入,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战略高技术、高端产业、民生科技和国防科技五大方向,以绘本形式融合数字化手段,呈现出中国科学家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上的奋斗历程。
《火星叔叔太空课堂(4册)》
郑永春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丛书是给孩子的天文启蒙书,大量融入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天文知识点,让小读者在掌握天文通识的基础上,了解中国航天人的探索历程和最新成就,形成跨学科思维。
《吴姥姥不刷题·科学真好玩(第一辑)》
不刷题的吴姥姥团队主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丛书通过生活化科学实验演绎物理现象与跨学科知识,涵盖磁悬浮实验、黑洞认知、万有引力等实验案例,采用漫画图文与视频结合形式解析科学原理,强调“不刷题,做研究”的探究式学习理念。
《给孩子讲人工智能》
涂子沛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围绕人工智能发展脉络展开,结合国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战略背景,内容涵盖“图灵测试”“从海豚文明到机器人”等章节,提出“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概念,探讨智能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天工开物: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
龙逸编著傅舫绘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以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为原型,面向青少年科普中国古代科技与工艺知识,通过手绘水彩插画与现代视角对比展现古代工艺及现代技术延伸,结合互动学习设计,以通俗语言解析工具原理。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任福君主编北京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丛书依托国务院主导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学术成果开发而成,涵盖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等中国科学家的生平事迹,通过图文结合方式展现科学家的人生轨迹与精神品格。
引进科普图
《医学人生:医学人文之父威廉·奥斯勒》
[加]迈克尔·布利斯著郎景和主译科学普及出版社
本书系统梳理威廉·奥斯勒作为现代临床医学之父的生平轨迹。重点阐述奥斯勒创立的床边教学法、住院医师轮转制度,以及“行医是艺术而非交易”等医学人文思想。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美]亨利·基辛格[美]埃里克·施密特[美]丹尼尔·胡滕洛赫尔著胡利平风君译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脉络切入,分析其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国际安全秩序及人类身份认知的冲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英]罗伯特·戴博德著陈赢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帮助和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最终走出抑郁的故事。
《天气的秘密》
[英]特里斯坦·古利著周颖琪译译林出版社
本书作者特里斯坦·古利以探险家视角带我们穿透天气表象,解码自然运行的底层逻辑,结合科学插图与生动案例,揭示天气如何塑造地球生命的生存智慧。
《地心之旅:探索山洞、岩穴与地下世界》
[意]弗朗切斯科·绍罗著文铮李欣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全书以地质探险为主线,结合科学观察与探险日志,揭示地下空间的巨型空腔、发光生物及远古遗迹等地质景观。
《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
[美]唐纳德·R.普罗瑟罗著周敏译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通过25个简短有趣的故事,探讨了早在地质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之前就存在的地质核心问题,讲述了每个问题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背后地质学奠基者们的故事。
《身体的秘密:从细胞到不可思议的你》
[荷]扬·保罗·舒腾著
[荷]弗洛尔·李德绘张佳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全书采用问答形式解析人体构造与生理机制,涵盖骨骼系统、细胞功能、感官原理等主题,通过“伤口自愈”“生物钟调节”等日常现象阐释医学知识。
《实验室的秘密》
[法]让-伊夫·杜欧著王梅王晗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漫画版实验室参观报告,分为时空、物质、生命体和人类智慧4大板块,涵盖44个主题。
《漫画脑科学》
[英]尤他·弗里斯[英]克里斯·弗里斯等著包爱民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关于合作神经科学的非虚构类漫画作品,以丰富的案例史实结合生动的比喻还原了脑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引领读者破解比宇宙更为神秘而复杂的大脑之谜。
《动物去哪里》
[英]詹姆斯·切希尔[英]奥利弗·乌贝蒂著谭羚迪译湖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通过分析豹、斑马、鲨鱼等动物的移动数据,将数百万字节的生态信息转化为50幅地图与图表,直观呈现动物在陆地、海洋及空中的活动轨迹。
阅读之余,欢迎撰写读后感,向《科学故事会》《科普创作评论》投稿。
投稿指南
《科普创作评论》
《科学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