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召开科学玩具专题研讨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25-09-09 21:07
9月7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科学玩具专题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举行。来自科学教育、心理学、科技场馆及玩具产业的近30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科学玩具的概念界定、核心价值及产业发展路径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王春法出席并主持会议。
王春法指出,此次研讨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促进科普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等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他强调,应重新认识“玩”的价值,科学玩具不仅是儿童的启蒙工具,更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智力载体,对激发创新思维、延缓认知衰退、促进社会连接具有积极作用。他呼吁,尽快建立评估标准和分级体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科学玩具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会议主题发言环节,与会嘉宾从研究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分别进行阐释。在研究层面,北京交通大学陈征副教授指出,科学玩具的本质是“教科文融合的价值载体”,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背后的“故事力”与“体验设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教授认为,科学玩具在促进全龄段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尤其对青少年防沉迷与老年人防认知衰退意义重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沈碧玉主任护师从临床与科研双重视角出发,提出科学玩具应作为贯穿“从摇篮到摇椅”全生命周期的科学教育与心理干预工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曹婧博副研究员认为,优秀科学玩具应具备“探究性”,引导儿童主动提问、动手实践;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程曦以DIY玩具为例,指出“动手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在产业发展层面,中央财经大学史宇鹏教授聚焦当前玩具产业发展瓶颈,分析了科学玩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由权威机构牵头制定行业认证体系,推动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整体产业水平;安徽有度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分享了企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实践,强调随着家庭教育理念升级,企业必须从单一产品思维转向提供包含编程启蒙、项目式学习在内的教育服务生态,实现价值跃升。
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就“何为科学玩具”“好科学玩具的标准”“全龄段应用前景”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科学玩具首先是“玩具”,必须以娱乐性为基础,应区别于以教学为目的的传统教具;要打破“玩具仅属于儿童”的传统认知,关注成年与老年群体的心理与认知健康需求,拓展全龄段市场;建议关注科学玩具的科学性、探究性、心理价值与文化内涵;应强化原创IP与品牌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避免“抄袭模仿”扰乱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认为,科学玩具不仅是儿童认识世界、探索未来的伙伴,更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这一看似“小”的领域,有望孕育出影响深远的“大产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郝贵诚,常务副理事长庞晓东,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玲及协会秘书处有关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