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科学故事会】肠道菌群:人体健康的“隐形调节器”

【科学故事会】肠道菌群:人体健康的“隐形调节器”

科学故事会 谢天胜 2025-11-10 18:19

在我们每个人的肠道里,生活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它们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跟随谢博士,揭秘藏在肠道菌群里的“健康密码”。

 

身体里的“情绪工厂”

在一些紧张的情况下,比如考试前,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肚子不舒服、不想吃饭。这种现象其实与我们的肠道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肠道功能远不止消化吸收,它还是我们的情绪器官,被称为“第二大脑”。在肠道里有一条“快乐生产线”,负责生产我们体内的“快乐激素”——血清素与多巴胺。血清素负责调节情绪、睡眠和食欲,多巴胺能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肠道可以生产约90%的血清素和约50%的多巴胺。可以说,肠道就是生产这两种快乐物质的“情绪工厂”,而这条“生产线”能不能运转,主要靠肠道里的肠道菌群。

当肠道菌群健康时,生产的快乐物质就更多。这些快乐信号,会顺着 “脑肠轴”,发送给大脑。反过来说,如果肠道菌群紊乱,这座“情绪工厂”的生产效率就会下降,快乐物质的产量就减少了,我们会更容易感到焦虑或情绪低落。

 

为什么有的人喝水都胖?

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明明控制了饮食,也坚持运动,但体重却纹丝不动?许多人调侃自己“喝水都长胖”。科学研究显示,除常见的饮食结构、运动量、压力水平和睡眠质量等因素外,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可能的影响因素。

2012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与肥胖相关的菌株。这种菌在肠道内过度繁殖后,会“关闭”身体燃烧脂肪的基因,阻断正常的代谢途径。结果,脂肪不仅难以被分解,还会持续合成和堆积。

当这类菌在肠道中占据主导,就会扰乱代谢平衡。它们能高效地从食物中提取能量,甚至利用体内残余的营养成分,将更多热量转化为脂肪。这就是有些人感觉自己“连喝水都会长胖”的一个关键原因。

 

“水土不服”是肠道菌群失调?

当我们来到新的环境,有时会出现腹泻、睡眠不好或皮肤过敏等情况,这通常被称为“水土不服”。从科学上讲,“水土不服”的本质就是肠道里的菌群失调。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不仅体现在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上,也反映在人体肠道内菌群的构成特点上。我们从小喝着家乡水,吃着家乡食物,肠道内便形成了一个独特而稳定的“菌群生态圈”。

但一旦去了外地,因为外界环境改变,饮食习惯和结构变化、致病性微生物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都会打乱肠道菌群的平衡,就容易引发水土不服。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注重饮食之外,我们平时也可以适当补充一点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已成为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热点。各类研究不断揭示菌群与健康更深层的联系,从情绪、代谢到环境适应,都与它们息息相关。这片微观世界,正在悄然成为人类探索健康奥秘的新前沿。

 

文/谢天胜(浙江大学医学博士、原李兰娟院士实验室成员)
来源/《科学故事会》2025年11月刊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