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理论】让科学保持“浆果形态”(下)

【理论】让科学保持“浆果形态”(下)

科普研究 李玉帼 2017-11-09 20:50

 

2《可怕的科学》丛书幽默、搞怪、恐怖、悬疑,以讲故事制胜

这是一套全球畅销的青少年科普读物,版权销售至25个国家和地区、三度荣获国际科普图书最高奖——安万特青少年奖。北少社于21世纪初从美国学者社陆续引进,截至2016年 5月,共引进了73个品种,累计销售2000万册,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2.1 《目瞪口呆话发明》③——读者真的会看呆,这是一部另类的发明史

《可怕的科学》丛书特别擅长讲故事,而且是那种孩子们一看就入迷的故事,这一本尤其如此。

在本书第一章“如何成为神奇的发明家”中,作者是这样引诱孩子们来看他讲的故事的:

你能想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发明,然后赚进大把大把的钞票,而且使自己变得超级有名吗?在本章中,你将学到成为一名发明家的重要诀窍,并检验自己成功的机会有多大……

等一下,“大把大把的钞票”?“变得超级有名”?这是在说发明吗?发明是严肃而伟大的事业,怎么能够用这样的字眼?

图5 《目瞪口呆话发明》封面

但是,笔者家的老二(孩子)就是在5岁那年听我讲了这本书,从而立志长大以后从事发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发明有意思!而且还能挣到很多钱!“目前,这个志向保持了3年未动摇。

接下来,作者具体形容了一下发明家:

大多数发明家都是好人,只是有些人喜欢穿着皱巴巴的衣服,两脚套着不一样的袜子,脸上还带着愚蠢的表情。每位发明家投入发明工作的理由都不同,有些人觉得能想出奇妙的点子很快乐,有些人想改善人类的生活,但有些人只想获得名声和大把大把的钞票。

看看这把我们人类的发明家埋汰成什么样子了——完全不是高大上的形象。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发明家痴迷于自己的发明,确实顾及不到仪容整洁。至于投入发明的理由,就真的全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吗?

我们作为成人,知道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不见得是一个完人,他的发明也不见得就没有缺陷。书中记录了很多发明家的“短处”。

爱迪生是有史以来提出发明最多的人。他实在太成功了,所以如果现在要指出他的发明的一些缺陷,实在是很煞风景……不过,只有少数人看过他的电影,他的电灯泡及发电厂需要极大的改进才能正常工作……哦,没错,我们更不应该提到他的坏习惯,例如往地板上吐痰(他说往地板上吐痰比用痰盂好,因为不可能失误)。

天哪,太生动了!而且发明家果然与众不同,连往地上吐痰,都能找得出这么符合逻辑的理由!爱迪生从来是一个太伟大,以至于离我们过于遥远的人,但是当他吐痰的小习惯曝光时,他立刻就从发明家的神坛上走了下来,来到我们这些凡人的身边。

书中什么样的发明家都有。

有的创造了产值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橡胶工业,自己却饥寒交迫、6个孩子死于贫困,他就是发明了硫化橡胶的查尔斯·固特异。

有的比别人早几百年设计了潜水艇、直升机、飞行器、潜水衣……却在自己的年代里,没办法让这些发明变成现实,他就是达·芬奇。

还有的“心狠手辣”,竟然把一根管子插进自己的心脏,他就是发明了心导管的韦尔纳·福斯曼。

而这些发明家都有着自己的小习惯。

查尔斯对橡胶非常狂热,他曾经头戴橡胶帽、脖子上打橡胶领带,还把自己的肖像画在橡胶上。而且你一定不相信,他甚至把自传写在橡胶做成的书页上。

这属于恋物癖。不过,另一个人的小习惯更可怕。

韦尔纳在护士的帮助下,把自己的静脉切开,把一根管子从切口插入,一直插进自己的心脏,这还不算完。

韦尔纳已经走出X光室,管子的一头还插在他的心脏里面,而另一头仍垂吊在他的手臂上……他痛苦地爬了两层楼……去找了一位之前不相信他的医生,两人一起在另一部X光屏幕上检视影像,并且拍了照片。

为了证明给不同意见者看,带着插进心脏的管子,爬两层楼,这属于受虐狂的范畴了。

不过,这两位发明家的小习惯影响不到别人(当然,读者可能是会有点辣眼睛啦),另一位则让人惊惧。

达·芬奇是“可怕的”科学家的先驱,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他曾经砍掉死人的头;而且喜欢恶作剧,例如在宴会中往牛的肠子里灌满空气……

在今天,达·芬奇的做法可能会被当作恐怖袭击来对待,在公共场合,制造并引爆生物炸弹……他的小习惯危害了他人人身安全,会让他进监狱的……

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家,让我们回到他们的发明上来。

作者在本书的引子中就开宗明义: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探索奇妙又疯狂的发明世界,认识许多改变历史的重要发明,以及一些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里面还提到了发明史上的黑暗面——例如残酷的杀人机器。事实上,等你读完整本书后,你甚至会怀疑某些发明是否应该出现……

等等,“改变历史的重要发明”,嗯,这个确实要好好说说,但是“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发明史上的黑暗面”,这都是什么鬼,发明里有这些东西吗?

真的有,作者用事实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他用“五大邪恶发明”介绍了5种人类发明的武器、刑具。邪恶发明的第一位是断头台。作者简单介绍还不过瘾,特意用“关于断头台的四大恐怖事实”,把断头台详详细细说了一说。

法国医生吉约坦并不是断头台的发明者,他只是曾经向当时法国的国民大会建议:使用这种机器处决犯人比较人道。他说:受刑者根本不会感受到任何痛苦,顶多是脖子感到一阵凉意(没有受刑者反驳过吉约坦医生的这一说法)……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在10年之内,这种机器就结束了多达15000人的性命。

法国断头台的第一个受刑者是拦路强盗尼古拉斯·佩尔特。那次行刑的刽子手查尔斯·圣尚非常敬业,事先用动物及死人练习了好几次。你应该很高兴听到,在行刑的过程中,断头台上犯人的头颅大多数都能保持完整,只有佩尔特除外……他的头被切碎了……

看完这一段,感受如何?我第一次看完,说不出话来——这就是真实的力量——我们确实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发明史的黑暗面。

当然,本书是以讲发明史的光明面的故事为主要任务的。“摇摇晃晃的蒸汽火车”“神秘的潜水艇”“疯狂的汽车”“非常来电的发明”“聪明的计算机”……作者把和孩子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重要发明,充满细节地、生动地讲述出来。

这些故事非常迷人,但是我本人及两个儿子最爱的,是那些“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老大一边看,一边咯咯直乐,看完一遍不过瘾,又给弟弟读了一遍。这些“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欢乐。书中的“搞怪广告时间”最得他们的欢心,里面都是这些“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产生的“失败”的发明。

好猎人鸭子装:穿上好猎人鸭子装,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大鸭子,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猎鸭子了!因为真正的鸭子会笑得在地上打滚,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它们!注意事项——要先确定附近没有近视的猎人,否则他们会把你当成真正的鸭子而向你开枪的!

我不知道真正的鸭子是否会笑得在地上打滚,孩子们是笑得差点打滚了,他们说,太可笑了,又大又蠢,和鸭子的个头相差太远了,猎不着鸭子,还有可能被其他猎人错杀,真是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蠢主意!

冷风闹钟:早上起床很困难吗?你需要冷风闹钟。通过空气泵和管子,把冷气机的冰冷空气直接吹到你的脸上。注意事项——这项发明的灵感显然来自狠心的父母,为了叫孩子起床,他们会在寒冷的清晨打开孩子卧室的窗户;冷风可能会造成肌肉僵硬、无法动弹,让你更没有办法起床。

这个,孩子们喜欢,因为太有同感了。为了叫他们起床,我各种“酷刑”都尝试过,不过,冷风嘛,倒是可以再尝试一下。

全文贯穿着这样那样的“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即使那些伟大发明在实现之前,也由各种“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打着前站。

2.2 在《目瞪口呆话发明》里,科学是甜美柔软的浆果

这一点,几乎已经无需论证了,孩子们喜欢这本书,喜欢《可怕的科学》丛书中的每一本书,他们一点没被吓到,反而爱上了科学。《可怕的科学》不可怕,反而很可爱。

好的故事是最甜美多汁、柔软芬芳的果实。

2.3 再论科学成为浆果的重要原则——科学史得是完整的

在这里,我们把发明史当做科学史的一部分,以局部说明全体。

发明家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发明家。把他们人的特性剥除,只残余发明家的成就,那是可怕而空洞的。孩子们不会觉得发明家是跟他们一样的人,从而会感觉这些非人离自己很遥远。

而发明家的那些小习惯让他们从神变成了人,使他们血肉丰满、活灵活现,还原了发明家作为人的真实面貌。

就像发明家会有自己的小缺点,一项改变了历史的伟大发明也会经历许多的失败——在其他很多发明家失败的基础上,在自身过往多次的失败基础上,新的、成功的发明才会诞生。而所有那些失败了的发明,无一不是“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

如果说,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金字塔,那么在塔尖以下——坚固的塔身、庞大的塔座——都是由“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构成的。这些“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组成了人类发明史的绝大部分。

这个论断绝非信口胡说,而是有佐证的。爱迪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发明家之一,他却说,成功是因为他不断地从失败中学习。如果想知道,他失败的次数多,还是成功的次数多,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来解决。举个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有个技术难点,就是灯丝用什么。爱迪生带领研究团队试验了2000多种材料,最后找到了他想要的灯丝。所以,失败和成功的比例是2000:1。

这才是人类发明史的真相。那些别的书中没讲过的“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是人类发明史的主体,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不仅发明史是如此,整个的科学史都是如此。

至于“发明史的黑暗面”,这个世界有光就会有影。不了解黑暗,不能真正地明白光明是什么。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应该用于做什么?不用于做什么?这两个问题,从孩子们接触科学之初就应该去观察和思考。明辨是非,不知非为何物,如何去辨?

所以“不可思议的愚蠢主意” 和“发明史的黑暗面”恰恰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可怕的科学》尊重科学史的完整性,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这一点也是我们国内的科普创作,要特别学习的。

 

3 结论科普创作要尊重科学的完整性

科普创作要尊重科学的完整性、要尊重科学史的完整性,这是使科普作品成为甜美多汁、柔软芬芳的浆果形态的重要原则。

我们研究优秀的引进版权青少科普图书,不是为了宣传和扩大引进,恰恰相反,是为了缩小和限制引进——之所以进口商品(当然,图书是特别的文化产品),要么是因为价格优势,要么是因为质量优势,具体到引进版权图书,则只是因为质量优势——研究它们、学习它们、超越它们,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来源: 《科普研究》2017年第3期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