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共绘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科普产业融合发展新画卷——在新时代科普产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共绘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科普产业融合发展新画卷——在新时代科普产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 消息 2023-10-24 19:01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
2023年10月20日安徽芜湖

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江城芜湖,参加新时代科普产业发展论坛,共同谋划科普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我代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党的二十大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文化强国的决策部署。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就加强科普作品创作,优化科普供给,推动科普产业发展作出具体安排,提出“鼓励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加强交流,多形式开展科普创作”“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等要求。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不久前,国办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发挥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拓展海洋旅游产品等具体举措。这些重要部署,为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普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科学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多年来绵延不断、世代传承,从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典故传说,到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等科技成果,到《黄帝内经》《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集大成的著作典籍,五千年科学精神的壮阔实践,凝结成为科技发展的精神结晶,贯通古今的思想源泉,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培育、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旅游自古也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是著名的旅行家、文学家,少年即立下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游记》既是文学著作,更是科学著作,首篇《游天台山日记》中描述的“山高风冽”“明星满天”“溪回山合”“木石森丽”等景象,成为徐霞客通过行万里路来探索科学、认知世界的真实印证。《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也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个更泛在、更交融、更智能的数字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文化和旅游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呈现出新形势新特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数字演艺、沉浸式体验、数字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新型数字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持续成为投资的重点和消费的热点。数字技术丰富传承保护新载体、革新演绎呈现新形式、开辟传播互动新渠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呈现新风貌,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大众,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数字技术推动文化资源、工具、渠道从专业机构向社会大众转移,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中,大众参与、共创共享的文化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文化、旅游与科普融合发展也在不断深入。现在,科学技术、科技场馆、科学活动等正在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星空旅游、森林旅游、海洋旅游、气象旅游、探险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诗和远方”的美妙,在探索未知中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启迪科学智慧,成为发展特色文旅的新路子。科技馆、海洋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普场馆和设施,“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成为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旅游目的地,不少地方推出的科普主题旅游线路,广受青睐。在故宫、黄山、鼓浪屿等文化和旅游场景中,科技的结合与应用,让公众在游玩中发现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科学之美。电影、动漫、短视频、游戏等成为重要的科普作品形式,《流浪地球》《超级飞侠》《冲破天际》等精品佳作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拓展了科普产业发展空间,也让文化业态更潮、更有活力、更能出圈。舞台艺术丰富了科学传播的形态和视野,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话剧《深海》等展现科技工作者求真求实、勇于攀登的精神,《典籍里的中国》以创新的艺术表现方法,讲述宋应星、李时珍、郦道元等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航空航天文创通过文化创新传播科普知识、弘扬航天精神。“中国航天”积极向各个领域破局跨界,打造出不少有影响力的案例。目前“中国航天·太空创想”IP每年输出150多个品种的自主研发文创产品,品牌产值逾千万元,涉及互联网、电子产品、食品、日用品、潮玩等多个品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围绕航空文化开展品牌授权、开发衍生产品,歼-20变形机甲“黑闪”受市场追捧。《流浪地球2》官方授权衍生品众筹金额超1亿元,创造了我国影视IP衍生品众筹的最高纪录。

新时代新征程对科普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文化强国目标,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普融合发展,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开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科普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科普产业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从五千年文明中汲取文化养分,以优秀文化赋能科普,提供更多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科普产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引领受众价值追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培育新型业态。培育研学旅行、科普旅游、博物馆旅游、科普科幻动漫等新业态,不断拓展科普产业的文化内涵。发展生态旅游、气象旅游、海洋旅游、星空旅游、探险旅游,构建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旅游模式。运用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听等产业形态,创作生产优质原创科学内容,让更多高品质抓人心的科普产品破圈出海。不断适应受众需求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丰富科普产品形态和传播渠道,打造公众参与、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

三是激发消费潜力。顺应消费理念、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变化趋势,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推出一批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的体验场景,以场景驱动科普产业发展。发展航空航天文旅,让航空航天梦想、让大国重器、硬核科技走进百姓生活。推动科普文创、授权、IP开发,建设一批科普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项目、新品牌,延展科普产业链,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培育科普消费市场。

新时代为科普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普融合发展,使命光荣、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科技创新增添文化发展动力、激活文化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魅力的文化科技成果,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