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遇见科学随笔 :从周尚意教授的《触景生情》谈起

遇见科学随笔 :从周尚意教授的《触景生情》谈起

科学人文在线 朱海燕 2022-08-09 11:13

新冠疫情期间我读到的最好的随笔是陈冲写的日记,文字缓缓地流淌,记录她在美写的中美疫情中的故事,有生活、有病情、有希望、有担心,也有温度,正是这个有“温度”的写法感动了我,感动了众多的读者。

提到温度,想到手边这本《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封底写着周尚意老师的的独白:相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中抽象的信息或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物质实体,人的思想是初级人性的,或者说更具有“温度”。书中也多次提到“温度”这个词。

收到周老师寄来的书是去年冬天,每天午饭后,我在洒满阳光的窗边翻看这本书,体会阳光的温暖、文字的力量,看到书中周老师的学生的插画,翻了又翻,爱得不行,以至于把钢笔水洒在了封底上。虽然惋惜,但我从来都觉得没有完美的事情,有一点点印记刚好记录下我读书时的惊喜。那段时间桌上总放着一只心爱的钢笔,那是一个良师益友送的,不舍得用,就偶尔欣赏。按下不提,我要说说这本《触景生情》的来历,以及和它、和另一本书的缘分。

去年秋天,我在质检部接到一本《科学随笔写作指南——如何创作写实故事》的书稿,这本书虽然薄,却把我吸引住了。作为质检编辑能被稿件吸引,更觉难得。于是我对照原书PDF,一字一字边读边审了一遍,还查了几本参考书,和同屋的顾老师商讨过几次,也请教了质检部的英文专业编辑宋老师,然后请编辑让译者确认提出的问题,前后经历过2次审稿,印象深刻。我特别欣赏书中的一段话:写作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设计。书中还提到,到了19世纪晚期,西方的科学家们通常借助随笔形式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个性化表达,甚至经常以迷人的对话语气报告自己从提出假说到得出结论的科研过程。比如,“它带给我兴奋感,不仅仅是出于普通的好奇心”,艾萨卡·牛顿在1672年曾用这样的话语描写他那著名的色散实验。

这本书实在值得科研工作者收藏,推荐每个要发表文章的人来读一读。说这本书是案头的必备手册,不仅因为其目录的设计,更在于作者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告诉了读者特别重要的秘诀。读者可以很容易地GET到写作的秘诀,除了三要素(个性化表达、历程,以及作家和读者的相关性)之外,写好开篇我作为本书原作者的编辑同行窃喜认同,就是触发性问题(原文是encounter,8次提到),也就是写作的灵感。这个触发性问题的发现和展开,可以帮助读者把散乱的想法、微小的发现,写成一篇切入正题的PAPER,一下就能把写作这个枯燥的事情变得如此美妙。比如,书中提到:写一篇科学论文我用上了第一个场景,也就是哥伦比亚河口正在上演的捕杀鸬鹚的大戏作为随笔的第一段。

就像今天我提笔写这篇读后感,其实有写两本科学随笔的读后感这个想法也半年多了,读了多次,试了几回,一直写不出来。端午节偶然看到陈冲写大女儿哈佛毕业,她很感动发了一条微博,于是就有写东西的冲动了,略构思了一下,大约持续了5秒左右,想好了文章结构。这刚好也是《科学随笔》这本书的构思时间哦。默默泡了杯绿茶,忘记了闷热,听着一首歌,我就顺理成章地写起来,用了自己的个性化表达、写了一点读书过程,恰是书中提到的一段发展历程、和读者的关联性。我还想到了经常出差带着百看不厌的顾朝林老师写的《人文地理学流派》,其中的写作手法让我受益不少。后来,我带着这《科学随笔》和《触景生情》这两本书和小闺蜜坐在隆福寺城市更新后的咖啡馆里聊写作的问题,并把书借给她,她是美高毕业今年被伯克利音乐学院录取的学生,托福写作每次都满分,她谈到写作也是很有自己的见解。

《科学随笔》还有很多的精彩之处,每章都给读者难以言表的惊喜,或者让读者发自心底的会心一笑。没有大道理,有的是其他指导写作的书籍里找不到的可操作性极强的手法,理解了拿来就能用。我是这本书忠实的读者了,而且是除了责任编辑之外的第二个读者。说起来,编辑的幸福也就在此了,恰好作者也是一名科学杂志的编辑,那么他为读者为作者写书的良苦用心我都能明白,这就是阅读的美妙。

就在审稿一个月后,商务印书馆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把发表在《地图》杂志“尚品地理”专栏的文章集结成册,作为科学随笔,也就是《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哇,太棒了!我好喜欢这样的写法,这个写法是科学随笔那本书里介绍的按时间方法写作啊,看到案例了!而且是文笔好、口才好的周尚意老师的随笔,我马上就和周老师联系,确认她的书是否已经出版,结果周老师亲自寄了一本给我。收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封面好美、勒口的作者头像好美!简洁的装帧,浓浓的文化气息,是商务的风格,喜欢!阳光下,看到一篇篇人文地理的故事,一幕幕周老师走过的场景,体会《人文地理学流派》里顾老师提到的理论。

也正如《科学随笔》中最后写到的,文章的结尾也很重要,甚至可能比开头还更重要:结尾是你写给读者最后的话,也是他们最有可能记住的。对读者来说,结尾就像是一个纪念品,承载了你和读者一起经历的外部历程和内部历程的记忆。“在这种生命观中有一种强大的气势,它有几种力量,最初是造物主或以几种或以合众为一的形式赋予的;而且,当这个行星按照固定的重力法则运行的时候,从如此简单的开始,以无尽的形式,最美丽和最奇妙的物种已经并且还正在进化”(查尔斯·达尔文,《物种起源》)。恰好周老师的《触景生情》,每篇的结尾都带给我无尽的思考,比如有篇写她在德国遇到一个越南人开了餐馆叫Peking,其实卖的都是越南米粉什么的,于是周老师的结尾是:“这可能说明,中国因为地域辽阔,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整体形象,因此更容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营销时的区域认同,未必是政治上的认同,更不是情感上的认同”。轻轻点笔,着墨不多,但让我记住了。《科学随笔》中有一句话,译者写了很长,我琢磨了2天,就建议改为“着墨不多”,后来译者采纳了。我觉得留有余地是写作的一种态度,科学的态度,和读者探讨互动的一种方式。科学是在求真,不一定是定论。

包里常常放着《触景生情》,地铁上或者等人时看一段,背了一个月左右,似乎比我们社的科学随笔写的更有感觉,读来更舒服,开本更适合手拿。于是后来找机会,我还和《科学随笔》的责编讨论如何学习这本书的封面用纸和开本,计划重印时一试,大约只用等大缩小版面就可以实现。

看勒口,翻译版的科学随笔原版书的作者是国家地理撰稿人,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科学随笔作者是人文地理学者,两者竟然遥相呼应,这两本都比较注重如何创作写实故事,而另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人文地理学流派》就注重理论总结了。《人文地理学流派》也是一本我每次出差都要带着读的书,因为读不懂就一点点啃。人文地理学者的书既然遇见就读了,记下所感所想,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写这篇文章时发现了一首歌encouter,这是德国版《饥饿游戏》里面的主题歌,也许未来社会中人与人的差距会更大,科学写作水平的高低也许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分水岭,知识的获取更便捷,但是知识学习和自组织能力的高低是否要靠写作来实现呢?

写就请前辈老师斧正,有2位留言:

读了朱老师读后感的感想:看不到周老师的这本书,恐怕得失眠。

——籍利平,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期刊编辑中心编辑

触景生情主要是对应“触”,encounter是现象学的一个关键词。强调触后的反思,显然海燕也是触书有感了。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着。

——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文化地理学者


The Science Writers’Essay Handbook:How to Craft Compelling True Stories in Any Medium(美)米歇尔·奈豪斯(Michelle Nijhuis)

作者:朱海燕,科学出版社资深地学编辑。

 

(本文转自“科学人文在线”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