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舞指数|精品级科普短视频中的形式:科学美和艺术美的纽带
“象舞中国”微信公众号 雷盛廷 2023-07-24 13:34
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二者都在探索世界多样性中的统一以及统一中的多样性问题。科学美和艺术美如何能够同时得到展现?人民日报发布的一条题为《中国天眼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天眼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关键性证据】》的短视频给出了答案。该短视频以形式作为纽带,找寻科学美和艺术美的最大公约数,既保留了科学的理性,同时也呈现了艺术的感性,登上了“象舞指数”科普短视频周榜榜首(6月23日-6月29日)。
三维并重:
选题形态传播
该科普短视频在选题、形态、传播三个维度均表现出众。在选题方面,该短视频反映了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而其科学意义也正如该作品的标题所说,“开辟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宇宙的新窗口对于理解超大质量黑洞、星系并合历史、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形态方面,该短视频一反传统短视频的喧嚣嘈杂、网感解说的肌理质感,改用相对理性内敛而又不失审美的表达方式,给人传递出深邃宁静的风格和哲理思辨的主题。在传播方面,该短视频截至目前收获了320余万次的观看数量和近8000的点赞数量,收效显著。
三步打造:
抽象形象具象
将该科普短视频的操作进行解构后可知,该科普短视频的创作是经由科学抽象、图表形象、艺术具象三个步骤完成的。首先,该短视频将科学信息和证据抽象为概念和观点,并通过文字对时空特征进行话语叙述。其次,该短视频将这些时空中存在的形式转化为位置、角度、数字、坐标、曲线等形式要素,从而进行形象化视听呈现。再次,该短视频对这些形式要素的结构、节奏、视角等方面进行具象化处理,使其具有艺术化的生命结构,包括使用滤镜、声效等手段对形式要素进行涂抹,让其具有韵味和哲思。
通过形式这条纽带,该短视频将科学美和艺术美进行互嵌与融合,最终展现了科学本身的美以及自然宇宙的美。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这本身不仅体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相关理论的结构美,也体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理性美,还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科研工作中的方法美。其次,“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产生纳赫兹引力波”,让人感受到奇美;“银河系处在来自各个方向传播而来的纳赫兹引力波叠加形成的背景中”,让人感受到壮美;“引力波(时空扰动)对脉冲星的电磁辐射信号的传播造成影响”,让人感受到玄妙的美。
素材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提供
支持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配图均为“人民日报”
《中国天眼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天眼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关键性证据】》截图
(本文转自“象舞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