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会员创作快讯»陈芳烈老师何以促成了我一个新的创作方向

陈芳烈老师何以促成了我一个新的创作方向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尹传红 2021-04-06 17:14

曾经担任过人民邮电出版社总编辑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的陈芳烈前辈,新近出版了一部新著:《翰墨鸿影——陈芳烈科学文化随笔》。书中不仅收录了他历年发表的主要编辑出版论文,还融入了他许多人生感悟。

有新闻媒体报道称:在长达36年的编辑生涯中,陈芳烈以科学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为使命,努力探索编辑的规律、学问,还将编辑学带入大学的课堂,是把编辑实践升华为理论的积极尝试者。他还是一位有半个多世纪写作经历的科普作家,他把传播现代通信科学技术知识作为神圣的使命,书写人类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的沧桑巨变。他的作品通俗浅显,富有启发性,反映了他对科学与人文融合等科学传播理念的深刻理解。 我感到非常荣幸的是,我应邀为陈芳烈前辈的这部新著撰写了推荐语,并且书中还收录了芳烈老师为我的“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撰写的序言。书页中的一幅照片,系我与芳烈老师于2002年10月在柳州柳江边的合影(此时我就在柳江边的父母家写下这些文字)。

陈芳烈(右)与尹传红在柳州合影(2002年10月)。

我更觉庆幸的是,自少年时代就在柳州“结识”了芳烈老师,又当非常年轻的时候于北京真正遇到他。我们成为一对“忘年交”,在创作上我得到了他的热诚指导,正如我的推荐语所表述的那样:

“我在少年时代就欣喜地读到陈芳烈前辈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至今记忆犹新;科普创作起步之时我又有幸得到他悉心地指教点拨,深感受益良多。《翰墨鸿影》一书,融汇了作者逾半个世纪躬身科学文化探索实践所萃取的思想营养,是一部视野开阔、内涵丰富的科普编创指南。”

而我的“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追本溯源,可以说正是芳烈老师的“慧眼”促成的。由是他还促成了我一个新的创作方向。回忆起来,我内心满满都是感恩和温馨—— 2009年春的一天,芳烈老师打来电话,约我到他家里谈事。见面时他告诉我,注意到我最近发表的一些人物传记故事,感觉写得不错,读来挺有味道。

老实说,那会我只当是前辈对晚辈抬爱的客气话。可芳烈老师却很认真,揪着这个“主题”不放,向我直言:“不是什么人都能把这件事做好的,我觉得你行,做得很好!你应该继续做下去,要不真的可惜了。”

前辈的点拨引起了我的思考。尽管当时(2009年)我已经出版了3本书,有上百万字的作品发表,可我本人竟然都没有意识到,自个儿的“创作专长”在哪。

自那以后,我结合自己对科技史的偏好,更专注于人物传记故事的创作,同时潜心探索写作技巧。特别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准确、精练而又不乏生趣地描摹好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特质。

其实,打小我就爱读人物传记,并且深受其益。尤其是那些提升人类文明、推动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发展轨迹,常常给我带来触动和启示。后来,在我创作人物传记故事的过程中,由于时不时地穿越时空,融入所写人物的时代氛围,感同身受其思想与命运,自己常常也被点染、感化。

记得,正是在创作《马斯洛:展现“自我实现”之光》时,我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自我实现”其实就蕴藏于人们对生活的某种态度之中。而在创作《樱桃树上的梦想》时,那位悲情的主人公——“液体火箭之父”戈达德的一句名言“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和明天的现实”也不时在我耳畔回响。当我在写作中遇到一个“坎”,长时间推进不下去而突然“灵光一闪”顺畅落笔时,情也同时触动——被戈达德其人其事所感染,我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接着就敲出了一句转折过渡的话:“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出版后,果然如芳烈老师所预料和期待的那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连续冲上几个畅销书榜单,面世半年即重印,而后又暂获多个省部级奖项。

陈芳烈为“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尹传红著)撰写的序言

上述情况,我都及时地向芳烈老师作了禀告,他也总是及时地与我分享他的欣喜和感触。如2019年1月31日他微信我道:“大作刚开始发行,就有如此大的反响,不容易。看来,今后会成为中小学生的标配读物。真是数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由衷地祝贺您。2019年2月1日他又补了一句:“…… 如果我是出版社,可能会趁势而上,在这套书的基础上,以立体出版的思路,融入一些其他元素,把它做成覆盖不同年龄段的科学励志读物。” 就我们多次探讨的一些创作话题,2020年12月27日芳烈老师给我发信说:“科普创作要形成特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你的作品已形成鲜明特色,无论是在对科学事件的解读上,还是在对科学现象和科技人物的剖析上,都在不经意间,便能把科技与人文融为一体,巧妙地运用新闻、掌故和历史勾沉为科学传播服务,使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深度,还有一定广度,大大增加了它的可读性。希望你进一步总结一下,这对科普界同行是很有借鉴作用的。”

人生有幸遇良师。

往前,我已撰文谈到过多位我曾有幸受教的良师。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也已将他们视为我事业、人生中的“贵人”!

我深深地感恩他们。

2021年4月4日,写于柳州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时报》原总编辑)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