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家专栏»我所结识的叶永烈——谨以此篇祭奠好友的离去

我所结识的叶永烈——谨以此篇祭奠好友的离去

静水深流 王德风 2020-05-21 16:04

惊闻著名作家叶永烈去逝,甚为悲痛!

约略算来,叶永烈小我两岁,其著作等身,一生创作出版180多部著作。然而,与好友作家叶永烈的今生际会,在2020年的初夏,5月15日,戛然而止。

忘不了他对中国科普事业的贡献,忘不了他为《少年科普报》写的“发刊词”,忘不了他那些“红色作品”和传记文学……而今最可忆的则是八十年代与他的一段交往,在追念的日子,奉献于读者,以此缅怀故友。

80年代初,我应辽宁人民出版社之邀,编辑叶永烈同志的著作,有机会接触到他的作品,并与这位高知作家结下一段友情。

记得那日,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辑将一摞摞原稿交待于我,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开来,那娟秀的小字,整洁的书面,少有涂抹改动,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捷清晰的创作思维,跃然纸上,一股清风扑面的感觉,让人心生愉悦。我判断这些手稿每篇都是一气呵成的。

随着编辑工作的深入,为了研究作品分册编选和最终确定每一个集子的书名,那一年我来到上海漕溪新村89号楼叶永烈的家。因为事前彼此由出版社介绍过,所以一见如故。对他的纯朴形象,书生气质,我早从作者照片和简介中见过,并不陌生,而交谈后更感话题不断,谈资甚兴。

我将书名的设想说给了叶永烈,他很谦虚,很尊重编辑的构思,欣然接受将科学幻想小说集定名为《国宝奇案》,将科学童话作品集定名为《蹦蹦跳先生》,将科学小品集定名为《未来的早晨》。初次见面,我们谈得海阔天空,从他早年在温州给报社投的第一篇稿件,到编写《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的有趣经历,从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到毕业分配至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当编剧,等等,无所不谈,相聊甚欢。当我问到他目前在写什么,他说有四部作品正在几家报刊、杂志上连载,其中有我看到的《文汇报》上正在连载的《科学福尔摩斯》和《辽宁科技报》连载的《彭加木传》。我惊讶于他的创作产量,问及:“这些文稿都写完了吧?”他从容地说:“边登边写,可以说是四头并进吧,大部分还是腹稿。这不,我刚从新疆罗布泊回来!”此时,我得知,为了搞清彭加木的真实死因和了解其失踪的现场,他自费专程去做了考察。面对我眼前的这位同龄人及作家,对其责任感和严肃的创作态度,不禁折服,内心升腾起无限的敬意。

叶永烈的聪明、博学、高产,我早有所闻。他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开始发表作品,19岁写作第一本书,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他是新中国科普科幻创作实践的佼佼者。即使在十年浩劫的磨难中,他仍坚持创作了十余本书。粉碎“四人帮”后,仅1978年,他就出了6本书,其中《小灵通漫游未来》第一版就印发了150万册,1979年一年间他竟有11本书问世。在中国这块贫瘠的科普土地上,人们称他是中国的伊林、凡尔纳、阿西莫夫是不过誉的。

晚上,他夫人杨老师特为我做了具有浓厚南方风味的晚餐。饭前一名华东师大中文系的讲师来访,研究邀请他作报告的事情,这一空档我有幸浏览了他的书房,不太大的两居室既是寝室又是书房,不过他巧妙地利用空间,还是很独具匠心的,窄窄的竹架书橱,顶棚立地,形成了书的围城。除他自己的著作外,还有文友的赠书,更多的是一本本分类手记与资料。难怪他那么高产,写书那么快,我发现除了他聪慧超常的头脑外,每本资料、手记就是半成型的书的胚胎。这些方法对我后来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回抚后,我很快完成了书稿编辑出版任务。据出版社同志说,他的稿酬,除了买样书外,全部捐献给了出版社。那时写书的作家不太多,社会上传闻叶永烈为了稿费如何如何,传言似有狐狸吃不着葡萄的味道。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壮”,1981年文化部、中国科协为表彰叶永烈科普创作的成就,奖给他1000元奖金,与今天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而言,这些奖金少得可怜了,即使如此,有些尖酸刻薄的人甚至出来说些怪话。叶永烈看透了这些妒才忌能之人的偏见,坚持“走自己的路”。

走近他的人都知道他绝不是功利主义者,在稿费上从不计较。当年,我们用他的资料出版了一本《能源知识》小册子,稿费寄去,他便邮来同等价值的书,献给了我市科普作家协会。在那个知识产权并不被重视、稿酬廉价的年代,出版社常常接到他退回稿费的邮单。有时出版社又寄给他,他就买书送给编者、读者或某些会议。仅《小灵通漫游未来》《电影的秘密》《知识之花》就赠送了八百多本。为了支持当地科普创作事业,当年他为上海科普创作协会捐赠四千多元作为活动经费,这些是人们所知的,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如前面提到他去彭加木失踪的地方罗布泊采访,全是自费。他捧着一颗赤诚之心而来,只为求真知、探索世界。

因书结缘,后来我们成了老朋友,每次去信必复,每出一本书必赠。他的诚心交友之情,实在令我感动和钦佩。所以,1981年5月,当我们决定创办全国第一张为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的报纸——《少年科普报》时,我就请他为报纸撰写发刊词,他欣然接受,写完立即邮寄来了,这白纸黑字的记忆永远定格在《少年科普报》的创刊号上。

当时,已是知名作家的叶永烈非常谦虚,凡是作者给他写信,他都一一回信;凡是朋友到他家中访问,他都躬身送到郊外汽车站;凡是报刊杂志编辑约他的稿件,他都写在“记事板”上,按时“交卷”,绝不欠债。他行事做人的风格,恰恰应了那句话:越是有知识,越有礼貌;越是有名声,越谦虚。他是一位身处高位却能放低自己的人。

有一年,他到沈阳,在诗人王守勋陪同下专程来到抚顺。他没有游山水,没有逛街市,而是让我陪他下了龙凤矿矿井,参观了抚顺市煤精琥珀雕刻厂。他饶有兴致地说“这是最有意义的采风”,回去后便写了煤精与琥珀一类文章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

另外,他是第一位加入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的中国年轻作家,当时在国外已经受到关注。这使我想起了80年代初,著名英籍作家韩素音女士来上海访问时,特约与他会面的事,在颇有盛名的锦江饭店,韩素音用流利的汉语对叶永烈说:“虽然我是小说作家,但我也是个科幻迷,在国外报道中曾看到你的名字,这次来中国,又读到了《人民文学》上你的科幻小说《腐蚀》,很想见到你。”他们是知音相逢,谈得十分投机。

后来,我在《八小时以外》杂志上看到了叶永烈的一篇文章《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看出他萌生了一种新的创作欲望,这就是后来他的纪实、传记文学创作。由此,有了为人熟知的系列长篇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2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等著作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记录。《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叶永烈也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一批原始文献,无不珍贵。

正如他接受《中华读书报》的采访时说:“从科普到纪实,又是很大的反差,行当完全是陌生的。但是我能适应种种非常大的变化,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这让我想起了他在北大化学系学习时,常到中文系听文学讲座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时代;想到他在未名湖畔绿茵塔影下既写科普作品《碳的一家》,又写诗歌、散文、小说的情景;想到他漫步在科学王国的同时,又在文艺百花园中采花酿蜜的勤奋劳作。

他是一位高知高产作家,他一直是在文学、科学、影视三重轨道上运行的耀眼“明星”,他将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斯人已逝,其名永在!

作者简介

王德风,1938年生人,笔名海蓝,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儿童文学学会会员。曾任辽宁省科学文艺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五月》《文学舟》编辑,《少年科普报》创始人之一,科普作家。著有《桥的故事》等12本著作。其中《小小学校》获全国畅销书奖,科学叙事诗《罗菲的新家》收录《中国科学诗人诗选》。

为悼念叶永烈先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纪念文章。来稿请联系李姗姗,邮箱:kpcswa@163.com,电话:010-62103258。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