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填补科普演讲理论空白的好书
《科普演讲就该这么讲》书评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李国强 2020-01-08 15:16
《科普演讲就该这么讲》
《科普演讲就该这么讲》(以下简称《这么讲》)作为献礼之作,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40周年前夕面世了。
《这么讲》是在中国科学普及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所属的科普演讲团精心挑选人员组成课题组,历经两年时间,在反复进行研究修改后,最终定稿并出版的。
本书的研究撰写人员长期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同时也身处科普演讲第一线,具备丰富的演讲实践经验。他们“拿起笔来能写科普,拿起话筒能讲科普”,其成员曾出版了若干本科普书籍。多年来他们足迹遍布全国,在学校、社区、党政机关进行科普演讲,成为小有名气,深受广大听众喜欢的一支科普演讲队伍。可以说《这么讲》既是他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研究心得,也是他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宝贵结晶。这一成果对推动科普演讲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实用价值。
在现实中,普罗大众对科学知识有需求,但却难于揭开蒙在科学身上的神秘面纱。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就是要把复杂的科学道理通俗化,把抽象的科学内涵形象化,把深奥的科学知识浅显化,让普通人品尝到掌握科学知识的乐趣。实践证明,要打开科学的大门,让广大群众迈入科学的殿堂,科普演讲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是一种让人们快速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行途径。《这么讲》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和探索,解决了科学家在传播科学知识过程中“桥”与“船”的问题。
纵观全书,感到有以下可圈可点之处:
一是填补了科普演讲理论的空白。之所以如此评价,是因为前人从不同角度论述演讲的书很多,但系统研究“科普演讲”这个专项传播科学知识形式的书却仍是缺项。而《这么讲》的出版无疑补齐了演讲领域中理论研究的短板。
二是奠定了科普演讲的理论基础。任何事业的持续发展,都需要科学的理论作先导,就科普演讲这种科普宣传的形式来说,虽然早已广泛使用,但真正深层次地、系统地进行研究,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说这本书开了先河。由此也奠定了《这么讲》作为科普演讲指导理论的重要地位。既对科普演讲事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也为演讲界增添了一门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三是创新了科普演讲的方法技巧。科普工作者在演讲实践中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演讲方法。但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系统地概况总结,没有将演讲者的演讲实践凝练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而《这么讲》承担起了这一使命。本书紧跟信息时代科普演讲的新特点,除了从理论层面上研究科普演讲的深刻内涵外,还形象直观地介绍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科普演讲经验。对科普演讲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归纳阐述,阐明了科普演讲的审美规律和语言的运用,分析了科普演讲中如何讲好故事和进行实验、演示的技巧。内容丰富多彩,浅显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操作性、系统性和趣味性。凝集了作者多年科普演讲的经验和心血,让人看后感到耳目一新。
四是适应了更多科技工作者转型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突飞猛进,我国科学普及工作也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大好局面,大批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乃至其他行业的人跻身科普演讲的领域,这为科普演讲群体充实了大批新生力量。这些新生力量无疑具备了一定的科普演讲的科学基础,但并不等于他们就是天然的科普演讲家。另一方面,很多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退休之后,仍然“退而不休”,很想把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再传播给大众。但研究科学与传播科学之间虽然不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但也有一定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身份必须要实现转型。而这本书恰恰是实现“华丽转身”的“指南针”。没有人是无师自通的,《这么讲》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科普演讲的人来说,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工具书。
五是成为了一本科普演讲的培训教材。目前,由于国家对科学普及的重视,宣传推广科学知识的热潮不断高涨。科普演讲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形式。全国每年都在组织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科普演讲活动,科普演讲周、科普演讲月、科普演讲巡回报告等遍布城镇乡村。各不同群体,特别是数量巨大的学生群体更需要得到最新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但现实中却存在着需求量大与科普力量弱的矛盾。形势要求尽快培训大批专职的与业余的科普演讲人才,以满足全面推广科普教育的需要。当前,各地都以举办培训班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培训班又迫切需要一本合适的教材,让从事专业科普演讲的受训者获得直接的指导。《这么讲》完全可以成为一本内容新颖、科学规范、系统完整的培训教科书。同时,也可作为从事科普演讲志愿者的参考读物。
《这么讲》出版了,在科普领域里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希望这本书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和运用,使其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大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