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通知公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人选公示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人选公示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中国科普作家网 2010-08-25 14:04

根据科协发组字[2010]19号《关于开展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要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于2010年9月11日召开了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经投票,确定李欣、卞毓麟同志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推荐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并上报中国科协。现对提名人有关情况予以出公示,时间为:2010年9月12日至9月21日。如有异议,请致电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处。

联  系 人:孟 雄

电       话:62187884、13661221661

电子邮件:mengxiong@vip.sina.com

李  欣

李欣同志系河南影视集团总裁,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历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理事、常务理事,现为中国科普作协科普影视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科普作协副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连续三届担任该学院硕士论文答辩会委员主席。该同志自1979年投身科普创作工作至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刻不忘作为党的科普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感和求实创新精神,把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科技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传播科学知识、实践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30余年的科普工作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李欣同志以一线创作者的身份投身科普工作,十余年间创作了《科研和生命联合的一种好形式:虞城成立一批专业性科研组织》、《荒滩窝里气象新——农村改革与科学种田给张庄带来新的变化》等科普文章,《全面实施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等科普论文,《农民真正按科学种田了》、《拜徒为师:老瓜农学习新技术》、《绿色丰碑的背后:“老坚决”的科技造林世家》等科普通讯等大量作品,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岗位优势,把科普调研与科普创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向农民兄弟介绍农业科技的最新发现,帮助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宣扬科技致富、倡导移风易俗,推出了一批扎根农村的科技工作者,为科学兴农观念深入人心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4年,李欣同志调入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从事媒体传播管理工作,继续将科普工作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并注入了现代传播学的崭新理念,从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提升自身科普工作水平和效果。他在具体负责全省村村通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主持起草了《实现河南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并由省政府向全省转发;深入河南省18地市调研,独立撰写长达万字的《关于农村有线广播的作用与维护经费问题的调查报告》;创新工作思路、提出崭新方法,独立撰写《以买方信贷推动全省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快速发展》的专题论文,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与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紧密结合,将最新的科技兴农知识、理念有效传播到河南每一个行政村,惠及河南7500万农村群众。

2006年起至今,李欣同志任河南影视集团总裁,站在产业运营者的高度继续从事科普工作,积极筹备成立了中国科普作协科普影视创作专业委员会,以影像的力量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几年来,李欣同志作为出品人、总制片人、总策划,创意、组织拍摄了23部电影科教片,科幻题材电视剧《快乐星球》第1—3两部,共150集,科普文献电视片《新农村建设大讲堂》52集。利用集团所属新农村频道的媒体平台优势,制作播出《致富招招鲜》等科技兴农惠农栏目,开播四年多来,累计播出1500余期,时长达2万多分钟,并举办全国性的村官论坛两届、三农新闻人物评选三届,向全社会推出了一大批农村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兴农带头人,宣扬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电影科教片创作硕果累累,出规模、出系列、出效益,先后拍摄了《煤矿安全系列》、《抗震救灾系列》、《消防安全系列》电影科教片,并在全国各地的社区、广场、厂矿企业、学校、农村巡回放映,累计放映场次8.6万场,观影人数2220万人,经营收入突破100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增收5000万元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李欣同志有着深厚的“科普情节”,由他主持创意、组织拍摄、并亲自参加演出的主旋律电影故事片《大地》,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主人公,向社会大众宣扬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职责的崇高精神,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屡获国内外大奖。

作为一名在科普战线工作长达30余年的老兵,李欣同志从改革开放肇始之年起至今,先后以一线创作者、传播管理者、产业运营者三种身份投身科普工作,他将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科普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将个人的主要精力和时问直接从事我国科学技术的开发、推广、普及和服务工作,在不同的时期内、以不同的身份,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不遗余力,积极探索创新,认真总结经验,形成理论体系,尤其是在科普创作专业化开发、产业化运营、市场化发展等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累计发表科普文章、科普论文和科普通讯300多篇,电视科普专题片、纪录片11部69集,科普电影故事片、电影戏曲片、电影科教片30部,科幻电视剧3部150集,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科教片奖、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上海国际电影节绿色环保电影奖等我国省部级以上专业科普奖项71项。

卞毓麟

卞毓麟是一位勤奋、执着、出色的科普作家,30余年来,著译科普图书30种,主编或参编科普图书百余种,发表科普类文章500余篇。曾多次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如《不知道的世界•天文篇》(1998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等,《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2007年)被评选为“新闻出版总署第五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第四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创作类佳作奖”等。《追星》由中国科协推荐参评“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现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已评审通过,将提交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卞毓麟有多篇科普类短文入选各种中小学语文课本,具有广泛的影响。

卞毓麟是一位优秀的科普编辑,策划和责编科普作品成绩斐然。例如,他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任版权部主任期间,引进了上百种国外优秀科普图书。他是颇具社会影响的“哲人石丛书”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其亲任责编的《迷人的科学风采》、《超越时空》、《人生舞台》等都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名著。他策划和主持的“名家讲演录”曾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29卷的《诺贝尔奖百年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他策划和责编的“嫦娥书系”(欧阳自远主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三个一百’原创作品”,并已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卞毓麟对科普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数十年如一日,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宣传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例如,20世纪70年代他与部队战士一同执行任务,直到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兵站,随时向指战员们宣传天文知识。他经常前往各类学校和居民社区做科普讲座,还广泛参与中央电视台、京沪两地多个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科学类节目。2008年读书频道(山东电视台)开办新栏目“科普新说”,卞毓麟是第一位主讲人,他的天文系列讲座《追星》已多次重播。

卞毓麟重视科普理论研究。例如,他于1993年发表的“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一文、1995年发表的“‘科学宣传’六议”,曾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2002年发表的“‘科普追求’九章”亦颇受科普界重视。他在“中国2000年国际科普论坛”、纪念卡尔•萨根逝世五周年的“科学与公众论坛”(2001年)上的演讲均广受与会者的欢迎。

卞毓麟对科普工作贡献突出,获得了许多褒奖,如1996年2月作为特邀代表在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全体大会上发言,受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1990年中国科普作协表彰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2007年又表彰为“在科普编创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2001年被授予“上海市大众科学奖”,2004年由中国科协列入全国首批“科普学科带头人”。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