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家协会在沪主办“融合、创新、发展——健康与医学传播高峰论坛”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19-12-23 20:06
12月20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融合、创新、发展——健康与医学传播高峰论坛暨‘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第三届学术年会”在沪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梁兆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冀等嘉宾出席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多家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的医学健康科普传播工作者1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王韬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周忠和理事长在会议上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的工作,对“达医晓护”全媒体平台的科学传播工作及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表示认可。他十分赞成医学健康传播走专业化道路的思路,并希望能够在此领域进一步加强科学与人文交叉融合。他还建议医学健康传播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不但要面向青少年和一般的工作者进行传播,还要注重面向领导干部公务员人群。
周忠和理事长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知名医学健康传播专家和科普作家做学术报告。复旦大学医学院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的演讲题目是“医生为什么要做传播”,探讨以科普创作为重要形式的医学健康传播对百姓防病治病的重要意义,认为医疗第一线的医生们理应成为医学科普的主力军。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的演讲题目是“从健康传播到医学传播的融合创新”,强调在移动互联时代,主流媒体仍在传播和舆论场中具有权威发布一环,应该采用更多新技术,增强与医务界、患者大众的双向互动,得到了在场学者们的认同。国家教育部政法司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办公室主任张国远以《青少年健康安全教育现状与展望》为题,分析了当前校内外安全教育的现状,并为未来青年少医学健康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会议上,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风险管理与应急传播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虹桥研究院“地空衔接”医疗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并启动了“基于健康传播大数据的医患关系应急处置系统研究”项目。学术年会结束后,还形成了国内首个医学与传播学专家共同发布的,以“传播为医学减负”为口号的《健康传播与医学传播融合创新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