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发布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24-10-25 11:59
《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联合发布。
本报告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全面、客观地揭示不同城市在科幻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与特点,为城市的科幻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报告综合考量了经济基础、科技创新、文化消费以及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我国2023年度GDP破万亿元的26座城市作为研究评价对象。
图1 《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研究对象
二、指标设计
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稳定性与动态性、可测性和可比性、完备性和代表性四大原则,立足评价的核心理念与战略导向,设计了“科幻产业发展”“科幻文化传播”“科幻融合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有“科幻相关政策文件数量”“科幻影视消费力度”“科幻作家数量”“科幻图书出版数量”“科幻活动数量”等二级指标,二级指标的选取重点考虑了可测性和代表性,以期多维度、立体、系统地衡量城市科幻发展水平。
图2 《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指标体系
三、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如图表所示,北京、成都、上海、南京、深圳、杭州、重庆、广州、武汉、长沙等城市位列前十位。
图3 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分布情况
从区域分布看:科幻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呈现出以京津、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化发展格局,以京津双城为核心的城市群,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已成为科幻产业的关键发展区域;以成渝双城为核心的西南城市群,凭借其悠久的科幻文化积淀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为科幻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沃土;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以科幻内容产业和科幻休闲旅游业为代表的格局,科幻影视和科幻游戏发展表现亮眼;粤港澳大湾区则在科幻动画、游戏以及科幻衍生品制造等领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从梯队分布看:北京和成都领先于其他城市,属第一梯队。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文化、人才等基础条件;成都拥有悠久的科幻文化底蕴,享有“科幻之都”的美誉,且是中国第一个、亚洲第二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第二梯队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占主导,也包括重庆以及武汉、长沙等城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使这些城市的科幻发展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成长空间。其他城市属第三梯队。这些城市科幻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不过,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覆盖以及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部分第三梯队的城市也会找到突破口,通过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科幻发展。
从指标维度分析:北京在科幻产业发展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目前北京初步形成了“内容创作+IP转化+影视特效制作+硬科技+沉浸式体验”的科幻产业发展格局。2020年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签订《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围绕首钢园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2021年首钢园所在的石景山区出台《加快科幻产业发展暂行办法》,设立科幻产业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组建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等。
成都在科幻文化传播维度上的得分相对较高。成都具有丰富的科幻创作资源和深厚的科幻文化氛围。《科幻世界》杂志社经过40余年发展,是目前在中国乃至全球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文学专业期刊之一;中国科幻界比较权威的奖项——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也都诞生于成都。成都每年举办的科幻活动数量,也最多。
深圳则在科幻融合能力维度上的得分位居首位。多年来,深圳所积累的丰厚经济资源、强劲创新条件以及吸引的大量人才,为各类产业同科幻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尤其在科幻融合科技创新、科幻融合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圳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表1 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排名前10城市的三个维度得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