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学会隆重主办一九七八年全国航空夏令营 四十周年纪念活动
网络 消息 2018-07-27 13:54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一九七八年全国青少年航空夏令营”举办40周年。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展示当年夏令营营员们成长奋斗经历,激励当代青少年献身我国科技事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8年7月21-22日在北京主办“一九七八年全国青少年航空夏令营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以“与改革开放同成长,与祖国发展共奋进”为主题,通过展示当年夏令营营员们40年间的成长奋斗历程,以爱国、奉献为主旋律,引导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8年7月2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1978年全国青少年航空夏令营纪念大会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260余名当年的营员和老师欢聚一堂,共叙情谊,追忆那段美好的时光。活动将持续两天,第一天上午在北航隆重举办纪念一九七八年全国航空夏令营举办四十周年大会,中国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长刘高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海军,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吴松,陆军原副参谋长、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袁继昌,海军装备部原副部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会李春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副处长马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联络处处长包晗、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浚,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研究员崔德刚、中国科技馆原馆长、1978年全国青少年航空夏令营副营长张泰昌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吴松副理事长代表学会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长期关心支持航空科普事业的各级领导、专家和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回顾了40年前夏令营活动的盛况,介绍了40年间学会在培养青少年航空人才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学会今后在科普工作方面所努力的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副校长黄海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使参会者感受了到北航40年的巨大变化,40年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航空科技人才,为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播放夏令营纪录片时,营员们注视着画面上熟悉的场景,心情格外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当初。营员代表阮征在发言中与与会者分享了自己40年的成长经历,展示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风貌。北航附中学生代表在讲话中对营员们努力拼搏的精神充满敬意,决心以营员们为榜样刻苦学习,奋发进取,长大后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文艺演出高潮迭起,台上台下一起高唱夏令营营歌;散文朗诵情真意切;舞蹈表演优美动人。为纪念中国航空科技事业不平凡的40年,大会还邀请学会专家崔德刚研究员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航空科技报告。为使营员们度过两天美好时光,学会还精心安排了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博物馆和相关重点实验室,安排讲解员和老师全面介绍国内外航空航天发展概况和科学研究情况,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通过参观看到了我国航空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切感受到我国航空科技工作者对建设航空科技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本次纪念活动是中国航空学会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举办的一次重要的纪念活动,通过举办活动,展示了我国航空科技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了老营员们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奋斗历程,弘扬了拼搏、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当代青少年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并以此激发当代青少年热爱科学,树立献身我国航空科技事业的远大志向。
出席纪念大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
学会副理事长吴松致辞
营员向中国航空学会赠送牌匾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崔德刚研究院为大会做科技报告
一九七八年全国航空夏令营四十周年纪念活动背景材料
197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号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科学的春天来临。在此背景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科协、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共青团十大筹委会于1978年8月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九七八年全国青少年航空夏令营”活动,活动由空军、海军、民航总局、三机部和七机部协办,中国航空学会和北京航空学院承办。夏令营营地设在北京航空学院,共有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籍的共23个民族的307名优秀中学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为办好此项活动,为此主办单位特邀我国第二批女飞行员沈本华担任营长,承办单位北京航空学院派出13名老师负责夏令营的管理,其中副营长1人、连长3人、排长9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专门派出30名领队老师。
夏令营活动时间为1978年8月6-22日,共计17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出席了8月7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厅举行的开幕式,并亲自向夏令营授营旗。8月15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学森在北京航空学院主楼接见了全体夏令营营员,嘱咐大家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让飞行员早日开上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夏令营活动的内容包括:组织营员瞻仰毛泽东主席遗容和参观周恩来总理生平事迹展览;请战斗英雄和航空科技界专家作报告和座谈;组织营员参观夏令营活动时间为1978年8月6-22日,共计17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出席了8月7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厅举行的开幕式,并亲自向夏令营授营旗。8月15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学森在北京航空学院主楼接见了全体夏令营营员,嘱咐大家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让飞行员早日开上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夏令营活动的内容包括:组织营员瞻仰毛泽东主席遗容和参观周恩来总理生平事迹展览;请战斗英雄和航空科技界专家作报告和座谈;组织营员参观当年的夏令营营员都是十五岁左右风华正茂的优秀中学生,在夏令营期间他们经历了人生的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见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第一次见到大科学家,第一次知道什么叫风洞试验,第一次观看科幻电影等等,可以说夏令营是他们人生之梦起飞的地方。之后,营员们以此为激励,发奋图强,刻苦学习,绝大多数考上了大学,半数以上进入了北京航空学院及其他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深造。经过近四十年的历练,许多营员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的专家、学者和领导,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他营员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没有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40年前,中国航空学会联合北京航空学院举办的该活动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航空夏令营,当年的营员们是祖国各地优秀青少年代表,他们怀揣着了解科学奥秘的梦想,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北京,在短暂的活动期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科学知识,使他们对航空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对他们立志从事航空科学事业,成为祖国未来的科技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40年间,营员们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刻苦学习,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锐意创新、顽强拼搏,努力工作,为国家创造出许多科技成果,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40个春夏秋冬,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然而,对于营员们而言,人生已过半百。回顾过往,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精神,营员们当年努力拼搏的精神依然没有改变,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会把当年的理想变成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振兴的实际行动,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人生的价值。作为40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与直接受益者,许多人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40年来,营员们坚韧、执着、勇敢、上进的精神,是改变国家科技面貌的强大动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40年间,我国航空科技工作者以航空报国为己任,放飞思想,创新拼搏,攻坚克难,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以改革发展的实践绘出了一幅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壮丽画卷。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中国航空科技完成了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在到“并驾齐驱”,实现了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的历史性跨越。在军用领域,先是歼10实现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紧接着歼20完成了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嬗变;运20让我军战略机动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歼15成为维护海洋权益的“杀手锏”;直10、直19极大提升了中国陆军的超越突击能力;空警2000、空警500、轰油6、高新6号等特种飞机使我军拥有了一批克敌制胜的高技术装备;高性能无人机异军突起,使我国一举成为无人机强国。在民用领域,新舟60、新舟600持续改进,市场表现可圈可点;ARJ-21支线客机顺利投入航线运营;C919大型民航客机成功首飞;蛟龙600一飞冲天;AC313直升机突破8000米升限。中国航空科技所取得的成就非常了不起,震惊了国人,也震惊了世界。成就的背后有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付出的辛劳,也有营员们的参与。40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营员们的给予的期望如今已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