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协会动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儿童节特别活动,来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儿童节特别活动,来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22-06-01 20:40

 

六一儿童节到啦!

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下,抖音平台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十万个为什么·抖音百科奇妙夜”活动!6月1日,来自中科院、中国古动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10位学者来到台前,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神奇科学知识背后的秘密。从航空航天到动物植物,从文学到物理,他们通过演讲,满足小朋友、大朋友对世界的好奇心。

 

以下是演讲嘉宾和演讲主题

中科院院士曹春晓:神奇色彩的钛为什么能蒸蒸日上?

今年88岁的中科院院士曹春晓是演讲嘉宾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和小朋友们分享的是自己如何下定决心走上科学家的道路,一步步实现科研理想的。

上小学时,曹春晓院士了解到1937年日本轰炸上海的历史。“如果我们国家也有厉害的飞机,是不是就能保家卫国了?”抱着这样的想法,曹春晓院士有了航空救国,振兴中华的理想。1956年,曹春晓参与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航空钛合金实验室。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中国钛合金技术从无到有,现在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世界有不少难题让我们感到棘手,但不能阻止我们去追求世界的精彩。”快来听听曹春晓院士的科研故事吧!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到野外去寻找中国龙

很多人都看过《侏罗纪公园》,听说过霸王龙、翼龙等等。但你有没有想过,在亿万年前,生长在我们中国的恐龙长什么样子?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给我们带来答案啦。他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也是《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古生物分册的副主编,在恐龙这件事上,他有好多故事要分享。

他给小朋友们介绍单脊龙、马门溪龙等"中国龙",和大家讲述科学家根据骨骼化石命名恐龙的故事。

人工智能专家白凤双:世界,从好奇心开始

白凤双是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开创者之一,机器人医生、无人驾驶直升机,这些听起来极具科幻色彩的发明都与他的工作息息相关。

作为人工智能科学家,白凤双特别想和小朋友们分享好奇心的重要性。在他的成长经历里,正是童年时候的好奇心推动着他一步步走向了前沿科技。

中国航空学会名誉副理事长、航空专家张聚恩:为什么说航空顶天立地

今年75岁的张聚恩,担任中国科协航空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中国航空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从1964年入北航起,学习和从事航空事业已经58年,是名副其实的航空爷爷。

虽然搞了一辈子航空,但是他每一次登上飞机,看到数百吨的飞机被托举在天空中,仍然感叹科技之神奇,事业之伟大。在这次分享里,张聚恩会从宇宙的神奇讲起,带领小朋友领略航空的魅力。

航空是一项顶天立地、利国惠民的大事业,期待这次演讲能够启发更多的小朋友关心中国航空事业,在心中埋下拥抱蓝天、热爱航空的理想的种子。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当诗词遇上科学

陈征是一名大学物理老师,曾获得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奖项。陈征一直相信,大自然存在ab面,一面是理性的科学,另一面是感性的诗词歌赋。在这次活动里,他用演讲的方式告诉大家,文理科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高墙,那些古代的诗词歌赋和现代的科学原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富于哲理的文学作品,也是关于光线折射知识的科学描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李白获得大赦之后的畅快体验,也是对自然天象的绝美记录……

想知道更多诗词与科学之间的火花,就来听陈老师的演讲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叶盛:生命从原子开始

叶盛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教授,也是拿过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作家。

生命是怎么回事?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是如何组成的?为什么学习科学很重要?

叶盛将会用一系列深入浅出的小故事,讲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道理。在他看来,了解知识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开始。所有人都是原子组成的个体,最终也会再次回到宇宙中去。唯有了解生命的奥秘,我们才能从容看待世界。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新能源是怎么回事

现在街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在环保、绿色能源深入人心的当下,小朋友们一定也对新能源背后的故事充满好奇吧!

从火到电,能源的演变是如何发生的?什么样的能源是新能源,是环保的能源?面对全球变暖的大环境,未来的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可持续地利用能源,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陈海生老师将会为我们一一解答。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植物学老师的为什么

平时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蹲下来观察花花草草吧!其实,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是地球大部分生态系统的基础。植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作为食物、药物,甚至是建筑材料、纺织原料等。

植物与人的故事无穷无尽。史军从西瓜是怎么变甜的开始讲起,谈谈那些植物们狡猾的生存小技巧。他还会和小朋友分享他作为植物学老师的日常,以及日常生活里奇奇怪怪的植物小知识。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种菜?为什么很少有蓝色的食物?怎么在野外辨别可食用的果子?想知道答案就快快来看演讲吧!

鸟类学硕士吴海峰:如何观察一只鸟

小鸟随处可见,但你知道吗,鸟类其实是唯一存活并演化至今的恐龙。中国大陆有1400种,特有种有70多个。

看到小鸟飞过,到底要如何观察呢?曾率队14次深入非洲,有着丰富的野外活动经验的鸟类学硕士吴海峰会告诉我们答案。

从非洲大陆的科考故事讲起,吴海峰会教我们怎么辨别生活里常见的鸟类,分析小鸟叫声背后的意图,讲解救治受伤小鸟的办法。一起期待这位鸟类达人的演讲吧!

中国通信学会公共安全通信专委会专家委员陈建:量子,改变未来的技术

越来越多的科幻电影喜欢用“量子”的概念架设故事。在电影《蚁人》里,人可以微缩到量子的大小,观察细小的微观世界;在电影《星河舰队》里,宇航员可以用量子进行通讯,即便分别处在飞船内外也能无缝连接……

这些科幻电影的情节并非不可能。如果人类真的有一天可以理解量子的原理,也就可以从一个崭新的维度重塑未来。在这项未来科技上,陈建是当仁不让的专家,他一直从事量子技术的研究和量子技术产业化的推广。通过他的讲解,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将徐徐打开。

“十万个为什么·抖音百科奇妙夜”活动今天隆重开启,欢迎大朋友们带上自家小朋友关注收看,期待活动在小朋友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