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协会动态»【新闻】中国科幻讲坛首期活动“中国当代科幻影视创制的经验与问题”举办

【新闻】中国科幻讲坛首期活动“中国当代科幻影视创制的经验与问题”举办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23-04-18 12:34

4月15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科幻讲坛”首期活动在线上举办。本次讲坛主题为:中国当代科幻影视创制的经验与问题——以电视剧《三体》为中心。活动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京春致辞。邀请电视剧《三体》出品人、总制片人白一骢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李胜利担任主讲嘉宾。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林品,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刘宇坤担任与谈人。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和林品担任主持。

本次讲坛围绕电视剧《三体》的创制实践,博采业界与学界之声,共同探讨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议题,展望未来科幻产业实践的新面向。

会议开场环节,王京春研究员作开幕致辞,并宣布2023年“中国科幻讲坛”系列活动(简称讲坛)正式启幕。他表示,讲坛是“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的一部分,旨在激荡科幻创新思想、搭建促进科幻产学研交流的高端平台。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与行业专家,以前沿观点分享、焦点话题对谈等方式,面向科幻产业研究多重维度,传递科幻文化发展新动向,探究科幻产业实践问题,探索科幻产业研究发展理路。

嘉宾分享环节,白一骢以“中国科幻‘七年磨一剑’,剧版《三体》的创制背后”为题,从创作者视角分享了电视剧《三体》创制的具体经验。白一骢表示,剧版《三体》创制历经7年时间,其中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偶然性,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影视工业体系下,许多拍摄内容缺乏可以学习和参照的目标。他认为,国内影视工业生产体系依然较为薄弱,难以支撑科幻影视的制作需求。建设科幻影视生产所需的硬件配套设施,是日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胜利教授从艺术研究的视角出发,对《三体》电视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文本细读与文艺批评,并指出电视剧《三体》的艺术成就与不足之处。他认为,剧版《三体》是国内科幻影视改编中,思想性、艺术性、科幻性、现实性结合较好的精彩案例,为中国科幻影视发展由“软”至“硬”的重要节点。同时,李胜利教授也分析了剧版《三体》的不足,包括主线剧情不够严密、前后衔接不够细腻、人物性格塑造不够圆满等。他提到,探讨剧版《三体》的意义与不足,是期待能为我国未来科幻影视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具体的经验。

青年学者与谈环节,林品与刘宇坤围绕科幻影视的制作、改编、拍摄技术等方面向两位嘉宾进行提问,并就科学顾问、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问题展开交流。针对科学顾问的参与是否会限制科幻影视创作的问题,白一骢表示,科学顾问能为不靠谱的想象力找到合理的落脚点,他认为科学指导不是限制,而是进一步帮助影视创作者打开想象力。针对科幻剧本创作人才的培养问题,李胜利教授分享了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经验,也指出了当前文理分科教育背景下,文科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缺乏了解,所创作的作品硬科幻内容少,创新性不足,而理工科学生的作品往往艺术性稍弱,创作实践中存在完成度不高、剧情起承衔接不够周密等问题。

最后,林品对各位嘉宾的分享内容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姚利芬对会议主题进行总结,她表示,科幻影视是科幻产业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学界与业界的交流与碰撞,将为我国科幻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力量。期待未来国内科幻影视能够不断创新,将我国科幻产业推向更辽阔的发展前景。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