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协会动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普|中外科学家密切关注,我们该如何自我保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普|中外科学家密切关注,我们该如何自我保护?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20-01-22 22:06

摘要

2003年,中国爆发SARS事件,并在短时间内演变成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共有37个国家的8000余人患病。近日,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引发中外科学家关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先后刊文,指出全世界都应重视中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警惕病毒的潜在传播。肺炎疫情之下,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正确保护自己?

 

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中外科学家密切关注

2019年12月8日,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一个已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烧等症状。2020年1月9日,这场肺炎疫情的第一个死亡案例出现。截至2020年1月22日16时,中国(含港澳台)确诊440例,死亡9例,海外确诊7例。目前,肺炎疫情已经引发全球科学家高度关注。

1月14日,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Science》刊文呼吁全球警惕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传播。文章指出,中国研究人员已经与全世界分享了这种新发现病毒的六个基因组序列。中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已经着手对病毒展开研究,感染源和野生动物有关,但究竟是哪种动物,目前尚未确定。


(图片来源:science官方网站)

1月21日,国际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Nature》刊文,确认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具有传染性,提醒大家注意病毒传播速度。布里斯班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病毒的人际传播情况可能会超过预期。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免疫学家担心,新出现的病毒在春节期间造成更为严重的疫情。


(图片来源:Nature官方网站)

 

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自我保护?

1月20日,央视《新闻1+1》栏目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钟院士指出,病毒感染正处在爬坡期,呼吁公众采取正确措施,科学对待疫情问题。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生命安全,杜绝侥幸心理

今天,人民日报发文指出,“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源自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在多地出现,同时也以一种“来势汹汹”的姿态呈现在舆论场。肺炎疫情之下,无论是国家、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民众,都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任何“耍大胆”“不设防”的心态都是极其要不得的。侥幸,是对传染病防治规律的无知,也是对自身和他人健康风险的漠视。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二)关注权威媒体,获取一手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各种媒体平台信息泛滥,鱼龙混杂,容易混淆视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每日汇总发布全国各省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据。公众应及时关注国家卫健委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官方媒体平台,获取一手权威信息。尽量避免从可信度较差的媒体渠道获取二手信息。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三)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变化,响应国家号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政府一直在通过公共干预措施控制疾病发展,并根据肺炎疫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干预措施。今天,武汉市对进出武汉人员加强管控,包括旅游团队不组团外出,抽检进出武汉的私家车等;交通运输部启动Ⅱ级响应,进入车站、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需测体温等;武汉市长呼吁民众,如果没有必要,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汉去,武汉的市民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要出武汉。公众应积极关注疫情变化,切实响应国家号召,从自身做起,对自己负责,也对整个社会负责。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四)不受谣言欺骗,科学面对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凶猛,目前并没有针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然而,部分民众迫切想要特效药方,于是谣言趁虚而入,扰乱视听,给疫情处理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卫健委已在官方微博正式辟谣,喝板蓝根、熏醋都不能达到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网传“广东省中医院预防武汉肺炎方”也被院方证实并非该院制定。公众要擦亮眼睛,相信科学,不受各种谣言蛊惑欺骗。


(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官方微博)


(图片来源:新京报)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关注,相关科研工作正在紧密推进当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我们每一位民众都应掌握基本的科普知识,从个人做起,和国家一起,打好这场防疫硬仗!

 

预防小贴士

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小贴士,请大家仔细阅读。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