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协会动态»四川科普作家2020共聚迎新春

四川科普作家2020共聚迎新春

中国报道 消息 2020-01-20 11:37

中国报道讯(黄丽萍 报道 摄影 刘敏)1月18日上午10时,由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参加的“四川科普作家2020迎新春茶话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两个协会的在川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迎新春活动。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具有多重身份,他的正式职务是省政协常委、文史与学习委主任,同时还兼任省科协副主席。这些工作集合在一起,使得吴显奎成为官方层面推动成都打造“科幻之都”的第一人。早在2017年11月,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开幕式上,吴显奎就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了《成都科幻宣言》,提出打造“科幻之都”的概念,包括加速推动“科幻城”项目、常设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成立四川科幻协会、申办世界科幻大会、“一百年后的成都”征集等工作。2019年1月15日,四川省两会的文艺联组会上,吴显奎又建言“大力发展成都科幻产业,建设中国科幻之都”,获得了省委书记彭清华的充分肯定。

吴显奎理事长代表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致辞,并对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成立四十周年来取得的成就予以了总结和赞扬,就如他在去年4月20日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标题那样,“不忘初心 继往开来 把四川科普科幻事业推向新高度。”

松鹰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社会派推理小说领军人物、全国成绩突出科普作家。历任《电子报》总编辑、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电视台副台长,现为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主席。角色和学科的转变并没有改变他对科普科幻事业的执着,松鹰老师在致辞中祝福中国科普科幻事业更加欣欣向荣。

刘兴诗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专题片作主旨发言。刘兴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尤其在儿童科普方面成就卓著。1945年,发表第一篇作品。 1952年,开始科普创作。 1960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 1961年,开始科幻小说创作。迄今在境内外出版四百余本书籍及两千余篇其他作品。89岁的刘兴诗是解放后中国第一代科幻作家,也是世界科幻作家协会第一批中国会员之一。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采访团队五次专程来成都采访刘兴诗先生,对刘兴诗的口述史访谈时长90个小时。刘兴诗教授介绍,自己的成果是以地质学为依托的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科普,科幻,儿童文学为主的文学创作。“中国记忆•学者口述”专题自启动以来,撷取在我国当代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领域取得了特殊成就的人物,对他们进行口述史访问和相关文献的收集,已于全国采集十余位不同领域学者口述,先后访问了图书馆学家钱存训先生、吴文津先生,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病毒学家顾方舟先生,服饰史学家黄能馥先生,数学家丘成桐先生,作曲家王震亚先生等。该专题旨在以中国学者的成长、奋斗为线索,为时代立传,记录一个时代国家与个人的发展前行,传承属于国人的“中国记忆”。

刘兴诗老人在5.12地震灾区现场

刘兴诗先生一生以身许国、无怨无悔,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地质专业、文学创作等领域的丰富实践和重要成就,以及他生动鲜活的语言艺术都是其受邀成为“中国记忆•学者口述”专题受访者的重要原因。生于1931年的刘兴诗先生,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唇齿相依,经历了南京大撤退,重庆大轰炸等重要事件,后就读重庆南开中学、北京大学,个人理想选择始终与国家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这些坚持、奋斗、探索和创造,是珍贵的记忆资源,是相关领域乃至国家记忆库中的宝贵财富。

10多名与会科普作家进行了交流发言,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已持归零心态,期待在2020年开始的又一个十年里再创辉煌,为繁荣祖国的科普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为此,多名身在海外的科普学者、作家未能参加聚会,通过不同方式发来贺信贺电,恭祝迎新春活动圆满成功并祝福大家新春吉祥快乐。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