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世界科幻动态】专访英国科幻编辑马克•比尔斯伯勒:英国科幻印

【世界科幻动态】专访英国科幻编辑马克•比尔斯伯勒:英国科幻印

世界科幻动态 河流 2023-12-13 22:07

受访者简介

马克·比尔斯伯勒(Mark Bilsborough),英国科幻作家、编辑,2011年出席堪萨斯大学小说写作研讨会,2013年获得布鲁内尔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学位,2014年3月以科幻小说《必然》(Certainty)出道,目前已发表科幻小说十余篇。2021年创办科幻奇幻杂志《怀尔德之血》(Wyldblood Magazine),2022年出版“怀尔德之血系列选集”(Wyldblood Anthologies)的第一辑《像发条一样运行》(Runs Like Clockwork)。

 

走进马克·比尔斯伯勒

采访者:比尔斯伯勒先生您好!本次采访主要想了解一下英国科幻的一些现状,请问您第一次接触科幻是什么时候?

马克·比尔斯伯勒: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记得当我能阅读的时候就读到了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安德烈·诺顿(Andre Norton)、和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的作品,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漫威的漫画一直陪伴我成长、长大。

我写过十余篇短篇科幻小说,许多作品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还有几部小说正在谋求出版,我为总部设立在英国的国际科幻网站“科幻串联”(SF Concatenation)撰写书评。不幸的是,因为工作原因,我目前很难抽出时间进行创作,去年只在《失落的殖民地》(Lost Colony)这本杂志上发表过小说。

采访者:您如何理解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科幻概念?您出版过许多科幻小说,有无最吸引您的科幻概念出现?怎样看待小说里各种科幻元素之间的关系?

马克·比尔斯伯勒:我对科幻小说的定义是,它们往往是基于科学、却又似是而非的想象与推测。就科幻概念而言,我个人更喜欢多元宇宙,但这是一个广泛的写作领域,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品味。

我很喜欢那种把不同科幻元素交织在一起的小说,但这往往会导致一个问题,即叙事结构和故事线模糊,成为了“大杂糅体”。换句话说,小说元素复杂一些固然是好事,但把故事讲清晰这件事情实际上更为重要。

采访者:能推荐一些您最喜欢的国外或本土科幻作品吗?

马克·比尔斯伯勒:在众多非英国的科幻作家里,我最喜欢的是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Stanislaw Lem)的《明星日记》(The Star Diaries,1968)以及法国科幻作家皮埃尔·布尔(Pierre Boulle)的《人猿星球》(La Planète des singes,1963)。前苏联科幻作家斯特鲁伽茨基兄弟(Strugatsky)合著的《路边野餐》(Пикникнаобочине,1972)也值得一看。

对个人而言,在本土英国科幻作家里,艾德里安·柴可夫斯基(Adrian Tchaikovsky)《时间的孩子》(Children of Time,2015)、阿拉斯泰尔·雷诺兹(Alastair Reynolds)的《启示空间》(Revelation Space,2000)或彼得·F. 汉密尔顿(Peter F. Hamilton)的《现实功能障碍》(The Reality Dysfunction,1996)可能是外国读者了解英国科幻现状较好的切入点。

 

关于英国科幻

采访者:您创办过一家科幻出版社,叫怀尔德之血出版社(Wyldblood Press),该出版社引进了哪些国家的科幻小说?此外,英国的版权管理有无特别之处?

马克·比尔斯伯勒:我有一位搭档叫桑德拉·戴维斯·贝克(Sandra Davies Baker),我们2013年在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获得了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后来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我们一起在居家隔离的时候建立了这家出版社。桑德拉目前是一位英语老师,所以她擅长进行编辑工作,相对而言,投递给她的稿件会更难过稿。

目前英国的科幻小说通常是翻译引进的非英语书籍为多,原创的较少,相对而言中国作家刘慈欣特别受欢迎。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出版界一样,英国在出版方面的政策没有特别之处,有关限制与欧洲的标准一致,而非美国。

采访者:您怎样看待英国的读者、作家与编辑之间的关系?

马克·比尔斯伯勒:英国的读者、作家与编辑之间会有很多交叉和互动点,经常通过英国科幻协会会议、科幻研讨会、科幻杂志还有其他媒介去讨论某一问题。事实上,英国科幻协会每个月都会在伦敦举办一次酒吧聚会,苏格兰科幻杂志《无穷海岸线》(Shoreline of Infinity)也会定期举办“逃离地平线”(Escape Horizon)线下科幻晚会。该活动首次举办时间是2015年8月26日,邀请出版商编辑、作者以及读者一起相互交流,对下期杂志进行预告,会上还有科幻歌曲演奏,乐队狂欢,以及诗歌朗诵、艺术品销售和假面舞会等活动。

采访者:英国科幻小说有何独特之处?近年来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科幻作家出现?每年有多少科幻小说出版?

马克·比尔斯伯勒:英国科幻小说往往是以人物为基础的,而这里大多有所成就的作家都倾向于创作文学性很强的科幻小说,近期值得关注的科幻作家有艾玛·纽曼(Emma Newman)[1]、加雷斯·鲍威尔(Gareth Powell)[2]和克里斯·贝克特(Chris Beckett)[3]。

自从自费出书这一做法在英国日益普及,显然不可能去精确回答,目前英国每年大约有上千本科幻书籍出版。这些书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批量出售,带来的收益可以勉强支撑这些作家的生活开支,但不足以支持其进行全职写作。

采访者:众所周知,英国最著名的科幻杂志是《新世界》(New Worlds),它目前的存续状况怎么样?英国目前有哪些科幻杂志?

马克·比尔斯伯勒:《新世界》最后一次出版是1997年,它自1970年创刊以来一直是间歇性出版。目前英国最重要的科幻杂志是《区间》(Interzone),该刊物自20世纪80年代创刊以来就一直在连续出版。

此外,英国的专业科幻杂志除了上文提到的《无穷海岸线》外,还有《无穷的科斯马斯》(Cossmass Infinities)和《秒差距》(ParSec)。英国科幻协会也定期出版四种内刊,《英国科幻协会评论》(BSFA Review)收录对各种小说的前沿评论,《裂变》(Fission)是该协会针对各国科幻奇幻小说所制作的年度选集。《焦点》(Focus)创刊于1979年,主要刊登英国科幻小说的评论文章,零散刊登一些诗歌和小说。《矢量》(Vector)创刊于1958年,刊发科幻论文,关注世界各国科幻的发展情况,每年出版2至3期,也对英国主流科幻大会进行报道。此外,还有许多面向非付费市场的粉丝杂志。

采访者:英国有没有科幻展览及科幻大会?它们一般是如何运作的?

马克·比尔斯伯勒:英国有很多科幻大会,也有许多大型漫画展览。但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毫无疑问也会影响上座率,最近的活动主要是线上与线下混合进行。这些活动往往会由经验丰富且热爱科幻的粉丝根据自己过去的举办经验进行组织,通常是为期三天的讨论会、小组对谈、演讲以及专门为出版社提供的“商人房间”(Dealers Room),主要用来出售书籍、周边和漫画。

演讲嘉宾往往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会为粉丝和作家提供的相互交流机会也很重要。部分城市的餐饮和住宿都很便宜,而且种类很丰富。但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一度很大,比如新西兰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是在线上进行的,我们这边的大会也一样很难在线下举办。

采访者:英国有科幻迷群体和大学科幻社团吗?英国科幻迷最常用的线上交流方式是哪类软件?

马克·比尔斯伯勒:当然有。英国科幻迷社群每年举办一次英国科幻年会(Annual British national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统称Eastercon),英国的科幻同人圈非常活跃,许多高校都有科幻社团,利物浦和伦敦等大都会城市都有很浓郁的科幻传统,也有许多科幻研究中心。

这些年来,推特(Twitter)一直是科幻迷在社交媒体方面的首选平台,但最近推特公司内部发生了矛盾,这很可能会对英国科幻迷产生一些影响。此外,WhatsApp在英国科幻社群中也很受欢迎。

采访者:您觉得英国科幻迷/粉丝社群发展到现在,成员年纪是越来越年轻还是在逐渐变老?

马克·比尔斯伯勒:英国的科幻大会上往往会出现很多白发老人,但这些与会者并不一定是科幻读者。随着科幻在其他线上媒体(如电影、电视、游戏、漫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年轻一代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依靠纸质读物才能进入科幻领域。另一方面,英国漫展出席率极高,其参与者往往更倾向于年轻人,但说实话,让英国的年轻人看书在目前而言仍然是一件比较费劲的事情。

采访者:从您的感受上看,英国科幻界与其他国家的互动频率高吗?未来有没有可能和其他国家进行更多的合作和交流?

马克·比尔斯伯勒:“科幻串联”在与非英国科幻的交流方面做了许多贡献,英国科幻协会也一样,其旗下的期刊往往更关注其他国家的科幻情况。互联网的出现让一切都有了可能性,而像英国科幻协会这样代表性与自发性兼具的组织则为与更多国家的互动提供了载体,具有提供协调机制、联络点以及战略方向的作用。

采访者

河流,粉丝科幻杂志《零重力报》主编,主要进行以高校科幻社团和粉丝杂志、组织为代表的粉丝社群历史资料整理及介绍。

注释

[1]纽曼2015年凭借《一个女人的地方》(A Woman’s Place)获得英国幻想协会最佳短篇小说奖,2017年凭借《阿特拉斯之后》(After Atlas)入围阿瑟·克拉克奖,2020年凭借《星球陨落》系列作品(The Planetfall series)入围雨果奖最佳系列作品奖。

[2]鲍威尔2004年开始创作科幻小说,出版3种长篇科幻系列作品,2本个人短篇小说集,曾凭借《猕猴》(Ack-Ack Macaque,2013)和《战争余烬》(Embers of War,2019)获得过两次英国科幻协会最佳科幻小说奖,《猕猴》在2016年曾入围星云奖。

[3]贝克特1990年开始科幻创作,出版9本长篇科幻小说和3本个人短篇科幻作品集,作品多次入围英国科幻年选,2012年凭借《黑暗伊甸园》(Dark Eden)获阿瑟·克拉克奖。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