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欣赏】科学摄影——条石鲷与斑石鲷

【欣赏】科学摄影——条石鲷与斑石鲷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摄影/ 肖志忠 2018-05-15 11:54

条石鲷胚胎发育

卵与精子结合后,即开始吸水膨胀,出现受精膜及围卵腔。在22±0.5℃及30盐度的条件下,受精后约10 分钟原生质已开始向动物极一端集中,并逐渐隆起。约35分钟后,在动物极形成胚盘。条石鲷受精卵的分裂类型属盘状卵裂均等分裂型,受精卵在历时31 小时左右脱膜孵出仔鱼。

 

条石鲷成熟卵

条石鲷成熟卵为无色透明,属端黄卵,油球一个,卵黄靠近动物极有龟裂结构。

 

斑石鲷

斑石鲷俗称斑鲷、黑金鼓, 温热带聚礁性鱼类, 无明显的盛渔期。分布于我国沿海、日本西南部近海、韩国南部的沿海海域及夏威夷群岛沿岸。在日本料理中具有“刺身绝品”之誉,闽粤等地的海鲜餐馆是可遇而不可求之鱼种。具有治疗脾肾虚寒、产后腰痛、阴虚消渴等功效;是矶钓爱好者公认的最具挑战性的鱼种。

 

作者简介

肖志忠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鱼类繁殖生理学、海洋生物生理能量学、海洋鱼类资源学、海洋鱼类养殖技术、海洋动物种质细胞低温保存技术,以及遗传育种、我国海水养殖鱼类数据库的构建等方面。

 

来源:《魅力之眼——科学摄影集萃》(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编,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