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世界科幻动态】AIGC与科幻未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纪实

【世界科幻动态】AIGC与科幻未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纪实

世界科幻动态 张子瑞 2023-11-06 21:02

编者按:2023年10月18至22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举行,为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落地。《世界科幻动态》期刊特别设置“世界科幻大会”专题栏目,聚焦全球及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议题,对新亮点、新动向展开观察与记录。本期文章关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于科幻创作与产业发展的多维度影响。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圆满落幕,在200余场各类活动中,AIGC主题的多达10余场,诸多沙龙中也频频提及相关议题。众多艺术家(尤其是科幻画家)、科幻作者、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和游戏从业者等共聚一堂,碰撞出了别样的思想火花,从不同角度探讨了AIGC与科幻未来的走向,总体呈现出三类主要观点。

一、“变革派”:AIGC正在深度影响人类的创作

“变革派”——套用刘慈欣在《三体》中的名言“我消灭你,与你何干”。随着AIGC的快速渗透,它已经开始改变了许多人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在这场AIGC深入介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变革中,首当其冲的是科幻艺术创作者。“从架上绘画、CG绘画,再到AI绘画”这场沙龙上,多位科幻艺术创作者探讨了AI创作与人类创造力的关系,他们认为,虽然AI绘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大势,但人类艺术家的创造力无法被替代。乐艺ARTPAGE创始人袁征特地将韦恩·巴洛(Wayne Barlowe)作为代表,他认为,这位独树一帜的先锋艺术家在90年代创作的手绘科幻艺术作品,时至今日仍毫不逊色于CG绘画,展现出令AI难以匹敌的艺术创新性。


韦恩·巴洛插画讲解
(图片来源: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官方)

科幻作家们则观点各异。王晋康坦言,早在90年代深蓝击败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的时候,他就预感到了未来——走向奇点,AI超越人类,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他也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即AI可以作为衡量智力活动水准的工具。例如在棋类游戏中,围棋是AI最后攻克的堡垒,这也间接证明了围棋是棋类智力游戏的王者。对于类型文学创作,孰易孰难,AI也将揭示最终的答案。


王晋康在沙龙中分享AI话题
(图片来源: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官方)

而雨果奖得主妮狄·欧柯拉福(Nnedi Okorafor)则强调人类创作的不可替代性。分形橙子选择将AIGC工具化,透露ChatGPT成为他独特的文章取名神器。美国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詹姆斯·帕特里克·凯利(James Patrick Kelly)则表示,AIGC能激发创作灵感,可用其尝试搭建故事框架,他也强调ChatGPT只是工具,不会用它来创作内容。

《克拉克世界》的主编尼尔·克拉克(Neil Clarke)则困扰于AIGC的普及。自ChatGPT问世以来,许多人都开始使用AIGC进行科幻创作投稿,大量AI稿件让编辑工作不堪重负,为此关闭了线上投稿通道。


尼尔·克拉克在沙龙中发言
(图片来源: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官方)

二、“机遇派”:AIGC为艺术创作带来新机遇

在“AIGC:一个创造性的新世界”和“在未来,AIGC怎样改变我们的城市?”两场沙龙中,科学家与科技企业代表从“产学研”的角度探讨了AIGC的影响。

科幻作家在与AIGC的交互过程中捕捉创作灵感。严曦所著的《造神年代》是国内首部描写强人工智能的长篇科幻小说,该书成稿于2020年,预言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革命。这部小说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人工智能的钥匙,还为探索未知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AI本身也可以是作品。在“当AI成为主语: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共生、矛盾与展望”沙龙中,几位嘉宾提到,他们早已将AI应用于创作实践。例如费俊教授的《超元域:费俊科幻艺术展》,以六件装置艺术作品,借助AI探索后现实时代的人类意义。张克俊教授的项目比较多元,包括人工智能音乐生成(代表作“余音”)与智能字体设计等,均是艺术家与AI共创的作品。


张克俊讲解人工智能音乐生成
(图片来源: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官方)

相比之下,游戏行业最具有创新意识,在沙龙“科学幻想的游戏世界”中,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游戏行业总监王阿童在主题演讲《加速构建赛博朋克的游戏世界》中展示用量化的手段评估了AIGC带来的直接效益,为观众展现了AIGC为当今职场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同时,游戏开发者们也开始探索如何利用AIGC技术来提高游戏体验和创造全新的游戏玩法。


《科学幻想的游戏世界》沙龙
(图片来源: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官方)

三、“希望派”:AIGC展现科技向善的不同可能性

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创始人杨溟对于“蓝星球”项目理念的阐释,深深触动了在场的观众。“与其凝望人类的背影,何如修补破碎的灵魂?蓝星球的意义在对共情的唤醒,对未来的预览,对热爱的点燃,对新物种的成就。”相比去探索“宇宙,最后的边疆”,蓝星球追求更高层面的“人本”精神和积极的自省态度,展示中国式科幻的深入思考。


蓝星球金句海报
(图片来源:“Blue Planet蓝星球”微信公众号)

成都星画廊团队带来的两场亲子类活动,充分展现了AIGC向善的一面。在“AI 星之旅:自闭症儿童科幻故事绘画创作”沙龙上,他们邀请了来自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让他们用画笔与世界沟通。在专业老师的引导和AI辅助下,孩子们依次展开故事引入、形象设计、故事创作。最终,星画廊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每位孩子生成了他们自己的独特科幻作品,并制作成科幻小说海报(如作为礼物让孩子们现场带走)。这一过程展现了AIGC科技向善的一面,应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实现成长。

“编织未来:AI与少年的星际创作航程”这场活动中,AIGC的能量进一步释放,帮助孩子们驰骋于自由想象的世界。在这个活动中,AIGC不再仅仅意味着降本增效或商业算计,而是展现了向上的力量。


AIGC与儿童科幻画创作相结合生成的定制化科幻小说海报
(图源:朴森科技公众号)

四、在成都遇见未来

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隆重发布了“科幻作品中十大未来科技”,其中与计算机领域有关的“未来科技”包括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生物计算机、赛博空间等技术,遗憾的是,科幻题材“常青树”人工智能未能入选。这一现象客观地反映了一个事实:AI已经从“诗与远方”变成了“眼前的苟且”,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奇点临近,如何处理好个人与AI的关系,是变革?是机遇?还是希望?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此前采访过的嘉宾中,都在一致鼓励年轻人多接触AI,其中两位嘉宾——未来设计师飞苹果和创新工厂CTO王咏刚,甚至讲出相同的比喻,在未来,不会使用AIGC,就相当于今天不会使用手机。

作为跟踪AIGC赋能科幻影视的研究者,从信息量的角度讲,世界科幻大会AIGC沙龙感觉有些“平淡无奇”。毕竟近十几个月来,层出不穷的AIGC产品以一个又一个惊艳的表现,不断刷新着人们对AIGC的期待——从Midjourney(AI作画工具)生成《太空歌剧院》斩获艺术大奖,到谷歌放出“泰迪熊在游泳”的文字生成视频,从ChatGPT生成小说挤爆投稿邮箱,到Wonder Dynamic(AI视频工具)一键替换输出特效短片,从AI孙燕姿一展歌喉,到AI生成《流浪地球3》预告片刷屏网络,从妙鸭AI相机火热排队,到泰勒·斯威夫特用中文侃侃而谈……让人无时无刻感受到时代的推背感。在成都科幻馆举办的AIGC沙龙同样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在这里,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们聚焦于具体的问题:我的手艺受到AI影响,该怎么办?AI会不会成为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新机会?作为游戏从业者,可以用AI做点什么?尽管背景各异,但嘉宾们都给出了各自的AIGC时代生存方案,尽展AIGC的“烟火气”。相信他们的行动也将影响台下的年轻人,激发更多的可能性。这正是大会的意义所在——在成都遇见未来。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无疑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不仅承载着连接东西方科幻文化的使命,更标记着一个智能时代节点的来临。AIGC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科幻产业的生产、创作、消费、体验等各个环节,我们也将看到更多的科幻创意与作品在AI的赋能下诞生。期待新时代,中国科幻,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作者:张子瑞,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

本文为中国科幻研究中心“AIGC赋能科幻影视产业‘智造’研究”项目成果,旨在深入研究AIGC对于科幻影视创制方面的作用,欢迎持续关注后续内容!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