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治愈系“大白”又将治愈谁?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忆水中 2018-10-19 15:56
科幻中的怪物形象——“科幻诞生200周年”主题征文作品
我们常说,天才与疯子的距离,只在左手与右手之间。科幻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的人类伙伴们,正是这样的一些“天才”和“疯子”。那么,由他们创造出的机器人,又会是何等地惊世骇俗呢?
“滨田正”和“滨田宏”两兄弟,分别制作了符合他们性格特征的机器人,也共同成为了故事发展的主线。“大白机器人”就像滨田正一样善良正直,既憨态可掬而又滑稽可笑;“微型机器人”就像滨田宏一样古灵精怪,它们千变万化仿佛无所不能。
“大白”刚出场时,其实与很多其它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大同小异,出于“为主人提供健康服务”这个听起来“安全无害”的目的,却因为只会机械地、教条地、盲目地服从主人的命令,反而往往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让人啼笑皆非。
但好在,大白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机器人。从“简单治疗主人的外伤”到“尝试治愈主人的心伤”,大白在从滨田宏的电脑上发现了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时,能主动想到将它们下载下来、学以致用。光是这一点,就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此时的滨田宏,本是小有名气的天才科学少年,正要进入梦寐以求的学校深造。却偏偏不料飞来横祸,他挚爱的哥哥“意外”死于一场火灾,就连他最引以为豪的微型机器人也不知所踪。在滨田宏意志消沉的一段时间里,大白不断地改进自己原本拙劣的方法,极尽所能地帮助他振作起来,甚至不惜耗尽电能,只求听到滨田宏说一句“我对于你的照顾很满意”。
为了查清哥哥真正的死因,也为了抓捕那个偷走微型机器人的家伙,滨田宏对大白进行了几番升级改造,不仅让它具备了强大的行动力和攻击力,而且连自己和学校的伙伴们也都“全副武装”起来,共同组成了一支“超能陆战队”。这当然不能算是最好的办法,但也不失为最终的保障。或者,反过来说,这只能是最后的办法,而绝不是最明智的上策。
呆萌的大白,对于滨田宏所做的这一切,显然还不能十分理解。但它执着地认为,这些举动只要能有助于滨田宏的身体和情绪都变得更好,自己就应当无条件地听其指挥、无怨言地任其摆布。
同一个人,因为同一个最简单的理由,既可能做出最温暖的事,也可能做出最残酷的事。幼年就没有了父母的滨田宏,曾一度是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问题少年”,因为有哥哥连同其他亲人朋友的关爱,才走上了正常的道路,又同样是因为要给哥哥报仇的欲望过于强烈,他又险些一时冲动,变成一个失去理智的杀人狂魔。
不幸中的万幸是,大白已逐渐学会了判断事物的本质。当滨田宏第二次要求它取出代表着“善良”的绿色芯片、只留下代表着“残忍”的红色芯片时,它意识到了,滨田宏是被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头脑。所以大白坚定地拒绝执行,并且在适当的时侯播放出了滨田宏的哥哥生前留下的影像,帮助他冷静下来。
毫无疑问,这时的大白,已经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机器人了。它可以用理性的思想去引导和控制强大的能力,同时,它的所有思想和能力,又都是为了一个最单纯、最善良的目标:让主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更加健康。试问究竟什么样的机器人,才能比它更“治愈”、更贴心、更有用、更完美呢?
说到这里,好像不得不谈谈故事的背景了。虽然我所看的版本是英语发音、中文字幕,但无论是主角的名字、城市的环境,还是滨田宏强制灌输给大白的一种技能——空手道,都充满了日本特色。而“友情与成长”恰恰是日本影视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这一刻,我脑海中又晃过了“哆啦A梦”等童年的记忆。大白纵然与哆啦A梦有着许多不同,但又有着些许相似:它们的起点都不是很高,但它们都在忠诚地陪伴着各自的主人,一步一步,一起走向成熟。
经过惨烈的战斗、经过清醒的分析,滨田宏终于知道,他的复仇对象——他曾经无比敬仰的卡拉汉博士,竟然也同样是出于对“已故”女儿的畸形的父爱,正在蓄谋着另一场疯狂的复仇计划。为此,博士偷走了微型机器人,并故意纵火,连累了滨田正无辜送命。
通常来说,一个机器人只要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主人服务,并且得到了主人的认可,它就完成了任务,但是大白又不仅仅是如此。在卡拉汉博士的女儿曾经参与研究的宇宙神秘通道的传送口外,大白即使没检测到里面还有她的生命迹象,或者是,虽然检测到了,但与主人无关,所以沉默不言,大概也是无可厚非的吧?然而,大白自己主动选择了“去管这件闲事”,告诉了大家这一情况。大白固然是将主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但同时,在它宽广的心胸和视野中,所容纳的又不仅仅只有主人,更有社会责任感。
正因如此,滨田宏与大白共同做出了决定,冒险展开救援行动,这也让故事最终有了一个既温馨又悲伤的结局。教授的女儿得救了,但教授本人却已铸成大错、被捕入狱。在通道的传送口毁灭前的瞬间,大白用尽最后的推射力,将滨田宏送了出去。滨田宏哽咽含泪说出的一声“满意”,此刻却成了阴阳两个世界的生离死别。大白短短的机器人生涯,壮烈地宣告终结,滨田宏的这一声“满意”,应该也是它最大的安慰了。
“你会帮助很多人的!”滨田正曾对大白这样说。大白记住了这句话,也将这个珍贵的画面保存了下来。是的,会有更多的人需要大白,世界上需要很多个、更多个这样的大白。
机器人与自然人最显著的不同点之一,就是机器人是可以重生的,即使它的制作者改变了——由滨田正变成了滨田宏。兄弟两人的理想和愿景,此时已经完全统一在了一起。大白身上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和社会价值,也在此时,与他们这对天才兄弟珠联璧合地融为了一体。
那么,重生后的、治愈系的大白,又将治愈谁呢?我想,如果它能够诞生得再早一些,卡拉汉博士才是最需要它治疗抚慰的人。在博士误认为女儿已经死亡的时候,如果能有这样一个大白,说服他不要急于复仇、不要迁怒于这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克雷先生,而是尽力去实现女儿“生前”的愿望,继续探索那条宇宙神秘通道,他可能就会更早地发现,实际上他的女儿并没有真的死亡,仅仅是沉睡在了那里而已。如果是这样,滨田宏的哥哥滨田正也就不会成为他复仇的牺牲品,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虽然在我们当今这个世界上,要想设计出具备“大白”所有素质的机器人,客观上,还显得太遥远了,但我每当在商场看到“大白”造型的玩偶在热卖中,仍然会在主观上觉得,它们就是“暖心”与“治愈”的标志和象征,是最值得信任、依赖、甚至托付终身的“家居白衣大天使”。
我们都是普通人,而“天才”与“疯子”往往正是隐藏在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当中。表面上的两个极端,就像地球的南北两极,恰由一条无形的中轴相连。最后还是说回最初的话题:究竟,在天才与疯子这两个极端之间,那条中轴线上的最佳平衡点在哪里呢?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所热衷的事情,你能够忘记一切、忘记自我,开启“疯子”的状态,就像那些无所不能的微型机器人;当你的杰作已经完成,回到日常生活中,你又能够找回普通人的理智,就像那位可爱、可笑、可敬的大白。这样,你才会成为真正的“天才”。
大白自身并不一定是天才,但它脱胎于天才之手,又能让每个普通的服务对象更具有天才的潜质。多年以后若是真有一天,大白应运而生,这就将是它最伟大的“治愈”功效吧!
作者简介
马行空,笔名忆水中,2016年作品《智商手机》在“未来全连接”华为终情局首届科幻超短篇小说创作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