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故事会】仙丹没炼成,豆腐来捣乱
科学故事会 孙亚飞 2025-08-13 19:21
猜一猜,钙是什么颜色?
听到钙这个名字,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啊?平时爸爸、妈妈让你多喝牛奶,总说喝牛奶补钙,是不是?那么,你觉得钙是什么颜色的呢?你一定觉得钙是白色的吧?因为咱们平时喝牛奶补钙,牛奶是白色的;有些人还会吃钙片,钙片也是白色的;补钙跟骨头有关,骨头还是白色的……
不过,实际上钙是一种银光闪闪的金属。知道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什么钙元素的名字里有个金字旁了吧。不过,钙这种金属很不稳定,在空气里很容易和别的元素结合,形成白色的物质。
在钙元素形成的物质里,有一种矿物格外神奇,它叫石膏,正式的名称叫硫酸钙。粉笔里就有石膏。如果有人骨折了,也会在伤处打上石膏固定。这石膏不也是白花花的,有什么特别呀?
如果你见过石膏矿石,可能就不会这样想了。石膏矿石看起来晶莹剔透,就像水晶一样。不过,它没有水晶那么硬,摸起来还滑滑的,表面上像是抹了油一样。所以,古人给它起名叫石膏。这个“膏”,就是肥肉的意思。石膏的意思是说它简直像石头里长出来的肥肉,摸起来滑腻腻的。
意外发明的美食
古代的中国人看到特殊的矿物,比如石膏,常常会拿来做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炼丹。炼丹跟古代西方的炼金术有点儿相似。你肯定在电视剧里见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吧。一个大炉子,下面点着火一直在烧。那炉子里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很多看起来很特别的矿石,还有一些金属。古代的中国人相信,把它们放在特制的炉子里烧就能炼出来仙丹。人们把仙丹吃下去能变成神仙,长生不老。
在汉朝,就有这么一位非常出名的炼丹人,他叫刘安,是当时的淮南王。他在炼丹的时候意外发明了神奇的副产品——一种食物。这件事情也跟石膏有关。不过,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刘安到底是怎么发明这种神奇的食物的。在这里,咱们不妨发挥想象力,进行一次情景再现。
话说,有一天早晨,刘安和他的炼丹助手们正在边吃早餐边炼丹。早餐吃的什么呢?那可就不太清楚了,但是他们肯定喝豆浆了。大家正在吸溜吸溜、开心地喝豆浆,恰好到了往炼丹炉里加石膏的时候。谁知道今天负责给炼丹炉加石膏的人是一个马大哈,他一不小心就把石膏给弄撒了,其中一些石膏掉进了豆浆里。大家正在责骂这个马大哈呢,没想到,过了一会儿豆浆里就出现了白花花的固体。
大家发现这玩意儿不错啊,看起来颜色漂亮、又白又嫩,闻起来还有一丝丝隐约的豆香,这不会就是仙丹吧?有胆子大的人一尝,这“仙丹”吃起来又香又软,口感真不错啊!不过,吃完这个东西,那人等了半小时也没成仙。过了好几天,他还是没成仙……看来,这玩意儿不是仙丹,而是一种美食呀。这个美食其实你也吃过,就是豆腐脑。要是将豆腐脑再放一放,把里面的水挤压出来,它就变成豆腐了。没错,豆腐就这么被发明出来了。
那么,石膏是怎么把豆浆变成豆腐的呢?这都是石膏里面钙元素的功劳。
黄豆磨碎煮成豆浆,在这个过程中,黄豆中的蛋白质都被打散漂在水里了。石膏里丰富的钙元素会拉住这些蛋白质,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豆腐。可不要小看石膏里的这些钙元素!在古代,肉是一种很稀缺的食物,而肉里面含有的蛋白质却是其他食物很难替代的。古人不知道什么是蛋白质,可是他们发现吃黄豆就跟吃肉一样对身体有好处。然而,黄豆虽然可以提供很多蛋白质,但也有一些不容易消化的物质,如果吃多了,肚子就会胀气、不舒服,导致营养成分也不容易被身体吸收。在豆腐被“发明”出来之后,只要人们把石膏放进豆浆里,钙元素就会只把蛋白质给凝聚起来,而那些不好消化的物质自然就被剔除了。
除了凝聚蛋白质,这些钙元素本身对我们人类也是非常重要的。豆腐既补钙又补充蛋白质,一举两得,这么说的话,豆腐也算是一种对咱们身体健康有利的“仙丹”啦。
那些你不知道的用途
那么钙还有什么其他的用处呢?听到这个问题,你或许会抢答:补钙可以长个子!没错,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由于有了钙元素,骨骼和牙齿才会这样坚硬。要是人在长身体的时候缺少钙元素的话,骨骼发育不健康,个子就会长不高,甚至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
而且在我们的身体里,钙元素不光是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也是血液的一种成分。它会参与我们神经系统的活动,要是血液里的钙元素不够,就很容易导致抽筋。
其实,钙元素不是只对我们的身体有帮助,它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重要的用途。比如含有钙元素的石灰,盖房子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它。石灰可以把砖头粘在一起,而且它很白,还可以用来粉刷墙面。还有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玻璃叫作钠钙玻璃。在制造它时,钙元素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要是没有钙元素,玻璃就会更脆,也许轻轻地震一下就碎了。
所以,别看钙元素不起眼,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趣味小实验:“会跳舞”的鸡蛋
1.一个生鸡蛋,一个透明杯,一瓶白醋;
2.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白醋;
3.把鸡蛋轻轻地放入白醋中;
4.鸡蛋上下浮动,并且表面冒出一些小气泡。
鸡蛋的表面出现好多小气泡,而且鸡蛋在白醋中上下浮动,就像在跳舞一样。好神奇呀!
作者简介:
孙亚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清华大学化学博士,科普作家。
来源/《科学故事会》2025年7-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