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舞指数|从小麦简史看科普短视频的叙事策略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陆先高 2023-07-11 16:39
科普的魅力之一,在于让人们以更有趣的形式了解到知识的意义,进而被激发出美好情感。近期,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科普短视频《你知道小麦一路走来有多努力吗》,用2分15秒的时长讲述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从被人类驯化到传入我国,经不断选育,再在石磨等工具的帮助下打开“面粉”这一食用方式,最终成为餐桌上“碗中顶流”的进化历程,为用户奉上了一部短小精悍的小麦简史。
该短视频以手绘动画为表现形式,系统梳理小麦从野生到餐桌的华丽“变身”,通过科普唤起人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意识,传递珍惜粮食的宣传主题。该短视频将碎片化知识融入叙事结构中,通过手绘动画的创新表达配合信息呈现,一气呵成,获得良好传播效果,并登顶“象舞指数”科普短视频周榜(6月9日-6月15日)。
好的叙事结构
如同好的旋律
围绕珍惜粮食这一主题,可以讲述的知识非常多,如全球的粮食危机影响与应对、全球粮食浪费情况、国家粮食安全等。《你知道小麦一路走来有多努力吗》因另辟蹊径、善讲故事而“出圈”。
该短视频选择了一个知识性和故事性都较强的角度,对小麦这一叙事主体进行深度挖掘,构建起有逻辑的叙事结构,将小麦从外来物种到本土种植,从麦饭到面食化等静态知识放在发展进化的时间轴上呈现,深层次道出小麦成为主食的来之不易,创建起小麦进化与人们应珍惜粮食之间的因果关联。人们都喜欢看简史,何况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维度看一个物种的进化与人类生存生活的交织变奏。
《你知道小麦一路走来有多努力吗》这一带有感情色彩的标题,为这种因果关联添上一份浪漫色彩。“你知道……有多努力吗”这一互联网上常见句式,也让短视频更有网感,更容易圈粉年轻人。
在“努力”二字营造的语境下,小麦进化的漫长历史与曲折过程,仿佛都成为带有主观愿望的奔赴,这让短视频中关于小麦的所有不为常人了解的知识点,因为叙事线的存在,而有了更丰富、深刻、动人的内涵,也更易达成启发观众理解短视频宣传主题的目的。
好旋律让人更易记住歌词大意,感受歌曲意境;好的叙事结构,也能极大提升科普的效能。而对科普短视频而言,因为“短”,更需要明显可辨的叙事线。
新鲜的叙事载体
是促成沟通的纽带
相比图文的静态呈现或现场视频的写实效果,手绘动画让小麦的万年穿越之旅变得活泼生动。人们熟悉的小麦育种、种植、收割、加工等劳作,在动画语言中变得新鲜、有趣、有文化质感。
同时,手绘动画这一新鲜叙事载体,也是促成视频内容与用户沟通的纽带。随着镜头流畅切换,观众非常容易代入镜头前的研究者视角,形成与讲述内容的情感互动,建立对科普知识的理解和信任,最终自觉感悟出短视频所要传达的结论。
在主流媒体科普短视频的创作中,如何安排叙事结构与叙事载体都极为重要,创作者需要不断地实践、学习与总结。这则短视频给我们的启示是,科普的效果需要通过好的叙事策略,如精心编排的叙事结构和创新叙事载体才能彰显出来,从而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素材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提供
支持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本文转自“象舞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