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故事会】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科学故事会 吴铭 2024-09-12 18:45
古人也会近视?
什么是近视?近视就是眼睛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在古代,近视这一眼疾被古人形象地称作“短视”,也叫“能近怯远症”。
其实古代的人们并不容易近视。他们使用的毛笔,其笔杆往往设计得颇为修长,他们在读书写字时也会保持正确的姿势。同时,古代书籍的字体较大,阅读起来并不费力。最重要的是,古代没有电子产品的影响,因此人们很难有机会患上近视。
但在古代,近视的人虽然不多,也并非完全不存在。那些患上近视的人,往往出自于富贵之家。因为在古代,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只有那些富裕的家庭,才有条件接受教育,沉浸在书海中。有时候在夜晚时分,他们也会点起油灯,勤奋读书,长此以往,自然容易患上近视。
事实上,有关古代近视的记载,也确实很多都是关于读书人的。如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杨万里、陆游,等等。司马光也说自己“素有眼疾,不能远视”。欧阳修视力更差了,连书本上的字都看不清,只能让书童念给他听,不知道现在的有声小说是不是从这里来的灵感?
欧阳修还曾写过一首《朝中措.平山堂》,里面说“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细细想来很奇怪,明明是大晴天,为什么山色看起来却是若有若无呢?现在你该明白了吧,原来他是真的看不清啊!
古人也有近视装备!
那既然看不清,怎么办呢?
古代治疗近视极简单,无非就是针灸、中药和户外运动。因为古人对近视的发病机理没有科学的认知。近视的机理是眼球内部的视网膜和晶状体之间的距离拉长,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导致物体影像模糊。而古代中医却将近视的发病机理归结为阳虚,因此对近视的治疗方法是补肾。
但是,古代人也有他们的“魔法道具”——眼镜!什么?古代也有眼镜?
当然啦!咱们的老祖宗可聪明了,虽然没明白近视的发病机理,但一个小小的眼镜自然是不在话下!只不过它们的模样和功能与我们现在的眼镜可大不相同。
最早的眼镜雏形,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出土的金圈镶嵌的水晶放大镜,这种镜片能够看清微小事物,甚至用于取火。用放大镜观阅文字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暇日记》记载北宋提刑官史沆在查阅案卷时用水晶镜观看文字。水晶经过打磨被制成凸透镜,这件金圈嵌水晶片就如同单片的老花镜,看书的时候,可将文字放大五倍。但也只能用手拿着镜片,指哪儿看哪儿。
Q:望远镜和显微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A:大约1590年,荷兰眼镜制造商亚斯·詹森发明了最早的显微镜。随后1608年,荷兰眼镜店商人汉斯·利伯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正是因为商人的敏锐洞察,还有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才有了这些最初的光学仪器。
汉代的金圈嵌水晶片
人们将这种水晶镜片称之为“叆叇”(àidài)。叆叇通常是用高净度的水晶、象牙、金丝制作而成,厚度与重量惊人,且十分昂贵,因此基本上只有官员在看卷宗上的超小文字时会使用。而且,他们把镜片制成了无镜架的单个或双个镜片,使用时,需要用手拿着。
Q:什么是叆叇?听起来好神秘?
A:叆叇是眼镜的阿拉伯文的音译,所以说眼镜来自国外。本来写作僾逮,但我们在古文中发现有音形都很近似的“叆叇”,于是弃“僾逮”,而用“叆叇”。叆叇原指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慢慢演变成视线重获光明的眼镜的称谓。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代,眼镜的制作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明代万历年间,已经出现了具有现代老花镜用途的眼镜。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幅画,那就是明朝画家仇英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在这幅画里,你们看到那位坐在“兑换金珠”招牌前的老爷爷了吗?他鼻梁上就夹着一副眼镜!
那时的眼镜长相真是够奇特的。两个手掌心大小的圆溜溜的镜片被黑色框架包围着,远远看去,这个眼镜的鼻子部分,是一个拱形的眼镜梁,使用时以小搭扣固定,卡于鼻梁上。最奇特的是,这副眼镜既没有眼镜腿,也没有用丝线联结系于脑后。
然而,眼镜的设计逐渐进化。在后来的款式中,靠近耳朵的部分,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孔,丝带从小孔中穿过,戴的时候,眼镜就“套”在脑后或者系在耳朵上。收起的时候,再把它折叠放进眼镜盒内。
明代画家仇英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眼睛逐渐普及
“请进!您需要什么样的眼镜?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眼镜供您挑选,总有一款能让您眼前一亮。”没想到吧,这是一家眼镜店。这时候的眼镜有了镜腿,与现代眼镜相似,正一一摆在货架上供顾客挑选。
清朝初期,民间制造眼镜的作坊开始兴起。那时的中国工人,虽然对光学原理一知半解,但他们却凭着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经验,尝试着将镜面磨成各不相同的凸度和凹度。他们并没有现代化的验光设备,也没有精确的视力测试步骤,但他们却为每一位顾客提供了一片片试验用的镜片。顾客们可以自行挑选,试戴这些镜片,直到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一款。这一切得从明代说起。
清代的眼镜
那时苏州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师,名叫孙云球。他从小就对光学十分感兴趣。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他利用机械原理发明创造了镜片研磨机器——牵陀车。这种牵陀车,就是采用矿石砂、白泥、砖灰等作研磨剂或抛光材料,把天然水晶石磨成凸凹透镜,以适应眼屈光的需要。所以眼镜才逐渐普及,价格也日渐亲民。
清初《苏州市景商业图册》中的眼镜铺
后来,孙云球又掌握了“对光”(现称验光)的技术,按照人的年龄和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品种以及各种光度的镜片,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镜。这一方法不仅科学实用,而且与现代的配镜步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眼镜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他们对视力的珍视和对科技的不断探索。从最初的放大镜再到清朝时期民间眼镜作坊的兴起,每一次变革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汗水。眼镜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世界,也让文化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来源:《科学故事会》2024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