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世界科幻动态】反抗,唯有反抗——简评《使女的故事》(第四季)

【世界科幻动态】反抗,唯有反抗——简评《使女的故事》(第四季)

世界科幻动态 彭超 2022-06-28 11:42

你有没有设想过,作为女性,有一天当你出门购物时,发现你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当你去上班,发现有持枪的士兵逼着你回家去;你发现正常的生活全被停止,而你束手无力。这一切,仅仅因为你是女性。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

还有更为糟糕的事情。你的朋友意外怀孕了,但诊所却拒绝为她进行堕胎手术。你目睹持不同意见者被带走,被判绞刑,尸体还被示众。不听话的女性、性少数者被送往污染严重之地去劳作,等待她们的唯有死亡。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该如何行动?

这一切是虚构,但又如此真实。2017年,《使女的故事》一经开播,便以紧张的剧情赢得观众的持续关注,而剧情与美国彼时现实之间的呼应关系,更让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这是美国流媒体Hulu的自制剧,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1985)。小说虚构了美国发生政变,成立了由男性统治的极权主义国家——基列共和国。女主人公奥芙弗雷德(Offred)是少数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之一,被分配给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在排卵日举行“受精仪式”,帮助生育子嗣。她被剥夺自己的名字,Offred——of Fred,意为属于弗雷德的;她被视为“物”,而非“人”。这群身穿红色长袍、头戴白色遮脸系带女帽的使女们,她们的命运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

凭借着优秀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使女的故事》成为首部获得艾美奖最佳剧情类剧集的流媒体剧集,这深刻地改变了影视剧行业的格局。《使女的故事》前三季获得共计15项艾美奖和55项提名,Hulu因此成为大赢家。时隔两年,《使女的故事》第四季终于在万众期待中回归。

如果为第四季选择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反抗”。经过前三季的历练,奥芙弗雷德逐渐成长为反抗行动的谋划者和组织者。她不再是奥芙弗雷德,而是琼,这是她的本名。找不到“五月天”(Mayday,地下反抗组织),就自己成为“五月天”。她带领着使女们进行生死大逃亡,试图从基列共和国前往加拿大。在这一季中,剧情节奏加快,惨烈程度加剧,同时人物的内心刻画也更为细腻深刻,将人性的复杂呈现出来,从而引起观众的深层次思考。以琼为例,她所拥有的母亲、妻子、女儿、反抗领袖、复仇女神等多重身份形成角力,不断撕裂她的情感,逼着她艰难地取舍。从某种意义上,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反抗领袖,比如她为了女儿的安危而透露逃亡使女们的藏身之处。但正因为这些人性上的瑕疵,琼显得如此真实,而基列国的手段显得如此卑鄙。

在第四季的结尾,已经获救的琼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周旋于加拿大与基列国的不同力量之间,最终将大主教送上绝路。树林中的追逐之战,再一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逃跑者与追捕者的位置互换。琼的反抗取得阶段性胜利。

《使女的故事》从第一季开播,一直火爆到第四季,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对女性生存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女性渴望平等与自由,面对压迫,唯有反抗。女性的权益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Metoo运动席卷全球可见一斑。而这部作品正好契合了时代内在的精神诉求,捕捉到时代的隐形焦虑,将不可言说的历史或现实进行了转喻。当然,除了出色的剧情,剧集在摄影、剪辑、服设、音效等方面也都达到了行业极高水准,这一切共同成就了《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第1季海报


《使女的故事》女主人公

 

本文选自《世界科幻动态》2021年05期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