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读者品鉴】绘本中的科学与人文交融——《身体的秘密》简评

【读者品鉴】绘本中的科学与人文交融——《身体的秘密》简评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姜洪伟 2024-04-18 17:29

近年来,科普绘本的创作方兴未艾,市面上不断推出各类主题的本土原创作品,其中,不乏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身体的秘密》系列这样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该系列包括7个主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毛发皮肤和疾病衰老”,以带领小朋友身体旅行的方式组织材料,探索身体的奥秘,把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文字趣味性强,绘图装帧精美大气,适合亲子共读或儿童独立阅读。

作为读者,阅读该系列的过程,可谓是一场愉快的头脑和心灵之旅:随着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讲述和画面的徐徐展开,读者完成了对身体奥秘的探索,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获得了审美愉悦。与同类图书相比,该书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对国内原创科普读物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深入浅出的趣味“硬核科普”

儿童科普需要“软知识”,更需要“硬知识”。按传授知识的方式,儿童科普读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故事类、非故事类。

故事类,即作品本身是童话或其他故事类型,在故事中包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一类可以视为“软知识”。如苏梅的“科学童话绘本”系列,杨红樱的“科学童话”系列,基本每册关注一个小知识点,以一个童话故事把这个知识点讲清楚。童话通俗易懂,艺术性强,但缺点是其科学知识缺乏系统性、体系性,以零敲碎打的方式来传达。在对儿童思维方式的影响方面,培养的仍然是文学式思维。

非故事类,指直接讲解科学知识,注重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同时强调语言上深入浅出,注重趣味性,尽量贴合儿童年龄特点。这一类可以视为“硬知识”。《身体的秘密》系列即属于这样的“硬核科普”,它没有使用故事外壳对知识进行包装,注重内容的深度与体系,对身体内部的主要系统进行完整讲解,让小读者对该系统有一个完备的认识,了解身体内部各器官构造与相互配合维持身体机能运转的全过程。这就比“蜻蜓点水式”的零星知识更有利于小读者生理知识的构建。对儿童来说,比起在童话故事中获取“软知识”,“硬知识”的获取更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科学式思维。其适用的年龄段也较宽泛,3~8岁均可。

或许有人问,对于阅读绘本的小读者,这样有深度成体系的知识是否太难呢?能否吸收呢?答案是完全可以。一则因为小朋友的吸收能力超过大人想象,他并不需要掌握全部知识,但他会获得一个完整的概念;二则因为该书做到了“浅出”,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画,把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接受,达到了科普读物的更高境界。

例如《怎样成为运动高手》,讲人体的运动系统,以小朋友熟悉的玩偶作为讲解的起点,“要有一个人体架子,包括头、身体和四肢……这样小玩偶才能转头、走路、摆胳膊”,然后用提线木偶来讲解如何让它动起来,配图则采用了《胡桃夹子》中的玩偶形象。小朋友都有玩木偶、做拼图等经验,通过想象自己搭建木偶,也就明白了人体的运动器官。最后书中配有一个“人体骨架小玩偶”的卡片,可供小朋友亲自动手组装。这样,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小读者对人体各部分器官与运动的关系,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注重向人文历史拓展

在儿童阅读引导方面,偏重文学而忽略其他,是一个长期、普遍存在的弱点。在儿童读物出版供给方面,文学即虚构类读物比例偏高、其他类型比例偏低的现象也长期存在。近几年由于科普、历史、生活等非虚构类读物的增长,这一失衡现象有所调整,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出版与阅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一方面出版方不提供该类读物,读者缺乏条件,无法培养相应的阅读意识;另一方面读者对非虚构类读物重视不够,购买数量不足,反过来影响出版方的选题出版。

儿童的精神食粮需要多元化营养,只阅读虚构类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拓宽读物的多样性,吸收多方面的精神食粮,才能培养健全的精神世界、对多学科知识的兴趣热情。对小读者来说,如果从小养成全面阅读各类题材的习惯,从小养成健康的脾胃,不挑食不偏食,做到各类读物营养均衡,那么在将来的阅读道路上,便不会只局限于文学作品,而是各类书籍都有兴趣去尝试、欣赏。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和知识获取来说,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该系列绘本的出版,既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注重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引入到书中,从而拓宽了读者的知识面。如《有一天我会老》讲人的生老病死,以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的谜语开篇,“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概括了人生三个阶段的三种状态。《你好,德古拉》中,讲到《德古拉》是爱尔兰作家的一本小说,今天电视上的吸血鬼形象都由此而来。讲科学知识而不局限于科学,相关的文学或历史故事穿插其中,既增强了趣味,也拓展了视野。

三、传达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科学从来不是理性、冰冷、缺乏温度的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才能构成完整的人类文化。笔者特别欣赏这本《有一天我会老》,它坦然面对生老病死,让儿童从小了解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坦然面对,从而不再惧怕疾病、衰老和死亡,增加对生命的欣赏、珍惜和敬畏,激发读者热爱生命的感情。生命教育中本应包含“死亡教育”,正确认识死亡,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文精神和健康理念的培养。但在我们传统文化和当前教育中,这一课是缺失的,孔夫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使得死亡成为一个禁忌话题,“死亡教育”处于缺位状态。《有一天我会老》为这一课增添了一份“教材”,使儿童从小具有生老病死、自然循环的观念,可谓善莫大焉。

四、为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留有空间

科学知识的掌握与想象力发展并不矛盾。有不少人担心,科学会影响儿童想象力与好奇心的发展,当所有问题的答案他都知道了,他就失去了好奇心。甚至有人提出小孩5岁以前不看科普。这种认识并没有道理。首先科学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体现,浩瀚的宇宙、远古的恐龙、细胞的奥秘,都无限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让世界具有了无限可能性,让人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其次,科学并未解答所有疑问,值得探索的领域越来越广,人们知道得越多,对世界越有探索的热情。而科普绘本,正是把这样一个广大而神秘的世界呈现给儿童。儿童的大脑和心灵得到足够的知识滋养,其想象力受到多方位多层次的刺激,可能会发展得更好,科幻小说的大量涌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绘本中的图画也有助于拓展儿童的想象力。

如本系列中的《长发女巫之谜》,讲人体的皮肤毛发,开篇由南美洲长发女巫的传说讲起,女巫的尸体上,“深铜色的长发像海藻一样茂盛,从墓穴中蔓延出来。工人们从洞中往外拉头发,好像永远拉不到尽头”,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神秘的画面,既能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也有助于调动想象力。这种好奇可以伴随着每一页的阅读,逐渐解惑,到最后一页获得一个明确的答案,“神秘的长发女巫并不会真的出现”,水到渠成。“南美洲、女巫、永不停止生长的头发”——越是遥远、神秘的事物,越是容易刺激大脑,这些词语的叠加,既让小朋友获得了有关南美洲的历史传说,开阔了视野,也有利于想象力的培养。此外,每本书都设计了一张可供孩子动手操作的“附件”,如拼图、玩偶制作、身体小档案等,既锻炼动手能力,也可提供了一次“复习”的机会,一边玩一边回顾了全书内容。

五、原创科普绘本的发展方向

寻找空白领域,形成错位竞争。对于读者来说,科普读物与文学故事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科普只需要一本,故事则可以有若干。同一个知识点,读者只需要读最好的一本就够了。那么对科普出版来说,错位竞争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题材选择、讲述风格、艺术设计还是读者定位,能够在任何一方面填补市场空白、形成错位竞争,都可以带来优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例如,目前我国儿童的早期性教育相当落后,观念陈旧,资源匮乏,涉及性教育和性启蒙题材的读物很少,家长和教育界的观念也有待改变,出版界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浙江人美社出版的《爸妈怎么有了我》便很好地填补了空白。

借鉴国外绘本,创新本土实践。科学无国界,科普读物不像文学、历史等人文社科书籍那样有特定的对本土原创作品的需求。在科普领域,同类型内容如果已经有了引进版,家长对本土原创的需求便会受到影响。科普类绘本若要与国外绘本一争长短,除了在质量上精益求精之外,还应当注意选择引进版尚未覆盖的路线,追求本土化和创新性表达。重视分级阅读理念,提供明确上架建议。面对林林总总的图书,家长往往出现“选择困难”,需要出版方或销售方提供建议。科普读物的分级阅读也是必要的。以本系列为例,大致应当定位3~8岁的儿童,但该书封底没有提供“上架建议”,像京东这样的大平台上,将其归类为“0~2岁”,明显不符合实际。这就可能会导致家长无所适从,无法判断该书适合几岁孩子。分级建议既能为家长购书提供指导,也能帮助出版方明确定位读者市场,还是应当重视起来。

作者简介

姜洪伟:博士,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专著《中国儿童绘本出版研究》(2017年),2014年—2020年在《中外少年》《智慧阅读》杂志主持专栏“儿童分级阅读命题测评”。

来源/科普创作与编辑: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图书佳作评介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