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世界科幻动态】中国科幻小说传播的“顺势”与“借力”

【世界科幻动态】中国科幻小说传播的“顺势”与“借力”

世界科幻动态 李双志 2024-02-20 19:31

一启航与腾飞:席卷全球的中国科幻热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中国科幻小说俨然成为世界科幻版图上耀眼的新星,这一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无疑是刘慈欣《三体》译入海外,并在2015年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这在素来以英语为主导的世界科幻界产生了巨大的涟漪。一直以来,在世界文学的传播之中,英语的霸权地位从未被撼动,很大程度上,英语也决定了欧洲其他语言、文化对于非英语文学作品的接受——在德语区亦是如此。

《三体》获奖仿佛点燃了一根引线,迅速引发了一波其他语言的翻译热潮。当然,这种现象不是科幻文学专属,在其他类型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英语的中介性作用都不可或缺。在我接触到的很多德语出版社中,出于市场和商业化的考虑,他们大多会首先关注英语世界的畅销书和获奖作品,之后才由“核心”向“边缘”传递和扩散。于是,一部作品获得的文学奖项,便成为出版社规划出版项目时的重要参考。在《三体》刚刚登陆德语世界时,出版社在封面上高调地展示了雨果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获奖信息,封面设计几乎与英语封面分毫不差,更有趣的是,《三体》德语版的封底添加了“Der Weltbestseller aus China”的字样,直译为“来自中国,在全世界畅销的小说”。

《三体》封底上标记的“世界”字样显然指的是英语世界。来自中国的作品想要在西方世界得到认可,首先需要受到英语读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官方和民间机构都在努力推动中国科幻作品在英语世界知名度的提升。


《三体》德语版封底(图片来自亚马逊网站)

以《三体》为代表的多部小说也在德国收获了许多忠实读者,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三体》很快便在德语区站稳脚跟,并在2017年获得库尔德·拉斯维茨奖(The Kurd Laßwitz Award),这是德国科幻界的最高殊荣之一,用以纪念德国科幻小说之父库尔德·拉斯维茨。拉斯维茨奖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颁给用德语创作的科幻小说;另一类则关注从外国译为德语的小说。可以说,2017年是我们讨论中国科幻对外传播的一个锚点,中国科幻在无数译者和从业者的努力下,在英语世界之外更广阔的文学空间中也取得了足够的影响力,这一成就意义深远。

随着《三体》的成功,更多来自中国的科幻作品逐渐与德语读者见面,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出版社的商业逻辑:一方面,他们要去追逐热点,进一步发掘类似《三体》等重磅作品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出版社也需要创造差异性,希望能够发掘新的作品,培养下一位能够取得如刘慈欣般影响力的新兴作家。

我们不得不提到陈楸帆的代表作《荒潮》。2019年,我到德国汉堡大学参加孔子学院的相关工作,也参观了学校周围的很多家书店,包括比较大型的商业书店和规模较小的独立书店,甚至科幻专题书店。在某一家科幻书店的书架上,我一眼就看到了陈楸帆的《荒潮》。我个人逛书店时有个习惯,除了关注与自己研究相关的书籍,我也会看一看又有哪些中文作品译入德语,看到有新书被翻译了,我便由此出发,再回过头来熟悉这些作品的中文原本。所以,我对中国科幻小说的了解,大抵取决于它们的德语翻译。看到《荒潮》,我突然萌生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希望可以模拟一个传播实验,这最终形成了我在2020年于德国推动的中国科幻书评比赛,以此了解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中国科幻小说的海外传播。


汉堡塔利亚书店的中国科幻小说专柜(图片为作者自摄)

二跟进与助推:2020年中国科幻书评比赛

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之一,有着相对固定的作者和读者“圈子”,但我想强调的是,与其他中国文学作品在德国的读者群相比,中国科幻的“粉丝”已经非常多了,因为前者在德语区的传播途径和市场规模更为有限。科幻小说通常会被归于通俗或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为中国科幻作品在德国的生存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有些作品得到科幻爱好者的关注,并不是因为来自中国或是其他某个特定的地区,而完全是因为它获得了某个科幻奖项,或是它的叙事本身对科幻迷来说已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此基础上,我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将小众的科幻阅读推向更为广阔的平台,于是在2020年,借助汉堡孔子学院的平台,我选取了三部代表性较强的科幻小说,即《三体》《荒潮》以及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并在5月发布书评征稿。选择《三体》的原因无须多言,而选择《荒潮》和《北京折叠》,则是因为这两部作品的德语版在当时刚刚出版,可以借助《三体》的影响力,推动进一步的营销和推广。2020年是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一年,但到了5月,德国的疫情防控逐渐松动,实体店面也开始恢复营业,大家可以重新走上街头去书店买书了。我们的书评征稿启事选择在5月发布,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从这个时间点出发,我们计划在2020年8月完成收稿,在9月进行评选,并在10月17日进行颁奖。对于颁奖典礼,我们也在诸多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在参赛作者之外,还有很多没有参赛的热心读者也参与了我们的活动。


汉堡孔子学院中国科幻小说书评比赛海报(图片由汉堡孔子学院提供)

最终,我们收到的参赛作品共计24份,这个数字在中国国内看来似乎显得可笑,但在当时的疫情环境下,我们感觉能收到24份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们当时最大的担忧,便是“奖项多于来稿”——如果我们只收到了3份投稿,却设置了4个奖项,这就显得非常尴尬了。在原先的计划中,我们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各1名,但在评审过程中,评委发现有2篇书评都非常优秀,难分伯仲,所以便索性颁发了2个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名。有趣的是,我们的书评比赛没有设置年龄限制,最年轻的作者当时只有十一岁左右,但他的书评却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最终我们为了鼓励年轻人的创作,在原有奖项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个特别奖。评委方面,我们邀请了《三体》和《荒潮》的德语译者、波恩大学讲师马海默(Marc Hermann)、德籍华裔作家王竞、我自己,还有《胶囊》(Kapsel)杂志的两位德国编辑卢卡斯·杜布罗(Lukas Dubro)和麦子丰(Felix Meyer zu Venne),而在颁奖当日,我们也邀请了陈楸帆线上参与。整个活动中,我们尽量照顾了各个群体的偏好和兴趣,包括作者、读者,还有编辑和学者,同时我们也吸引了当地不少科幻以及中国文化的爱好者,这场活动在德语世界备受关注,广受好评。

三本土化体验:机构协作与社媒推广

虽然说这次书评比赛只是一次小小的实验,但确实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科幻海外传播的辛苦和不易。总体来说,这次实验还是成功的,与中国科幻在海外的“本土化”进程密切相关。以书评比赛为契机,我们与汉堡乃至整个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店塔利亚(Thalia)达成深度合作,进行作品宣发。我们没有选择比较专业化的科幻或奇幻书店,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影响,专题书店大都经营不易;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中国科幻能够走出科幻这个圈子,与更为广泛的读者发生联系。

塔利亚是德国最为成功的实体和线上书店之一,面向的读者群更多是通俗文学的读者。所以在书店空间布局方面,塔利亚书店有4个专门的大书架,用来陈列和展示恐怖、推理、科幻小说等类型文学作品,与我们书评比赛想要传递的价值和信息不谋而合。我们与塔利亚的谈判过程非常顺利,毕竟他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进一步宣传自己的书店文化,卖出更多的科幻小说,所以塔利亚书店是这次比赛的赞助商之一,提供了价值150欧元的购书券。塔利亚书店位于汉堡市中心,他们专门开辟出一部分空间,用以推介《三体》《荒潮》《北京折叠》等书评比赛涉及的作品,还制作了精美的海报,承担了许多宣传工作,开启了本土化营销的模式。

社交媒体的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渠道,我们借助了孔子学院的YouTube平台,在Instagram上运营了账号,组织方每个人都亲自下场,录制短视频,介绍参评作品,在各个平台上反复播放。从策划的角度来看,我希望这个书评比赛在每个阶段都能保持一定热度。在颁奖环节,我们也把握各种渠道,做了许多工作。某种程度上,这次比赛能够取得成功,还有赖于新冠疫情带来的社会管控——人们无处可去,只能待在家里,这也成了看书的好时候。而在大家写完书评,可以参与颁奖的时候,之前比较严格的管控政策逐渐放松,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进行线下颁奖。整个颁奖仪式在YouTube上都有回放。这就是这次书评比赛分阶段、多渠道的宣传模式。

四翻译与传播之间的衔接与延续

这样精彩的活动,自然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翻译和传播之间如何相互衔接,如何加以延续。我们的书评比赛选择科幻小说,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科幻近年来自带的“流量”,与主流中国文学,甚至《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相比,科幻小说的辐射面更广,而科幻小说的阅读快感也远远超出其他文学类型。另一方面便是我们讲到的“小圈子”,或者也可以称为“共同体效应”。在宣传伊始,这次书评比赛的信息便在科幻小圈子里迅速传播,大家奔走相告,互相推荐。同时,我们也关注了很多科幻网站和社交媒体,形成了扎实的传播基础。

当然,如果只局限于科幻的小圈子,那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将我们的活动扩大到更广泛的读者群,多管齐下,实现“多次元”传播。所以,我们联系到知名书店塔利亚,双剑合璧,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在德语区,书店文化尚未消失,人们逛书店的热情仍然高涨。书店能够出现在火车站、市中心,在节假日,书店也会进行赠书活动。我们同样留意到了这样一种书店文化,将中国科幻文学与本土化的阅读经验相联系。

最后,为什么我们选择书评作为比赛的内容呢?在我们看来,通过书评,我们能够最集中、最迅速地收集到读者对特定作品的理解方式和评价,能够让我们了解中国科幻小说在德语读者中的接受程度,由此提供非常宝贵的一手资料和经验。我们收集到的24篇书评也打破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边界,并且总结出三类中国科幻的忠实读者:第一类是华人以及中国留学生,他们会在书评中加入非常强烈的主观性,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第二类则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他们或许对科幻并不感兴趣,但对“中国”情有独钟,这类读者包括中文系的学生,能够提供意想不到的观点,他们对《荒潮》的兴趣源自小说中浓厚的潮汕文化和地方经验,这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不同寻常的视角;第三类读者则是忠实的科幻读者,会以非常类型化的方式来审视中国科幻作品,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理工科背景,在书评中也会探讨许多硬核科技。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让我们收获了非常有价值的译本反馈,使我们开始关注中国科幻作品在德国的流通和传播。我们相信,这些读者在日后肯定会继续关注中国科幻的发展近况,我们点下的星星之火,将来势必会以燎原之势重新回到我们视野之中。

作者:李双志,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主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德语文学中1900年左右的世纪末美学、从浪漫派到当代的德语文学思潮与经典作品研究、中德文学互译与相互影响研究 、多媒体文化与文学经典关系研究等。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