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舞指数|从《摔不碎的鸡蛋#跟着戴博士做实验》看实验类科普短视频的妙处
世界科幻动态 韩晓乐 2023-02-03 15:23
象舞指数
告诉你好短视频的样子!撷取短视频精华,揭秘成功法宝,带你成为短视频达人。
“象舞指数”科普短视频评议聚焦国内主要短视频社交平台头部科普账号的短视频作品,基于数据入围、专家定评的原则,甄选出优秀科普短视频榜单,并邀请权威专家评议,以助推科普短视频高质量发展。
近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连续推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联合中国科普研究所,依托【短视频融媒体传播评价体系】标准,开展的“科普短视频评议”系列文章,分析“科学普及的好短视频短视频中的科学普及”,汇集权威专家全面深入观测和评价科普类短视频,为科普短视频行业带来理论增量、理念指引和编创指南。
一位“洋教授”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凭着“化学实验”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吸引了千万粉丝,他说:“网络是个公平的平台,大家都可以在上面享受科学。”这位“洋教授”就是英国人戴伟博士。近日,他的《摔不碎的鸡蛋#跟着戴博士做实验》登上了“象舞指数”科普短视频周榜(1月11日—1月17日)。让我们探一探戴伟博士科普短视频的妙处。
(本视频已经过创作者同意使用)
互动的持续性
是实验类型科普短视频的关键
视频开端便发问:“鸡蛋碰石头,会发生什么呢?”观众自觉回答:“碎!”由此产生第一次互动。
拿一只生鸡蛋,以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水、淀粉)为保护介质做鸡蛋的“保护伞”,从80厘米的高度以自由落体形式下坠,鸡蛋还会碎吗?观众进入戴博士的“别听我说,看我怎么做”的视频创作逻辑,产生实践互动。从观察化学实验得到结果,并且引发新的问题:将保护介质混合后,是否还会碎呢?于是便产生思维互动。
一个鸡蛋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问题层层递进,结果不停反转,观众进入了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从而让视频的完播率和点赞量大幅提升。用化学实验的步骤带着观众持续“奔跑”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是短视频科普的有效方式。
编排逻辑的严谨性
是实验类型科普短视频的抓手
实验编排从开始的鸡蛋碎,到后来的鸡蛋不碎,反转的目的就是引出科学术语“非牛顿流体”,同时让观众从化学实验过程中认识“非牛顿流体”的性质。观众对科学知识的思考与认知,都是跟随实验进程而逐步深入的,进而产生了知识的获得感与喜悦感。用严谨的化学实验逻辑和程序启发大众探究自然科学和感受生活的好奇心,是短视频科普的有效手段。
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发展呈现出焮天铄地的良好局面,未来更有熯天炽地之势头。运用高质量的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普及,能够拉近科学与百姓生活的距离、提高科普内容的传播实效。
因此,在利用短视频进行科学的普及时,要避免成为知识的搬运工,而要成为智慧的传播者。只有激发出短视频用户参与实践的冲动,让知识的科学性、应用性通过用户的思维运转而获得,才能真正帮助大众提升科学素养。
总监制|张弘
监制|周滢、丁迈、陈玲、朱红
撰稿|韩晓乐
专家指导|王挺、马铨
主编|王爽、丁旭、王大鹏
编辑|全慧、那斓馨
数据|龙长缨、吴凡、梅杰
素材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提供
支持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本文转自“CSM瑞享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