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赏】人生四大限(下)
《科普创作》 詹克明 2019-01-16 19:36
彻底突破四大限后对“人体机器”的推想
上述关于“人生四大限”的突破应该说还都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若假以时日,或早或晚总归是可以实现的(有些已初步实现)。本文将继续探讨的则是——当“人生四大限”完全突破,“人体机器”已然批量问世并形成气候,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人体机器”未来地位与人类未来发展做的某些推测。
“人体机器”具有人脑思维与计算机联网的双重优势
“人体机器”既具备人类大脑应有的悟性思维方式,又拥有超越人体的计算机逻辑运算与大脑联网功能。本质上它就是一台综合了人与机器各自优点并仍具备人体生理功能的机器。“人体机器”的出现将彻底颠覆传统哲学的一系列概念——“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图3据谷歌预言,2030年人类大脑可联网
“人体机器”充分借助最新科技文明可以达到高速进化
从“进化”角度来看,“人体机器”其中的“人体”方面受“生物进化”制约已难有大的改变,但其“机器”方面在“智能进化”进程中却可不受限制地一次次发生突飞猛进的巨变,每一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能源革命”“材料革命”的成果都可以及时添加在“机器”上,使其不断升级而日新月异。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向BBC表示:“一旦诞生了真正的人工智能,受限于缓慢生物进化的人类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可以想象,当“人体机器”发展到极致,全世界所有“人体机器”实现“大脑联网”,具备自主学习、综合分析、求新创造、共同思考,恐怕连它的人类主子都要相形见绌、自惭形秽了。
高度发达的“人体机器”将有可能成为另一种更高级的灵长类生命体。如同百万年前“人猿”与“人类”互相揖别那样,“人类”与“人体机器”在人工智能层次上也将分道扬镳。万年之后两者在智能上的差异或许堪比现在人与猿之间的天壤之别。
“人体机器”有可能帮助人类克服自身难以治愈的痼疾
追求奢侈享受的习性已使地球人类丧失了起码的自我约束力。指望人类自行割除身上的贪婪痼疾以求自救,这看来更像是让一位本领高超的胸外科医生自行操刀来给自己做心脏瓣膜手术!深陷“罪恶泥沼”的人类很难单凭一己之力“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沼中拔出来!我们需要借助一种外在“支点”把自己“撬”出来。
我在拙文《人问》中曾提及“人有头脑,而人类没有头脑”的观点,如今领悟到“人体机器”有可能实行全人类的“大脑联网”时,对“人类有头脑”似乎又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健全的“人类头脑”必定能够寻求到可靠的“支点”,从而把人类“撬出泥沼”,并终将引导我们这颗星球走上正轨——
整个地球山明水秀,地绿天蓝,稳衡和谐。
人类从此将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与天地共老。
地球也将成为一颗智慧的“善星”,陪伴太阳永年。
———— 完 ————
本文转载自《科普创作》2018年第4期。
《科普创作》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以刊登科普科幻原创作品及评论为主,刊物为季刊,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20号出刊,欢迎投稿订阅。投稿邮箱:kepuchuangzuo@126.com;联系人:姚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