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悬疑片《缉魂》强势来袭,你准备好了吗?——江波、黄鸣奋、西夏、凌晨、刘健畅聊影片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消息 2021-01-07 19:38
电影《缉魂》将于2021年1月15日
全国上映
《缉魂》由程伟豪执导,张震、张钧甯、孙安可、李铭顺、张柏嘉等联袂出演,将于2021年1月15日全国上映。故事聚焦富豪被害案,巨额遗产争夺的背后是人性与欲望的无限纠缠,真相难觅,悬疑氛围浓厚。
电影《缉魂》改编自江波获奖科幻小说《移魂有术》,以近未来的“人脑复制”技术作为背景设定。以优秀文本打底,导演新意十足,选择用东方视角呈现这一出“换脑”大戏。区别于以往西方视角下“冰冷”的科幻作品,导演将关于情感与欲望的“人文思考”融入片中,并参考了中国传统神话概念。有了含有东方色彩的故事内核,视觉上也相应地展现出东方的调性。
江波原作《移魂有术》:一个关于记忆移植的故事
江波,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硕士。2003年发表处女作,此后笔耕不辍,多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江波的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想象汪洋恣肆,充满科幻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移魂有术》是他发表于《科幻世界》2012年5月刊的中篇小说,获第三届星云奖中篇银奖。
《移魂有术》的主人公是一个精神病院的医生,偶然之间卷入了一场谋杀,谋杀的起因是亿万富翁的儿子企图谋杀父亲获得家产。富翁家中的一个人被送到了精神病院,逐渐展示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迹象,主人公通过治疗逐渐了解了真相,原来富翁生前,试图将自己的记忆移植到新的躯体中,从而达到新生的目的,然而谋杀打乱了一切。阴差阳错,医生深陷漩涡之中,不得已奋力自救,他的医学造诣让他成功地破解了迷局,赢得新生!
移植技术是否靠谱?江波认为这样的技术或许从生物学的根本原理上并不能实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想象并假设那样的情形并进行推演。他更看重这样的科幻设定所激发的科学探求欲望。江波称,“从科学的意义来说,如果这个影片能引起一些对于自我意识等科学问题的讨论,哪怕是批判,它也能起到一个概念推广的作用。科学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都会带上科学的烙印,科幻就是典型的科学文化进入大众视野之后的显现。”
江波透露,这部影片并非大制作大场面的科幻电影,称之为带有科幻元素的悬疑故事更为合适。他坚信,随着时间推移,科幻元素会在越来越多的文化作品中显现,从而反向助推科学文化的繁荣。
《缉魂》来了,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专家这样说
对于这部即将上映的影片,圈里圈外可谓期待满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邀请了4位专家畅谈《缉魂》,他们对影片表达了热切的期待。
黄鸣奋,要想用移魂编出科幻悬疑片,得有高超的编剧技巧,我对《缉魂》颇为期待。
移魂算不上新题材,已有影片描写将真人意识传导给机器人,如我国《复制情人之意识转移》(2018)、《机械陪伴》(2020),将真人意识转录给仿生人或再造人,如日本动画电影《攻壳特工队2:无罪》(2004)、我国《觉醒:仿生浩劫》(2018),还有以之为标题的,如美国《移魂都市》(1998),涉及本真人。至于意识作为灵气在不同身体之间的转移,那在古代观念中就有了。不过,要想用移魂编出科幻悬疑片,得有高超的编剧技巧。因此,我对《缉魂》颇为期待。
西夏,电影要抓人、要做出新意,从影像语言、氛围营造到演员的表演都很需要功力,如何让科幻的“异世界”设定、或者说其科幻感、世界观建构等等都成为加分项,是对创作者美学追求的考验。
江波的原作不长,但情节紧张紧凑,动作感、画面感很强,而且又带有很强的心理悬疑成分,一般导演、制片人都会觉得适合改编成电影,但也很容易弄出廉价的网大感,格局上难有宏大震撼,毕竟小说中并没有直截了当的奇观场面,而所谓“分裂人格”的表现也很容易标签化,作为电影要抓人、要做出新意,从影像语言、氛围营造到演员的表演都很需要功力,如何让科幻的“异世界”设定、或者说其科幻感、世界观建构等等都成为加分项,是对创作者美学追求的考验。看到最新预告片,加入了女主角和情感纠葛,感觉故事调性凭添了丰富层次,应该会吸引到更多观众;另外,原作中潜在的病毒扩散......好吧,就看编剧导演如何处理,还是很期待。影视行业基本上对本土科幻的认识是刘慈欣和其他。希望本片让大家知道中国科幻除了刘慈欣至少还有“其他”吧。
凌晨,
期待《缉魂》能将《移魂有术》的“魂”表现出来。
灵魂存在吗?灵魂和肉体可以分割吗?江波的科幻小说《移魂有术》,用一个匪夷所思的谋杀案,探讨这两个永恒的问题。悬念迭起的情节建立在科学的探索思考之上,是一个令人阅读之后细思极恐的故事。改编《移魂有术》的电影《缉魂》,能否将小说的精华表现出来呢?值得期待。
刘健,
电影在保留了原著精髓的同时,加大了惊悚、悬疑等类型片要素,让观众从始至终体会到紧张刺激,回味无穷。希望《缉魂》能够成为《流浪地球》后,又一部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新希望。
1999年,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高考作文题,让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的科幻文学陡然曝光于大众的舆论聚光灯下。而那一年,日后成为中国科幻文学新时代代表作家的江波正奋战在高考的战场上。这次经历,后来成就了他的代表作——小说《移魂有术》,讲述一个与记忆移植有关的科幻悬疑故事。而在2021年的年初,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缉魂》闪亮登场。这是继2019年《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后,中国当代科幻作家的作品再次征战大银幕。电影在保留了原著精髓的同时,加大了惊悚、悬疑等类型片要素,让观众从始至终体会到紧张刺激,回味无穷。希望《缉魂》能够成为《流浪地球》后,又一部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