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评论»【科普创作评论】科普奖励促进科普创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梁希科普奖获奖作品为例

【科普创作评论】科普奖励促进科普创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梁希科普奖获奖作品为例

科普创作评论 李平 马莎 付孟婧 2024-07-09 12:03

林业和草原(以下简称林草)科普工作是增强公众科学保护和利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提升全社会生态意识和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广普及最新的林草科技成果和知识,加快林草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科普创作是科普工作的源头活水[2],是连接科技和公众的桥梁,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强调,增强科普创作能力是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3]。科普奖励具有激发创作热情、挖掘创作人才、引导创作方向、提升创作质量等作用,是推动科普创作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梁希科普奖是林草行业的科普专项奖励,为繁荣林草科普创作,鼓励和吸引林草科技工作者参与林草科普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基于梁希科普奖评选表彰工作,以梁希科普奖获奖科普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林草科普创作近20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科普奖励促进林草科普创作的几点建议。

一、梁希科普奖基本情况

梁希科普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林学会于2004年设立的,是代表我国林草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梁希科学技术奖”四个重要组成奖项之一。该奖项旨在通过表彰全国范围内在林草科普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林草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林草科普创作,普及林草知识,促进我国林草科普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林学会于2005年启动首届梁希科普奖评选表彰工作,迄今已连续举办12届。奖励类别上,前两届梁希科普奖设集体类和个人类奖励,从第三届开始设科普作品、科普活动和科普人物三个类别。评奖频次上,第一届(2005年)至第五届(2015年),每两年评选一次。为满足科技工作者需求和社会公众科普需要,中国林学会于2016年修订了《梁希科普奖管理办法(试行)》,自第六届(2017年)起每年评选一次。申报方式上,前四届通过提交纸质材料申报。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中国林学会开发了梁希科普奖申报评审系统,从第五届开始实现在线申报、评审。通过奖项申报和评审的组织工作的不断创新,奖项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保证了梁希科普奖奖励工作有序规范运行近20年。

梁希科普奖科普作品类主要奖励完成科普著作、科普译作、科普报告、网络科普作品、影视作品等林草科普作品的单位或个人。评奖年度前一年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普作品可参与申报。申报主体分单位和个人两类,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必须经有推荐资格的单位推荐方可申报,以个人名义申报的可直接报送至中国林学会。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包括各省(区、市)林学会、中国林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有关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各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有关单位等。根据科普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科普效果,设一、二、三等奖。截至目前,梁希科普奖共表彰科普作品129种,其中一等奖22种、二等奖33种、三等奖74种。

二、从历年获奖作品看林草科普创作变化

梁希科普奖具有完善的评奖程序和规范的评审标准。科普作品类评价指标包括作品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主题与外观设计,受众范围及发行量,社会影响等。梁希科普奖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草科普创作的方向。通过综合分析历年梁希科普奖获奖作品可以看到,林草科普创作呈现创作队伍持续壮大、创作主题鲜明、作品形式多样和注重宣传推广等特点。

(一)创作成果日益丰硕,创作队伍持续壮大

科普奖励对科普创作者是一种肯定,能够激发科普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近年梁希科普奖的申报情况和获奖科普作品来看,广大林草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家参与林草科普创作的热情不断高涨。梁希科普奖申报项目中,科普作品类数量由2013年的33项增加到2023年的79项。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梁希科普奖由每两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年评选一次后,每届科普作品类申报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小幅增加。这一现象表明林草科普创作总体成果丰硕,创作队伍不断壮大。

经统计,近10年共有135家单位和62名个人参与梁希科普奖作品类申报,申报作品总数309种,其中申报作品数量在2种(含)以上的有41家单位和8名个人。申报单位包括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及有关直属单位、中国科协直属单位、涉林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各类自然保护地、涉林企业、专业文化传媒公司及各级林学会等。申报个人包括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教师,中国林业出版社和科普时报等出版单位的编辑,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创作者。林草科普创作者涵盖院士等知名专家、中青年林草科技工作者、长期深入基层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等。院士等知名专家从事科普工作对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创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关注和支持林草科普创作,为林草科普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梁希科普奖与林草科普创作正在形成双向良性互动关系。梁希科普奖评选表彰工作可以发现、挖掘潜在优质科普创作人才,激励其进一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一些科普创作团队和个人获得梁希科普奖表彰后,又创作新的作品,并多次参与梁希科普奖评奖活动。部分梁希科普奖获奖作品还荣获其他有关科普创作的政府奖励、非政府奖励,如第三届梁希科普奖一等奖作品《听伯伯讲银杏的故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版)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等奖励。中国林学会也会择优推荐获奖作品参加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等评奖活动。优秀科普作品获奖后,通过推广和传播进一步提升了梁希科普奖的影响力、权威性和美誉度。

(二)创作主题鲜明,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从历年获奖科普作品来看,聚焦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林草资源,介绍不同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是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如《奇妙的大自然丛书》之一《奇妙的森林》(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年版)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重点介绍森林类型和作用;《认识湿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湿地》(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年版)、《北京湿地中常见植物知多少》(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年版)以及视频《认识湿地三部曲》(2015),面向公众,普及什么是湿地、湿地的主要特征和功能以及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

为了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近年来,一批围绕社会热点创作的林草科普作品在评奖中脱颖而出。如,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开展林业碳汇知识普及,获奖作品《我是吸碳王》(2019)就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毛竹大王带领竹子军团抵御二氧化碳入侵,保卫美丽家园的光辉战斗历程,通过轻松幽默的故事展示了竹子吸碳固碳的特征。又如,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大熊猫、朱鹮等我国特有物种及濒危物种深受人们关注和喜爱。获奖作品系列科普短视频《你好,大熊猫》(2021,共30集)和3D动画影片《中国熊猫》(2021),以视频形式向公众科普大熊猫知识,同时宣传动物保护理念,进一步引起人们对动物保护的关注与支持。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是我国文化符号之一,大熊猫科普兼具科普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实现由大熊猫科普知识传递到增强动物保护意识的升华。

(三)作品形式多样,凸显林草行业特色

随着媒介的发展,林草科普作品的形式也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的图书之外,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质多媒体作品。如《我是吸碳王》就开发了动画短视频和绘本两种作品形态。动画版全长不到4分钟,在网络平台传播,体现了科普信息可视化、网络化,科普内容潮流化、生活化的新型“微科普”特征。配套开发的绘本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用简明的语言和插图对动画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揭秘竹与碳的关系。《我是吸碳王》以动画短视频的线上传播和配套绘本的线下传播相结合,达到了非常好的碳汇科普宣传效果。除此之外,也有部分获奖作品注重作品的深度开发与包装,将科普知识融入动画、视频、游戏等,形成综合性科普融合产品。

依托一手调研数据、科考资料等进行创作是林草类科普作品的一个突出特色。林草科技工作者依托长期在一线调研、科学考察中大量一手素材创作科普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受到评审专家和读者的欢迎。如第五届梁希科普奖一等奖作品《西域寻金雕》(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年版)记录了作者在新疆的科考经历,从苦苦寻觅雕巢,到陪伴幼雕出世,记录其艰难成长、翱翔蓝天的历程。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跟随作者共同经历了一次科学考察。第七届梁希科普奖一等奖作品《新疆野马回归手记》(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年版)记录了新疆野马保护30多年的风雨历程,介绍了世界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普氏野马回归故土后生存繁衍及放归自然的故事,同时也讲述了野马保护者为之付出的艰辛以及社会各界支持人士的故事。这类科考纪实作品用真实的经历和故事让读者感悟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紧迫性及科学家对动植物保护事业的不懈追求。

(四)注重宣传推广,提升传播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认识到创作和传播是密不可分的,要加大宣传,让好的科普作品服务更多受众。青少年是林草科普的重要受众人群,部分作品与教育部门联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在特定人群中的影响力。如第十届梁希科普奖一等奖作品《盐城湿地我的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分小学版和中学版,是一套面向盐城市中小学生的湿地科普教育活动手册。该作品由主创单位与当地教育局联合完成,二者共同推动科普作品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引导当地中小学生认识湿地、爱护湿地,做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宣传推广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国家林草局官网与微信公众号、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出版社等林草行业官方媒体,以及科技日报、科普时报等科技类和科普类重要媒体都对获奖作品进行过报道,对于扩大获奖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大有裨益。

三、从梁希科普奖看林草科普创作存在的问题

(一)科普作品原创能力不足

从梁希科普奖科普作品类申报情况来看,林草科普创作存在原创科普著作较少、科普作品原创能力不足的问题。绝大多数作品署名为编,由编写团队在已有作品、资料和成果基础上,通过整理组编完成;少数作品为编著,由团队根据已有作品和资料,编著结合完成;极少数作品署名为著,由作者根据长期观察、调研资料,原创完成。从获奖情况来看,署名为著的原创作品数量少但是更容易出精品,原创作品的趣味性更强更吸引人,科普效果更深入人心。《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科普作品原创能力[4]。面向未来,应充分发挥林草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鼓励更多有丰富科学实践的科学家和基层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参与支持林草科普创作,通过科普培训、创作方法交流等,进一步提升林草科普作品的原创能力。

(二)科普创作深度有所欠缺

目前林草科普作品绝大多数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侧重知识的传播,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涉猎不足,创作深度有所欠缺。青少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林草科普作品受众整体上呈现出以青少年为主的特点。但由于对“四科”认识不深入,林草科普创作普遍存在知识单一、低龄化的问题,部分作品缺少指导青少年实践和引发其主动思考的内容。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创作,在保证科学性和普及知识的前提下,如何将普及科学知识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结合起来,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应注意区分受众,加强面向包括林草行业从业者在内的其他群体的科普创作,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林草行业从业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的社会责任感。面向社会公众开发更为系统、全面的科普作品,把林草科普创作作为推广林草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的重要手段,推动林草科普创作与林草科技推广、林草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紧密结合。

(三)运用新媒体和互联网传播的手段不够

《“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期末,全国共有科普网站2732个,科普类微博4834个,发文量200.82万篇,阅读量达到160.90亿次,科普类微信公众号9612个,发文量138.68万篇,阅读量达到28.04亿次[3]。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科普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林草科普领域出现了一些网络专栏、微信公众号等依托新媒体平台的科普内容,但是总体上林草科普创作仍然以科普图书为主体。以第十二届梁希科普奖(2022年)为例,75项满足申报条件的科普作品里,41项为科普著作,科普影视和网络科普各17项,网络科普占比仅为22.67%,且网络科普作品里大多数是单篇网络科普文章,只有极少数是关于林草科普的APP、网络专栏等。林草科普创作应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紧跟互联网时代公众阅读习惯的变化,运用新媒体和互联网传播林草知识、宣传林草精神,运用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技术生动、直观地展示林草保护成就,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四、以科普奖励促进林草科普创作的思考

林草科普奖励要推动林草科普创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讲好“美丽中国”故事和林草行业“山水林田湖草沙”故事;反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满足人民群众持别是青少年对优美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林草科普奖励要落实到以评奖推出林草科普新品精品,培养林草科普创作名家大家,引领林草科普创作风尚,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和科学素质的促进作用上。总体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科普奖励促进林草科普创作。

(一)方向:加强作品价值引领

充分发挥林草科普奖励树立标杆、指明创作方向的作用,引领科技工作者产出更多符合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精品力作。一是提倡创作更多符合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科普作品;二是提倡反映现实、反映新时代的现实题材科普创作,特别是对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重新思考的生态文学和自然文学创作;三是提升林草科普创作质量,推进从单纯传播科学知识,向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树立科学思想,养成科学的自然观、生态观、审美观、人生观、发展观等综合功能转型。

(二)机制:适应时代发展形势

建立健全林草科普奖励机制,根据作品的受众或类型设置多元化的奖励,明确评选标准、奖励方式等,适应新形势下科普创作的发展。一是将知识性、科学性与文学性、思想性相结合,以知识与情感的合力,弘扬科学精神;二是注重作品原创性,重点扶持原创林草科普作品,激励原创性高的林草科普作品脱颖而出,推动林草科普创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分类设置评选标准和条件,传统科普作品和新媒体作品分类评价,评选出科普效果好和社会效益突出的作品。

(三)保障:增加科普奖励投入

笔者调查发现,多数科普创作相关的非政府奖励面临工作经费不足、奖金来源不稳定等困境,林草科普奖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而稳定的工作经费是科普奖励规范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是建议各级林草主管部门逐步增加对林草科普工作的整体投入水平,保障林草科普奖励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在构建大科普格局的新形势下,探索构建林草科普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有能力有条件的组织和个人通过成立科普创作基金、捐赠等方式支持林草科普奖励工作;三是推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林草科普创作事业。

通信作者

马莎,中国林学会科普部处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草科普、乡村振兴、科技志愿服务等。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林业和草原科普工作的意见[EB/OL].(2020-03-27)[2024-03-28].https://www.forestry.gov.cn/sites/main/main/gov/content.jsp?TID=20200327172734317930350.

[2]张志敏,陈玲.面向2035年的科普创作发展:愿景与路径[J].科普研究,2020,15(4):32-39,106.

[3]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08-16)[2024-03-28].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22/202208/t20220816_181896.html.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EB/OL].(2022-09-04)[2024-03-28].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9/04/content_5708260.htm.

本文转自《科普创作评论》2024年第1期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