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家专栏»生错了时代的天才

生错了时代的天才

中国科学报 尹传红 2017-02-21 10:58

卷曲的头发,清瘦的面容,忧郁的眼睛这就是埃德加爱伦坡,一个身世凄凉、命运多舛的颓废诗人,一个著述丰盛、颇多创见的天才作家。

生前,爱伦坡没能得到同代人的理解和赏识;死后,还常常遭到歪曲和攻讦。1848年秋,他在点评平克尼的一首诗时曾讲过:不幸的是,平克尼先生出生在遥远的南方,不然他早就成了美国的头号抒情诗人。于是后人有此一论:如果说平克尼真是生错了地方的话,那么爱伦坡则是生错了时代。这位怪才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写道:我不在乎我的作品是现在被人读还是由子孙后代来读。我可以花一个世纪来等待读者

爱伦坡的的确确等到了这一天。

如今,人们一般把爱伦坡看作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在诗歌、短篇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方面,爱伦坡也颇有建树。

爱伦坡的文学观颇为另类。他极端厌恶所谓的文以载道,激烈地反对说教和训诲。他一生都在强调,他的写作就是要通过精心构筑的文字来唤起或传递一种情绪效应。为此,他常常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再为追求这种效果而思考创作。简言之,他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美和趣味,即为艺术而艺术。

人们通常把爱伦坡创作的小说归纳为三类:推理严密的侦探小说、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小说和想象奇特的科幻小说。他对科幻创作最大的贡献和影响在于提出了一条规则,即对所有超乎寻常的现象,都必须进行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解释。虽然这位身处变革时代的作家也有过不少迷惑和彷徨,但对于科学,他抱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一种怀疑的认识论,并能不带偏见地对待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成果。在爱伦坡看来,由于时空和人类理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现实被荒唐地歪曲了,许多自然现象不能合理解释、自圆其说。于是他尝试着完善一种以科学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思辨故事,在掺和着科学内容的作品中融入自己所想象的一些玄奥观念或见解。

在爱伦坡生活的那个年代,电力及医学等一些新发明与新发现、热气球的技术发明、催眠术的科学发现,以及新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出现,成了他创作科幻小说的灵感来源。如《汉斯普法尔不平凡的探险》《荒凉山的传说》《瓦尔德马尔先生病例真相》等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均与当时的科技进展密切相关。在1849年发表的《我发现了:关于物质及精神之宇宙的随笔》中,爱伦坡更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超强的直觉推理,描述了宇宙的诞生和消亡原理,其中的假说被认为与大爆炸热寂说等当代宇宙学理论不谋而合。

爱伦坡的作品内容大多是写死亡、怪异和幻灭,他的创作形式精美,注重细节描写和推理分析,善于营造气氛,常常也表现出一种忧郁和恐怖情调。他自己曾称其小说的特点是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可怕发展成恐怖,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上升到怪异和神秘。除了前述他的文学观,这恐怕跟其身世和经历也有所关联。

爱伦坡1809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流浪艺人家庭,3岁时双亲过世,由一对烟草商夫妇收养。1826年爱伦坡进入弗吉尼亚大学,但仅念了11个月便因酗酒、赌博恶习而被停学,同时跟继父的关系也宣告破裂。次年,爱伦坡离家出走,应募参加了美国陆军,并于1830年进入西点军校进修,8个月后又因故意抗命而被校方除名。此后,他正式开始了孤独的文学生涯,其间担任过报刊的编辑工作。

孤独而又倔强的爱伦坡在情感上也屡受挫折。还在少年时代,他就迷恋一个同学美丽端庄的母亲。15岁那年,心中美的偶像病故,令他悲痛万分、神思恍惚也正是这种失美之痛,激发他写出了著名的《致海伦》一诗。26岁那年,他娶了14岁的表妹弗吉尼亚。可12年后弗却因肺结核病而撒手人寰,又给爱伦坡以沉重的打击,曾一度引起精神错乱。其后两年,他在爱情方面,亦是无言的结局。

1849年10月3日,有人在巴尔的摩发现这位衣着寒伧的文坛怪杰倒卧在街头路边,已经不省人事、气息奄奄。4天后,爱伦坡在医院里溘然长逝,年仅40岁。据目击者称,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愿上帝保佑我可怜的灵魂。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