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本祓书写“不能忘怀的使命”
中国科学报 温新红 2017-02-21 15:01
《航母来了:从珍珠港到东京湾》,甘本祓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 年1 月出版
我常常想,我们这一代人已是最后一代亲历抗战的人了,以后的人就只能用听到、而不能用见到来讲述这段历史了。手上有丰富的素材,而国际环境的现实又呼唤着我的责任感,于是就有了写作本书的冲动。
甘本祓,这个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完全陌生的名字,在30多年前国内一些读者眼中却是再熟悉不过了。作为一位著名的微波技术专家,甘本祓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普创作的黄金时期,曾是一位十分活跃且广有影响的科普作家和科普活动家。他撰写了许多科普文章,出版了多部科普图书,其中《生活在电波之中》几个版本的销售总量超过500万册。
停笔多年后,久居海外、年逾七旬的甘本祓今年再次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次他带来的是军事历史题材作品《航母来了:从珍珠港到东京湾》(简称《航母来了》)。
甘本祓回来了
我们的眼睛能看见东西,是光波的作用。我们的耳朵能听见声音,是声波的作用。有一种波,我们既看不见,也听不到,但是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服务。
这是《生活在电波之中》开头的话起始几句散文诗般的话语,深深印刻在许多人的脑海里。
这本书和《今天的科学》以及《茫茫宇宙觅知音》《谁是电波报春人》等书和文章让甘本祓成为当时最受年轻人喜爱的科普作家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甘本祓去美国硅谷工作,也从科普界消失了。其实,没有写,并非没有题材,而是没有时间和精力。 甘本祓告诉本报记者。
事实上,甘本祓这些年也没歇着,他将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素材整理成笔记,加上在海外满世界跑了这么多年,自然沉淀不少,对许多事物也有自己的看法。
这些年,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写起来就有一种刹不住车的感觉。甘本祓开始是在写《硅谷轶事:浪涌山景城》,从科技史的角度回味他这20来年住在硅谷的感悟。
可是,自2012年春以来中日钓鱼岛事件的升级,促使甘本祓中途转向,写起《航母来了》。
这是《中美联手抗日纪实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两部《B-29来了:从成都到天宁岛》《飞虎队来了:从温泉城到昆明》正在创作之中。
对于甘本祓的归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副理事长、科普作家陈芳烈评价说:时隔20多年,甘本祓挥毫再续科普前缘,是科普界之幸事。
而甘本祓回来了这句话也不断从科普界老人们的电话里、交谈中、聚会上传出。
再现真实的历史
《航母来了》分上、下两篇:上篇详述日方如何施展阴谋偷袭珍珠港,使美方遭受重创;下篇细数美方决计采取特别行动,轰炸东京,又如何在完成任务之后得到中国军民的鼎力救助,谱写了一曲中美联手抗日的真挚颂歌。
珍珠港事件和杜立特空袭东京,都是二战中有名的战役。几十年来,围绕着这两起重大事件出过许多书,还拍了电影。如今再来写一本,有没有必要?会不会重复?这是甘本祓动笔之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甘本祓的优势是生活在美国,可以更全面地收集到相关史料,甚至亲临现场观摩历史文物,接触到有关的人和事。
甘本祓告诉本报记者,他一直在研究二战史,包括其军事和军事装备,多年来手中积累了不少书面资料、图片和心得笔记,有的虽不属独家收藏,但也可算稀有珍品。
在决定撰写本书之后,甘本祓又系统地从多个图书馆借阅了数百本有关这两个战役的中、英、日文专题原著和涉及它们的相关书籍,还上网仔细地搜索了相关的书籍、资料、评述和研究报告,去多个博物馆、档案室和历史中心查阅了专题资料、报告、记录和档案。
科普作家松鹰说,轰炸东京湾30秒是国内读者知之甚少的部分,这本书将这段史实写得扣人心弦。
军事专家、央视特约评论员傅前哨也认为,这部书的重头戏是东京上空30秒,不仅讲历史,还反思了历史。
本书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中美友谊、中美联手抗日为出发点,以史鉴今、警示世人为归宿。甘本祓强调。
科普创作理念的深化
《航母来了》有别于甘本祓过去的写作题材和风格,因而引起了人们关于他是否转型的议论。
就事而论,这样理解,我也认可。但我更愿意说,这是我创作理念的深化。甘本祓向本报记者解释说。
深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索人文与科普的融合,或者说探讨如何把科普文章写得更人文化;二是将自然科学的科普作品扩展至军事或历史题材,就是说把军事、历史和科普结合起来。
陈芳烈说,甘本祓能写军事历史科普作品,是因为甘本祓一直是科普界会讲故事的人,也是最早将科普与人文相结合的作者。
其实,甘本祓这种把军事、历史和科普结合起来的写作并非没有来由。
甘本祓的童年是在八年抗战中度过的。他的父亲曾在黄埔军校工作,后请缨赴前线抗日。父亲教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甘本祓说。
我常常想,我们这一代人已是最后一代亲历抗战的人了,以后的人就只能用听到、而不能用见到来讲述这段历史了。手上有丰富的素材,而国际环境的现实又呼唤着我的责任感,于是就有了写作本书的冲动。甘本祓感叹道。
甘本祓是微波技术专家,而微波的应用就是从二战中的军用雷达开始。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甘本祓除了创作自然科学的科普作品,也撰写过《超级间谍之谜》《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神秘的战争》《新武器的幽灵》等军事题材的科普作品。
对于科普创作,甘本祓所欣赏并力行做到的,是要使作品论之有物、看之有趣、听之有理、思之有获。在《航母来了》一书中,可以看到他可谓是随时随地在科普。
真实的珍珠港是什么样子?甘本祓用现有的地图进行内容标示,可以清晰地看到珍珠港的布局。除此之外,还有瓦胡岛略图、杜立特空袭队飞行路线图、15架美国飞机坠毁到中国各地图等。
傅前哨还特别强调:轰炸东京不仅是军事历史,也是科技史的篇章。因为轰炸之所以能成功,里面有技术创新,也有战术创新。这也是本书重点展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