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忠:科普创作打开了想象的翅膀
中国科普作家协网 管理员 2017-02-22 09:26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图书馆为市民华忠免费举办了华忠科技小发明文选展,展出了华忠近年来在《科普画报》、《电子报》、《少年科学》等报刊发表的60多篇科普文章。数千名青少年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展览,对这些凝聚着作者心血的科普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华忠今年42岁,热衷于科技制作与科普创作已有近30个年头,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省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发明协会的会员。昨天,他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喜爱科技制作。今年8月,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有多位专家指出,如今的孩子因为应试教育而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希望我做的这些事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对科普知识的热爱,帮助他们打开想象的翅膀。
用痴迷’,二字来形容华忠对利普的热爱实不为过。他从小就喜爱动手搞小发明,12岁时就买来零件拼装出一台单管收音机。为了搞小发明,他常常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有一次在拼装时还不小心被滚烫的锡水烫伤了大腿,身上至今还留有疤痕。小时候,他的压岁钱和做家务得到的奖金几乎都用来购买电子零件和科普书籍了。有时为了买到零件和书籍,他会骑车到十几公里以外的慈溪,甚至到一些电子厂内废旧零件堆里去淘宝。有一次,华忠用省下的10天早餐钱邮购了一个三极管,没想到买回的三极管指示不灵,这件事令他伤心了好几天。念初中时,华忠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那里有很多科普书籍,有几次因为太沉迷其间还被图书管理员锁在了里面
华忠对科技制作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念职高时,他选择了电器仪表专业,几年下来,他的科技制作与科普创作水平均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一次完成一件小发明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他都感到十分满足。在校期间,他自制了扩音机、电子听诊器、冷热两用座椅、CPU散热器等科技作品,《用半导体制冷块自制微型空调》、《神奇的GPS》、《谈初学者怎样提高电子制作的成功率》等交章先后见诸各大报纸、杂志。
科技创作也为华忠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他用半导体制冷模块制作的清脑器被一家电子企业的老总看中,企业不仅花钱买了样品,还请他去指导生产。现在,他还想把自己制作的一款利用冷水循环系统的微型空调机应用在船只建造上,如果能应用上去,既环保又节省成本。我已经把我的创意投稿给报纸和杂志了,希望能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
华忠的父亲曾经就读干美术学院,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他希望儿子-跟他学画画,但华忠的兴趣始终在科技制作上。做父亲的最终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儿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好事,我们全家人都支持他,希望他能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