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祥柏科普作品评论研讨会”后的联想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李正兴 2019-11-25 12:55
11月20日下午,我参加了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承办的在科学会堂举行的“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谈祥柏科普作品评论研讨会”。会上,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颜实、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梁兆正和著名数学家谈祥柏先生分别致词。十余位专家和来自京、沪、苏、浙、皖、赣、鄂等省市科普作协的代表、科普工作者、新闻出版业和大中小学校师生代表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谈祥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科普大家,与张景中院士、李毓佩教授并称为“中国数学科普三驾马车”,被大家敬称为“中国的马丁·加德纳”。时任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科学生活》杂志主编李乔在为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执笔《谈祥柏科普文集》的《前言——博古通今,中西合璧》开头就介绍:“20世纪有声誉的世界科普大师马丁·加德纳,在中国有一位话语投机的同行,他就是……谈祥柏先生。”其实,谈祥柏和加德纳一直未见过面,只是他俩在数学、文史、魔术,智力游戏以及哲学、密码,藏头诗……共同感兴趣的领域里几乎无所不谈。他俩成了一拍即合、笔谈甚密的信友。
研讨会上五位主讲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评析了谈祥柏数学科普作品的特色:文理交融,构思缜密,奇趣横生,雅俗共赏,标新立异,自出机杼,堪称数学文化宝库中独放异彩的明珠。我联想到1996年4月12日,上海科普作协在科学会堂举行“《谈祥柏科普文集》首发式和科普创作研讨会”。数学,在许多人看来,是刻板和枯燥的学问,但在谈祥柏的笔下,数学知识融入小品文中,和《红楼梦》、《镜花缘》、唐诗宋词、灯谜故事等联系在一起。上海科普作协理事长、计算机化学家陈念贻教授称赞《谈祥柏科普文集》读来不忍释手。他说,谈教授以广博的知识,流畅的文字,把数学知识融入小品文中,解释于潜移默化之中,可称为“数理小品文”中的精品。与会者一致赞扬谈教授把科学和文学相结合,通过自己的艰辛创作和再创作,将优秀科普作品传播给公众,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出个人科普文集当时在上海尚属首次。从此谈祥柏教授的科普创作业绩在上海乃至全国科普界广为流传。
谈祥柏先生是上海科普作协的创始人之一。1978年7月,上海根据”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精神,上海市科协组建了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筹备委员会,他就是成员之一。上海科普作协成立后他被选为一至四届理事会理事兼任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以这个身分担任了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起的全国首次创办的“上海市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竞赛评委,一直参与命题工作,并以《科普翻译点滴谈》为题,给参赛同学进行辅导,进一步保证了竞赛的科普性质。
谈祥柏,生于1930年,出生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教授,专长于数、矩阵、组合数学与对策论研究。古文功底扎实,文史知识渊博,通晓英、日等五国文字,兼通文理,纵横百科,笔耕于趣味数学园地七十余年,著译甚丰,自1958年10月至2019年9月共出版科普图书50部,发表科普文章上千篇,其中1980年3月出版的《1,2,3,……》,1984年10月出版的《数学游戏故事》印数分别为100000册和120000册,影响了几代人。因在数学教育和科普方面贡献卓著,20世纪80年代,谈祥柏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邀请地北戴河休假,时任总理赵紫阳请他吃过饭。
最后送上三首赞歌,以对谈祥柏先生的敬仰。
一
志趣相投两信友,越海穿洋成神交。
译著精品受追捧,相隔千里情未了。
二
专业才能运筹学,五国文字他驭驾。
吟诗作词论古今,博学多才一杂家。
三
如鱼得水显身手,创作成果拔头筹。
邀君休假北戴河,总理招待暖心头。
2019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