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家专栏»一代大师 风范长存——缅怀科普漫画大师缪印堂先生

一代大师 风范长存——缅怀科普漫画大师缪印堂先生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杜爱军 2017-08-03 14:28

突闻缪老(对缪印堂先生的尊称)因病去逝,深感震惊。几天前还在谈笑风生,不敢相信这消息是真的……

与缪老的家人联系,证实了这一现实,话语中,泪奔啦!缪老慈祥的音容笑貌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久久不能逝去。

科普漫画第一人

缪老是中国漫画界和科普美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画家,在中国漫画界与华君武、方成、丁聪齐名,是中国四大漫画泰斗之一。缪老于上世纪80年起代致力于科普漫画领域的开拓探索,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科普漫画作品,在国内外一系列画展和大赛中屡获大奖,声斐科普画坛,被高士其先生称为“中国科普漫画第一人”。缪老作品的影响力非常广泛,是中国科普美术名副其实的大旗。

我从上世纪70年代就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很多缪老创作的漫画作品,缪老幽默的作品风格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上世纪90年代我有幸调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工作,有机会认识了缪老。2003年我参加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承办的“全国科学漫画、连环画、插图大展”的筹备和布展工作,与缪老在一起组稿、设计、研究、评审。和缪老在一起工作的几个月让我领略了这位科普漫画大家的超然风范。缪老思维逻辑不仅严谨还灵活开阔,做事认真且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却不计名利,待人和蔼可亲又热情周到,深受大家爱戴和尊重。缪老极为关心科普美术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自从认识了缪老,我多了一位大师级导师的关心和指点。

对科普美术的贡献巨大

缪老对科普美术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积极探索尝试,开拓创新科普漫画。

缪老在探索科普漫画创作之前就已经在漫画领域成绩斐然,探索科普漫画是一次新的转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可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需要一种勇于开疆拓土的勇气,没有这种勇气就会知难而退墨守成规。然而,对缪老而言,就像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缪老在科普漫画领域的新天地里可谓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优秀科普漫画作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从《小灵通历险记》到《小歪毛系列》,通过幽默的漫画,诠释科技原理,普及科学知识,寓教于乐,缪老的科普漫画量产、高产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普漫画创作的新的亮点,缪老也当之无愧的成为科普美术创作的领军人物。

第二,积极推动科普美术事业的发展。

缪老曾经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美术专业委员会担任领导,凭借自己在美术领域里的号召力,大力推进繁荣科普美术创作。

先后参与组织了《首届全国科普美术作品展览》、《“美哉中华”全国科普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农村科技致富全国科普美术作品展览》等多次大型科普美术展览活动。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缪老牵线搭桥,联合金嗓子集团和众菱汽车公司,凭借企业的力量先后举办了两次大型的全国科普美术展览,开创了社会力量支持的科普美术创作的新模式。此外,近几年,缪老又开始关注和推动新媒体与科普美术创作的结合,积极探索科普美术的创新之路。

第三,关注青少年智力开发和培养。

缪老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和联想能力,这是作为一个漫画大师所必须具有的独特天赋。也正是这种天赋支持了缪老能够创作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优秀作品。他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归纳出本质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艺术形式充分表达出来。

缪老非常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力想象力的开发,希望把这种科学的思辨能力传输给青少年一代。他身体力行到学校做科普讲演,到青少年中通过科普漫画进行智力开发教育,开拓思路启迪智慧。此外,他还担任了许多青少年科普漫画杂志的编委和顾问,力尽所能地把自己在科普美术上的智慧经验和心得体会奉献给青少年。

在缪老的推动下,众菱公司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先后支持举办了全国少年儿童科幻美术作品展和全国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大赛。今年7月中旬,缪老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作讲演报告时,还专门讲述了对青少年智力开发的研究体会,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缪老还有很多很多的贡献,对于新出现的科普美术人才和作品他都给与热情的积极支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美术委员会的很多委员(包括喻京川、王玉群和我本人)的作品都得到了缪老的关注支持。

纵观缪老一生,有说不完的亮点。他的一生是为科普美术奋斗的一生,缪老在做人的品德和做学术的严谨等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离去是科普美术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只有通过积极进取,努力创作,繁荣科普美术事业,让科普美术事业再上新台阶,才是对缪老的最好的纪念。

缪老,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美术专业委员会
杜爱军
2017年8月2日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