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家专栏»王麦林:我为什么提倡科学文艺创作

王麦林:我为什么提倡科学文艺创作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王麦林 2019-04-25 21:44

 

点击图片查看《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座谈会》视频

我感谢科普作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简称)开这样的一个座谈会,同时,也感谢今天座谈会上为科普界作出贡献的各位同志。

为什么我要提倡科学文艺创作,这要从1964年我随范长江同志去福建了解农村科学实验的开展情况说起,在福建农村的一个公社,我受到了启发。这个公社有一个文艺宣传队,他们开展的科普、科学实验活动,是用文艺形式宣传的——敲锣打鼓,群众都愿意来,所以效果非常好。后来,我随王顺桐同志到河北,也是去了解科学实验开展的情况,那里的青年也是这样子的,用一种文艺的形式宣传科学实验,也是效果非常好。

后来我在普及部(中国科协科普部)工作,在地方上报的关于科普工作的材料中发现两个特别的案例。一个是安徽为了推广磷肥做的一个活报剧,因为当时老百姓不熟悉磷肥,供销社卖磷肥,也做了宣传,但效果不好。供销社为了宣传正确使用磷肥的方法,就搞了一个活报剧。这个剧的内容是一开始农民用磷肥失败了,接着他们派一个技术员去讲应该怎么使用磷肥,然后农民信服了,磷肥使用推广了,而且取得了增产的效果。还有一个是云南省科协普及部报送的一个材料,他们用唱山歌的办法,宣传农业科学知识或者是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因为云南人是爱唱歌的,爱唱山歌,所以就把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唱起来,这样农民就了解了,学会了。这两件事情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后来,我到四川去了解农村科普宣传工作方面的情况,在成都附近的一个县,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们也有一个文艺宣传队,这些队跟福建的大不相同,真是一个“队”,锣鼓什么的都齐全。我很感动,觉得这种文艺宣传形式太好了,农民容易接受,乐于接受,这就是对我的启发。所以,我就想我们科普作协是不是也在这一方面做些工作,这是为什么我要提倡科普作协的原因。所以我也愿意出资来鼓励(文艺)宣传这件事情,这就是我当时要捐这一部分资金的初衷。

关于科学文艺,我觉得科普作协在成立之初就有非常好的成绩。科普作协在上海座谈会以后,大家积极性非常高涨,科普作品像雨后春笋。就拿科幻作品来讲,那真是太好了。我这儿有一个统计:1979年是科学文艺创作繁荣的一年,1979年以后这两年,光是科幻作品就一共有1000多种,中篇科幻78种,短篇11种,科学幻想集2种,科学诗2种,科学小品集5种。在报刊发表的科幻小说50篇以上,科学小品近千篇,这个大家可以看到。当时,(除了)科学幻想创作的作品,其他的文艺作品也是很多,报刊上发表的也很多。

这说明人民群众喜欢科幻,喜欢科幻作品。他们从文艺形式的文艺作品当中学到了科学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科普方面的东西。但是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左”的思想残余还是有的,科幻作品就隐退了。这说明大家对科学文艺作品是非常欢迎的,所以这又是我要捐一部分钱来发展科学文艺的原因。现在,我们科普作协在周忠和理事长、徐延豪同志的支持下,工作效果非常好。科幻作品也是欣欣向荣,不仅得了奖,还拍了电视剧、电影。所以我觉得做这个捐献是很值得的。

另外,我们现在科幻文学的形势非常好,但是现实题材的科普文艺作品,好像还不够多。所以我希望在这一方面,是不是大家再提倡一下?当年一九七几年的时候,科幻(发展得)比较好,也是现实题材的科学文艺比较少,所以我们在会刊《科普创作》上发布了一个现实题材科学文艺的征文,效果不错。当时的征文活动是跟几个报刊联合举办的,效果挺好,可能收到好几百篇投稿,之后也评了奖。所以我就想,在今天我们是不是也适当地注意这个问题。

用文艺的形式普及科学技术,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式。老百姓容易接受,可以吸引老百姓看,可以起到科普的更好效果。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王麦林在4月23日召开的“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座谈会”上的发言编辑整理)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