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入会申请

网站已为协会会员开放的会员功能,欢迎各位会员注册及投稿!

不再提醒
关闭提醒框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作家库»农林科普类»梁 希(1883.12-1958.12)

梁 希(1883.12-1958.12)

中国科普作家网 2010-06-13 09:50

梁 希 简介

 

    原名曦,字索五;后改名为希,字叔五,亦作叔伍;笔名凡僧、一丁、阿五等。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原称林垦部)部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学部委员)。杰出的林学家、教育家,我国林业建设的奠基人,也是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卓越的科普作家和诗人。 梁希15岁时中秀才,1905年考入浙江武备学堂,1906年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先入预科学日语,后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在日本参加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国同盟会。1912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31916年再次赴日本学习,先学军事,后改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专攻森林利用和林产制造。 19161923年,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任林科主任。这是我国最早设有林科的高等学校之一,后改名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31926年在法国萨克逊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19271949年先后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任教授和系主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并曾担任中华农学会理事长等职。是我国近代林学的开拓者和林业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师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希出任首任林业部长,历时9年。1950年当选为全国科普主席和中国林学会理事长。1958年全国科普协会与全国科联合并为中国科协,梁希当选为第一副主席。他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在他担任林业部部长期间,对新中国的林业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是我国林业建设的奠基人和杰出的领导者。早在20年代,他就不断地通过写作和讲演宣传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和绿化祖国的重要性。1927年他主持编辑《中华农学会丛刊》,1940年兼任重庆《新华日报》“自然科学”副刊编辑,1948年负责出版《科学工作者》会刊。这些都是带有科普性质的进步刊物。1950年他当选为全国科普协会主席后,更是满腔热忱地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领导和推动全国的科普工作。他多次在各种场合发表讲演、谈话,在《人民日报》等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鼓科普工作,鼓励青年、妇女、工人和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并利用一些机会直接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汇报科普工作,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他在古稀之年,政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依然拨冗治学,勤奋笔耕。他以渊博的学识,清新的文笔,火一般的激情,诗一般的语言写下了几十篇脍炙人口的科普佳作,深入浅出地宣传了林学和林业。如今,他创作的名句:“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让绿叶护夏,红叶迎秋”,“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已成为广大城乡人民和林业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和座右铭。他是我国从林业界、科普界到科技界共同敬仰的一位长者、先驱和领导人,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1983年,全国政协、中国科协、九三学社、中国农学会、中国林学会联合举行大会,隆重纪念他百年诞辰,并编辑了《梁希纪念集》,林业部编写了《中国林业的杰出开拓者----梁希》一书,中国林学会设立了梁希纪念基金,定期颁发“梁希纪念奖”,中国林业大学树立了梁希铜像,浙江湖州市建立了“梁希纪念馆”和“梁希森林公园”。

 

上一篇:
梁祖霞(1936- )
下一篇:
李梅(1968.12- )

关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是以科普作家为主体,并由科普翻译家、评论家、编辑家、美术家、科技记者,热心科普创作的科技专家、企业家、科技管理干部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1978年6月,中国科协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茅以升、华罗庚、于光远、刘述周、高士其、董纯才、王子野、王文达、温济泽、王麦林、章道义等科教出版界领导人和科普作家、编辑家300多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

查看详细»

协会官方微信

微信二维码

文章部分访问量:384049人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