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入会申请

网站已为协会会员开放的会员功能,欢迎各位会员注册及投稿!

不再提醒
关闭提醒框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作家库»基础科学类»谈家桢(1909-2008)

谈家桢(1909-2008)

中国科普作家网 2010-06-12 17:23

谈家桢简介

 

浙江宁波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及意大利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历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遗传学研究所所长、生命科学院院长、校长顾问,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遗传学报》主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全国生物工程中心副主任等职。曾当选为国际遗传学会常务理事。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遗传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谈家桢1926年在浙江湖州东吴第三中学高中部毕业,因成绩优秀被免试保送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1930年夏,他用3年半时间修满了4年学分,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经系主任推荐到燕京大学做李汝祺教授的研究生,从事瓢虫色斑遗传规律的研究。遵照李汝祺教授的指导,他把硕士论文分写成3篇各自独立成篇的论文,并将其中的核心论文寄给美国遗传学大师摩尔根教授。摩尔根审阅后,甚为欣赏这位中国青年学者的才华,同意他来攻读博士学位。1934年,谈家桢到了美国,成为摩尔根和杜布赞斯基的研究生。这时正是染色体遗传学的全盛时期,谈家桢开辟了以果蝇为材料的进化遗传学研究领域,先后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文,于1936年获得博士学位。导师邀请他留下,继续在美国从事遗传学研究。他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志向,接受了竺可桢校长的邀请,于1937年到浙江大学任生物系教授。抗日战争中在艰苦环境下,他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写出了不少篇高水平的论文,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遗传学研究人才。1946年,他应邀赴美讲学;1948年,他代表我国遗传学界赴斯德哥尔摩出席国际遗传学会议,当时有人劝他到美国定居,安心从事遗传学研究。1948年,苏联摩尔根学派的遗传学家横遭迫害之时,正值我国解放前夕,他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但他的根在中国,心在中国,事业在中国,在完成了对欧美4国的考察、讲学任务之后,毅然地回到祖国。1978年以来,先后发起和担任中国遗传学会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遗传学报主编,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19841985年分别被加拿大约克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199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谈家桢先生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关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是以科普作家为主体,并由科普翻译家、评论家、编辑家、美术家、科技记者,热心科普创作的科技专家、企业家、科技管理干部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1978年6月,中国科协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茅以升、华罗庚、于光远、刘述周、高士其、董纯才、王子野、王文达、温济泽、王麦林、章道义等科教出版界领导人和科普作家、编辑家300多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

查看详细»

协会官方微信

微信二维码

文章部分访问量:384049人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