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品专栏»【世界科幻动态】德国气候小说观察

【世界科幻动态】德国气候小说观察

世界科幻动态 秦思斐 2024-01-24 18:22

气候变化作为“超级物”①[1],在巨大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对全人类产生影响,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气候危机。2013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宣布,“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明确的”[2]。气候变化是一种半自然、半文化的现象[3],在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气候小说(climate fiction)或气候变化小说(climate change fiction)应运而生。德国气候小说的创作自新世纪以来进入井喷时期,通过对德国气候小说的观察将使我们在文学领域认知德国社会如何应对环境变化,加深对其文化因素与地球物理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

 

一、德国气候小说研究现状与相关活动

对气候小说的研究在德国学界呈现出一种研究主体与客体“国别错位”的状态。21世纪初,德国学者更倾向于研究英美气候小说,如建立了文学作为生态表征阐释文化的三重功能模型的胡伯特·扎普夫(Hubert Zapf),在其理论论述中就以大量的英语气候小说为例。倒是德国本土之外的学者对德国气候小说或其他生态相关的文学作品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英国环境人文学家蒂莫西·克拉克(Thimothy Clark)的《文学与环境》(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2011)将德国现实主义作家威廉·拉贝(Wilhelm Raabe, 1831—1910)的小说《普菲斯特德磨坊》(pfisters Mühle, 1884)视作第一部德语“环境争议先锋作品”[4],这是英语学者在文学的生态批评中首次提及德语作品的生态书写。丹麦作家格雷格斯·安德森(Gregers Anderson)在《气候小说与文化研究》(Climate Fiction and Cultural Analysis, 2020)中从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视角分析超过60部英语和德语的气候小说与电影,较为注重探讨的广度而非深度。英国学者安德鲁·米尔纳(Andrew Milner)在《科幻小说与气候变化:一种社会学方法》(Science Fic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2020)中将英语气候小说归于该文类的主流,认为德语气候小说因其国家政治地位而处于“半边缘”地带[5],正如爱尔兰的日耳曼文化研究专家阿克塞尔·古德博迪(Axel Goodbody)所推测的那样,德国本土早期对环境文学的避而不谈源于对推崇“绿色生态”的纳粹德国时期的谨慎与回避[6]。

然而,近10年来,德国学者对于气候小说的研究开始逐渐形成规模,这种变化是有迹可循的:作为有环境意识传统的国家,德国诞生了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环保型政党——绿党②,该党于2021年底进入德国政府联合组阁;2022年4月15日,德国关停了国内最后三座核电站,标志着该国全面淘汰核电;作为七国集团2022年的轮值主席国,德国在同年6月的七国峰会上承诺,到2025年将为国际气候融资提供至少60亿欧元……这些为环境做出的努力都充分体现在了德国气候小说的文学想象中,而德国气候小说也反过来极大地影响了德国民众的环境观。德国气候小说与德国社会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是互相塑造、互相印证的关系。在此背景下,一个由媒体、科学、文学和电影界人士组成的名为“气候文化网络”(CLIMATE CULTURES network berlin,简称CCnetwork)的非营利性协会于2020年在德国柏林成立。协会会员们以文学为立足点,在气候危机和文化的交叉点互动交流、共同行动。创始人马丁·扎林格(Martin Zähringer)认为,德国的严肃的文学评论家长期以来对科幻文学,包括气候小说嗤之以鼻,这一态度是陈旧而刻板的。气候文学乃至气候电影和艺术,作为气候与文化交融的具象表达,理应走向全世界。“没有气候叙事就没有文化!”[7]同年12月4—6日,CCnetwork在柏林的文学之家(Literaturhaus)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气候小说节”(Climate Fiction Festival),邀请主要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德语区的作家与学者共同探讨气候小说是否逐渐占据德语科幻小说主流,以及与德语生态惊悚小说(Ökothriller)是否几乎等价等形式上的问题,以及气候小说所处理的幻想与现实互相转换、生态诗学、新时期的自然写作、政治冰川、生态乌托邦、文学中的“未来星期五”(Freidays for Future)等主题[8]。其后两年,协会将此一年一度的主题学术盛会更名为“气候文化节”(Climate Cultures Festival),将研讨范围与主题活动拓展至全球多维度、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的气候文化节特设了中国气候小说板块,邀请到陈楸帆、韩松、宋明炜、王侃瑜等我国知名科幻作家与学者,在《胶囊》杂志的推介和主持下③,共同探讨中国对自然、气候的理解。


图1:2021年气候文化节官网首页大图。本届主题为“行星回信!”(Planet schreibt zurück!),以德语文字游戏的形式化用自“行星回击!”(Planet schlägt zurück!)(图片来自气候文化节官网)


图2:2021年气候文化节上,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左),远程在“中国气候小说”主题分论坛上与《胶囊》杂志的两位主编菲利克斯·迈耶·祖文(Felix Meyer zu Venne,中)、卢卡斯·杜布罗(Lukas Dubro,右)对谈(图片来自气候文化节官网)

 

二、德国气候小说源起与典型文本

早在丹·布鲁姆(Dan Bloom)于2007年仿照“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正式提出“气候小说”或“气候变化小说”概念之前,德国已经出现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叙事作品,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极寒叙事”:受到纳粹德国时期的“世界冰源理论”以及曾经的冰河期的影响④[9],德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科幻小说多呈现出“新冰河时期预警”的想象模式,如《非洲之星——一部来自3000年的小说》(Der Stern von Afrika – Ein Roman aus dem Jahr 3000, 1921)、《汉斯·哈特的月球之旅》(Hans Hardts Mondfahrt, 1928)等。第二类为“核叙事”:受美苏冷战影响,德国(包含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的“未来小说”(Zukunftsroman)常表现核战争导致的生态毁灭或世界末日的景象,如《欧米茄十一号的阴森表现》(Unheimliche Erscheinungsformen auf Omega Ⅺ, 1974)。

德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öblin, 1878—1957)在德国魏玛时期的长篇实验性质小说《山海与巨人》(Berge Meere und Giganten, 1924)中,将人类对格陵兰岛进行大片除冰的主体行为作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象征,但肆无忌惮的科技发展同时带来了灾难:冰川融化后,深埋冰下的史前动植物被复活,融合成由植物、动物和矿物组成的可怕巨怪,它们向欧洲大陆移动,带来灾难。该作品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德国气候小说的原型(Proto-Roman),被称为“世界末日景观的百科全书”。

德国第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气候小说作家是《汉堡晨间邮报》的记者德克·弗莱克(Dirk C. Fleck),我们可以把他的长篇小说《去吧!生态独裁》(Go! Die Ökodiktatur, 1993)看作真正意义上的德国气候小说的起点,该作品于出版次年即获得了德国科幻小说奖⑤。故事发生在2040年的欧洲: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动乱和疾病,欧洲、美国和日本由神秘的生态委员会管理。所有年龄在18—55岁的人都要为国家的生态重建计划工作,对环境的破坏(包括吃肉)被视为重罪,将被投入“康复营”进行强制劳动。《去吧!生态独裁》展现了弗莱克眼中人类面临的困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唯一有效方法可能是“生态法西斯主义”。至于此类措施能否让地球“康复”,抑或只能减缓地球环境衰退到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境地,在小说中尚无定论。气候与个体、集体的命运紧紧缠绕,作者本人的立场似乎对未来深感悲观,对人性的看法基本负面。在2006年《去吧!生态独裁》的再版作者序中,弗莱克声称他的目的是激怒公众,使人们在还有时间改变现状的时候采取行动。事实上,对“生态法西斯主义”的挑衅性矛盾心理正是这部作品的亮点所在,作品在叙事中融合了冒险、浪漫和生态恐怖等元素,并与一些经典作品如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形成互文。

弗莱克后续的作品深度参与了对“均衡主义”(Equilibrismus)理念的传播。该理念由德国社会活动家沃尔克·弗雷施泰特(Volker Freystedt)和埃里克·比尔(Eric Bihl)提出,旨在用整体的方法审视社会、政治和生态领域中存在的全球性问题,以便能够在资本主义之外寻找可持续性更强的道路,彻底改变生态范式与社会范式,使自然与人类文明和谐一致。后者于2005年在德国慕尼黑成立了均衡主义协会(Equilibrismus e.V.),希望能够通过购买一座岛屿来进行均衡主义社会实验,或激励并资助第三方进行均衡主义项目尝试;撰写纲领性书籍《均衡主义——平衡世界的新概念而非改革》(Equilibrismus: Neue Konzepte statt Reformen für eine Welt im Gleichgewicht, 2005),为均衡主义社会模型提供辅助工具;邀请弗莱克(作家后来成为均衡主义协会团队成员)撰写展现均衡主义理念的小说,以在广大读者中营销均衡主义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弗莱克著名的“梅伊瓦三部曲”(Maeva-Trilogie),即《大溪地项目》(Das Tahiti-Projekt, 2008)、《南海病毒》(Das Südseevirus, 2012)和《足下之火》(Feuer am Fuß, 2015)都可以算作定制小说,它们都描摹了在均衡主义理念下运行的能源、交通、教育等系统,以及针对气候危机的政治对策等,勾勒出值得生活的未来,表现出国际团结的积极愿景。其中《大溪地项目》亦获得了2009年的德国科幻小说奖。在弗莱克这里,气候小说作为一个独特的角色真正参与到了现实中。


图3:在“均衡主义”官方网站的商店中,显示完整购买德克·弗莱克的“梅伊瓦三部曲”可获赠均衡主义纲领性书籍《均衡主义——平衡世界的新概念而非改革》的PDF版本一份(图片来自“均衡主义”官方网站)

弗兰克·施茨廷(Frank Schätzing)的现象级小说《群》(Der Schwarm, 2004)热销二百万余册,成为新世纪德语科幻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本将近1000页的小说集合了科学幻想元素——未知的深海宇宙、惊悚小说元素,悬疑恐怖气氛,以及纪实小说元素——大量的细致入微的气候变化描写,是最典型的德式“气候惊悚小说”。虽然篇幅宏伟,小说的核心内容却十分简洁清晰:比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久远得多、也更为优越的海洋智慧物种“Yrr”因为人类对海洋毫无节制的污染与开发而报复人类。施茨廷通过具有冲击性的剧情——“大自然有意识的报复”[5],构建了整体性生态灾难大片式的场景,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在后来的德国气候小说中常见的、植根于西方文化中关于自大和惩罚的神话再建构:洪水与天罚。显然小说中“自然灾害”的概念实现了迁移,“自然”不再是“环境”“背景”,而是事件的参与者,乃至是对于人类而言的行刑者⑥。“灾难”的意义回到了18世纪之前——被视为神对集体或个人过失的惩罚[3]。面对关乎全人类存亡的生态危机,作者借由角色向读者展示了两种“人类—自然”关系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式的、对立二分的观点,即捍卫人类在地球至高无上的地位;与生物系统式的、跨越二分的观点,即将人类与非人类智慧都看作整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共同分享平等的权利。持第一种观点的角色在小说中的结局可谓全军覆没。施茨廷在认知和情感上把读者置于不确定的“当场”,通过文学想象把小说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拉到极致,并把自然塑造成一种恐吓与威慑,以此来迫使人类思考新技术的风险,敬畏自然,认识到对自然负有责任,激发出共存意识。小说中的年份被有意地淡化,科技的发展拉平了时代的沟壑,作者充分运用了科幻创作中的逼真化手法,剧情中的造景、道具、人物等在当前现实世界中亦不以为罕见。在《群》发表近20年后的今天,小说既未显得过时,也不过于超前,读来仍有身临其境之感。但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不安与恐惧,使反思在一定程度上被过于好莱坞大片式的感官刺激拖累和消解。

冰川是德国气候小说中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不可略过的主题,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当属伊利亚·特罗亚诺夫(Ilija Trajanow)的《冰露》(EisTau, 2011)。小说讲述了冰川学家泽诺·欣特迈尔(Zeno Hintermeier)在他所研究的冰川融化后退出科研,转而在一艘提供南极之旅的邮轮上担任讲师和导游。然而游客们对自然的无知与缺乏敬畏使泽诺感到沮丧,他更绝望于冰川的持续融化,最终跃入大海。《冰露》的流动性叙事结构颇具艺术设计,主角泽诺的航海日志与杂记双线交织,以意识流的方式螺旋式推进。杂记中分散的短语、不连贯的成语、没头没尾的广播新闻、混乱的语法拼贴、无规律切换的记叙语言(德语、英语)等隐喻暗示了泽诺摇摇欲坠的内心世界,同时指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沟通障碍。失效的沟通机制与气候危机互为佐证,引发人的精神危机,进而导致肉体毁灭。个体的悲剧同时表达了社会对待气候变化现象的冷漠与轻浮,展现出一种文化的病态。冰川本应是冷漠、野性的自然界的他者,并与纯洁和英雄高贵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但在《冰露》中,冰川被人格化处理——似泽诺心爱的恋人,又似苟延残喘的临终者,人们为保护冰面而覆盖的白色纤维薄布在泽诺眼中仿佛裹尸布,而他自己则如同“临终关怀医院中的医生”[10]。拟人化的冰川加深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经历了祛魅的过程:它们被“文明社会”沾染,并因此逐渐消融。而泽诺的崩溃勾勒了人类在人类世中矛盾的心态:作为导游,泽诺通过嘲笑邮轮的旅客来表现得像一个对环境具有极高责任感的人,但也正是因为这份工作,这位冰山卫道士同样间接参与了南极的开发与污染。最终泽诺以肉体的死亡祭奠冰川的死亡,融化中的冰川则成为泽诺的墓碑。这是一曲对自然和人类终将毁灭的共同命运的挽歌,某种程度上也模仿了社会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相对无知和被动的状态,极端悲观的叙事反映出作者对人类处理气候危机的能力持相当悲观的态度。

 

三、当文学成为一种责任

总体而言,德国气候小说的作家近年来呈现出这样一种心理趋势:他们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称为“小说”,即德语意义上的“Roman”,而不只是供大众娱乐的“Fiktion”,这从“气候变化小说”的德语译法“Klimawandelroman”中便可一窥究竟。作家注重叙事技巧,并在文本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观察与哲学思考,以增强文本的文学性、思辨性与严肃性。自然,或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在小说中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场景,而是共同作为参与者,与主体互动关联,处于其中的人与物之间充满了多种维度的“交融、交感和互相渗透的能动交互关系”[11],以在文学中实现“我们的共同家园”的呼吁。然而,卡桑德拉情结[12][13]依旧在这些作品中活跃⑦,于写作而言体现了作者偏重观点的推介、而缺失具体解决的方案,于现实而言则反映了全社会参与全球变暖议题的不完全与不团结。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气候小说尤其喜好将事件背景置于近未来,贴近现实议题,作品的时间跨度大多在1990至2050年间。在最新的气候小说《世界倾斜》(Die Welt Kippt,2022)中,作者(同时也是德国首家绿色电力供应商LichtBlick的创始人)海科·冯·齐施维茨(Heiko von Tschischwitz)更是直接将2022年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7)纳入情节。随着科技发展增速与气候变化加剧,德国气候小说越来越有被现实追平乃至超越之感。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反映在过去几年的夏天,2022年夏季,中欧大面积干旱,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德国莱茵河与易北河中,“饥饿石”不断露出水面⑧[14],主产区粮食减产,粮食危机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极地大面积融冰,极地动物如北极熊等的栖居生境严重恶化。此外,冲突、政治博弈等也无法完全与环境脱离开来,成为整体系统中的一环。时刻呼吁关注气候问题的施茨廷表示,当前乌克兰危机虽然给各方都带来损失,造成极大影响,但从环境问题本身而言,却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德国对本土地底能源的环保开采技术[15]。人类处于巨大而复杂的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社会—生态系统”,面对当前持续性的危机,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以文字传播维持这个系统的平稳运行,在这休戚与共的世界中寻求一种更具包容的和谐共生以及互相尊重的交互政治理念,成为德国气候小说作家主动揽下的责任。

作者:秦思斐,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德国现实主义文学、德国科幻文学、德国气候小说等。

注释:

①在《生态思想》(The Ecological Thought, 2010)一书中,英国学者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使用了 “超级物”(hyperobjects)一词来描述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广泛、超越时空特异性的物体,如全球变暖、发泡胶和放射性钚。

②联盟90/绿党(Bündnis 90/Die Grünen),简称绿党,是德国中间偏左的环保主义政党。基于2021年的德国联邦选举,绿党与德国社民党(SPD)、德国自民党(FDP)共同组阁,于2021年12月7日正式公布新一届政府。

③《胶囊》杂志(Kapsel-Magazin)是德国唯一专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期刊,定期举办各类相关主题的研讨活动。

④“世界冰源理论”(Welteislehre)来自奥地利工程师汉斯·贺尔碧格(Hans Hörbiger, 1860—1931)。根据该理论,冰是所有宇宙事件的基本元素,冰卫星、冰行星以及“全球以太”(也由冰构成)控制了整个宇宙的发展。

⑤德国科幻小说奖(Deutscher Science Fiction Preis,简称DSFP)自1985年来每年由德国科幻小说俱乐部(Science Fiction Club Deutschland e.V.,简称SFCD)颁发,设“最佳德语长篇小说”(Bester deutschsprachiger Roman)以及“最佳德语短篇小说”(Beste deutschsprachige Kurzgeschichte)两个奖项,奖金分别为1000欧元,是德语世界唯一给予奖金的文类奖项。

⑥凯特·里格比(Kate Rigby)指出,“然灾害”这一概念自18世纪以来被普遍接受,部分原因可能是对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将灾害视为对集体或个人过失的(神降)惩罚这一主流观念的反感。

⑦卡桑德拉情结(Cassandra)源于希腊神话。卡桑德拉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女儿,为阿波罗所爱。阿波罗赋予卡桑德拉预言的能力,当卡桑德拉拒绝了阿波罗的求爱时,他下令人们都不会相信卡桑德拉的预言,即使预言是真的。在环保领域,人们对于即将发生的环境灾难的警告或置之不理,或嗤之以鼻,是为“卡桑德拉情结”。

⑧河流处于极低水位时露出的石头在德语中被称为“饥饿石”(Hungerstein),上面常刻有露出日期和水位线条以做记录。饥饿石露出水面造成的影响是系统性的,在古时,它的现世意味着极端的干旱,而干旱之后往往伴随着毁灭性的饥荒。现代社会中,饥饿石的浮出水面也说明航道枯竭,航行因风险增加而陷入停顿,使得食品或其他货物运输极为困难,贸易受到打击,而人类生活质量也受到显著影响。现捷克共和国境内的杰钦(Děčín)易北河河床上的一块饥饿石上刻着铭文:“如果你看到我,那就哭泣吧。”据传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参考文献:

[1] MORTON T. The Ecological Thought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isty Press, 2010.

[2]ALEXANDER L, ALLEN S, BINDOFF N L.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G]. Stocker T F.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1-30.

[3]RIGBY K. Dancing with Disaster: Environmental Histories, Narratives, and Ethics for Perilous Times [M].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15.

[4]CLARK T.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5]MILNER A. Climate Fiction: A World-Systems Approach [M].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isty Press, 2020.

[6]GOODBODY A. Literatur und Ökologie: Zur Einführung [G]. Literatur und Ökologie. Amsterdam: Rodopi, 1998: 11-40.

[7]“气候文化网络”官方网站:CLIMATE CULTURES network berlin [EB/OL]. [2023-11-28]. https://www.climate-cultures-network.com/index.html.

[8]秦思斐. 新世纪德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G]. 刘洋. 科幻创作的未来版图.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3: 107-120.

[9]RATNER P. Why Hitler and other Nazis thought the world was really made of ice [EB/OL]. (2018-02-20) [2023-11-28].

https://bigthink.com/surprising-science/the-weird-ice-world-cosmology-passionately-believed-by-hitler-and-other-top-nazis/.

[10]Trojanow I. EisTau [M]. München: Karl Hanser Verlag, 2011.

[11]张原, 汤芸. “栖居生境”的弹韧性演进营造——转向本体论的灾难人类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 97-106.

[12]“卡桑德拉情结”词条:Cassandra.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ed.) [DB/OL]. [2023-11-28]. https://www.oed.com/view/Entry/28471?redirectedFrom=cassandra#eid.

[13]ATKISSON A. Believing Cassandra: An Optimist Looks at a Pessimist’s World [M]. White River Junction: Chelsea Green, 1999.

[14]“饥饿石”相关报道:Niedrigwasser legt alte Hungersteine wieder frei [EB/OL]. (2022-08-18) [2023-11-28].https://www.watson.ch/wissen/deutschland/869535278-niedrigwasser-legt-alte-hungersteine-wieder-frei.

[15]SCHÄTZING F. Masterplan gegen die Klimaangst [EB/OL]. (2022-08-21) [2023-11-28].https://www1.wdr.de/nachrichten/frank-schaetzing-interview-klimawandel-100.html.

 

本节选自《世界科幻动态》2023年第2期“各国巡礼”栏目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