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科普作家网!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搜索

中国科普作家网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中国科普作家网»新闻中心»作家专栏»电影《中国机长》为科学小说创作带来的启示

电影《中国机长》为科学小说创作带来的启示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汪志 2021-08-19 09:32

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主演的电影《中国机长》,为科学小说创作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影片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殊情况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架从重庆飞往拉萨的飞机上,驾驶舱右前方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机组人员在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多重考验,成功将119名乘客安全带回地面的故事。据悉飞机风挡玻璃脱落在民航历史上此前仅有一次,而这次的危险程度要高得多,被有人称为“史诗级备降”。

我们看到,影片对事件前期的大部分描述都可与真实事件中的许多细节对应,小到餐车、短袖,大到乘务员、副驾驶的伤情,空管局与机长的配合,这些都完全是还原了事件的真实情况。其中涉及的不少科学知识与科学元素,包括所涉及的民航业务、航空安全、气象等方面的知识,都与现有的科学和规范要求所一致,在深化主题,人物塑造,深化情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支撑起这个故事的一个内核,就是影片中对民航业、以及一些有关知识的真实呈现。

为拍好这部电影,创作团队认真进行学习。虽然整个拍摄周期很短,但在开拍前,演员们还是争分夺秒地接受了三个多月的学习和培训。他们上午在教室学习飞机理论知识,下午在模拟舱进行实地训练。扮演乘务员的女演员们需要进行仪态、动作、手势的训练,从露八颗牙的标准微笑,到提供服务的站位,甚至简单如倒一杯水,背后都有严格的技术指标。影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凌晨时分,机组成员赶往机场,虽然黑白颠倒,面有疲色,但他们仍是精神抖擞地开例会、进行各种例行检查、体检、客舱检查等等,飞行员还要在起飞前做绕机检查。正是对这些细节和有关知识的呈现,让我们看到了民航工作者的生活,为我们了解航空和民航事业及有关知识打开了一扇窗口。飞机驾驶舱内发生了什么,大多数时候,普通乘客和一般人是很难知道的:飞行员们在起飞、爬升、巡航和下降阶段,始终使用规范、固定的语言,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影片向我们传播、普及了这些专业及一些专业的知识,让我们对航空知识和民航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为更好地塑造角色,张涵予、袁泉等主创实地采风,与事件亲历者见面,听英雄机组还原当时情况。影片拍摄得到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支持与协助,在中国民航宣教中心的协调组织下,来自民航系统各单位数百名专业人士参与了电影的创作与拍摄工作 。

为了能让观众在大银幕上拥有更真实的“飞行体验”,博纳影业斥资近3000万元制作了1:1的空客A319模拟机,更请来了为《星球大战》系列、《美国队长》、《雷神3》制作特效的好莱坞团队。

“四川8633,收到请回答!”

“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

“四川8633,四川8633!”

在七八千米的高空,与空管部门失联的川航3U8633正在穿越厚重的积雨云,它的下方是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

客舱内一片狼藉,所有旅客惊慌失措,寒风从驾驶室猛吹进来,副驾驶受伤、机长紧紧抓着操纵杆目视前方、第二机长一直为他按摩胳膊取暖……

这就是电影《中国机长》里让人揪心、感动的一幕。

《中国机长》的原型故事,一提起就会使很多人紧张。有乘客回忆,当时乘务员正在给他们发早餐,飞机突然剧烈颠簸,一股强大的气流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脱落,推着餐车的乘务员整个人腾空,又跌落下来。在“破了一个大洞”的驾驶室内,飞行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许多设备出现了故障。时速八九百公里,巨大的风噪让无线电指令难以被听见;狂风、噪音、低温、缺氧......当3U8633航班在事故发生34分钟后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时,除副驾驶头面部擦伤、一名空乘腰部受伤,其他人除耳鸣外身体基本无其他异常。

电影让我们看到,事发突然,乘务长与驾驶室失去联系,还要应对乘客们吵吵嚷嚷的质疑,她尽力克制自己的恐惧,用平静的声音告诉大家:“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在真实事件中,空乘人员说出了类似的话,她们引导乘客拉下氧气面罩吸氧,帮助身体抽筋的旅客按摩放松,尽最大努力安抚乘客、给他们信心。

在3U8633发生意外后,西南空管局全体值班管制员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指挥空中6架飞机紧急避让,同时协调军方配合特情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外的8架飞机在指挥下立即停止起飞,停机坪上的15架飞机停止推出,为航班紧急迫降提供最优的空域环境。

经常坐飞机的人们,不一定都了解与飞机飞行和安全有关的知识,《中国机长》比较准确地对我们进行了一次这方面的科普。

影片中的英雄机组有9名成员,他们每个人都在现实里对应着一个原型人物。张涵予扮演的机长刘长健,缓慢、沉稳、镇定、一字一句地说:“四川……8633,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

“8633,下8400保持。”

“下8400,我要返航了,我现在风挡裂了。”

“风挡裂了是吧?”

“哎,对的。”

……

在这段短暂的对话之后,就是那可怕的、爆裂般的“砰”地一声。此后,频道那边就只剩下狂风呼啸,以及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你也对川航3U8633事件感兴趣,尤其是也听过当年的那段ATC录音的话,你就会发现影片中的这段对话,和现实事件是一模一样的。《中国机长》最大的一个优势也正体现在这里。

无论在电影还是电视剧的范畴,现在都少有这样的作品,能真正展现现实和一些行业的专业素养与知识、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而《中国机长》恰恰就好看在这里。真正支撑起这个故事的内核,是影片对于民航行业的真实呈现以及为突出主题、人物塑造、情景描述所进行的一些科学知识运用和描写。

拍摄结束后,扮演机长的张涵予,几乎培养出了一套“职业”习惯:每次他坐在飞机上,飞机起飞、滑行和降落时,都会想到驾驶员的操作手势,同时也会联想到自己在模拟机里面是如何转弯、起飞和抬杆。片场配备了高压液态管和高强度风筒,可释放出高达 10mpa 的气压、喷出接近 8 级风力。坐在驾驶舱里的张涵予说自己每天被七八个风机、风筒吹着,“喝风都喝饱了,饭也吃不下了”。

欧豪扮演的副驾驶因为受伤,每天需要化三个小时的特效妆,在拍摄后期,他的脸部过敏也变得很严重,脸上长了许多红疹。

扮演乘务员的雅玫在片中则有一幕是要因失重而摔倒。实际拍摄中,她确实也在和现实机舱同等狭小的模拟舱里,没有做任何保护措施,飞身摔了出去。事后肿了好几天。

为确保表演的准确和真实,从正式拍摄开始,每个演员每天都会和原型人物通过微信和视频联系,向他们沟通确认自己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片场也专门安排了几位飞行技术顾问,一条一条地仔细“监工”,稍有不合适的地方,就会告知导演,及时调整重来。最终,这样专业、严谨的匠人态度,也直观地反馈到了作品里:在电影中,每个人都是训练有素、各司其职的。

乘务员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的对象,而这些“空姐”的表现,一颦一笑、肢体语言,都足够有信服力。正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样,在真实事件中,奇迹的发生也并不只是因为某一个人,而依然是集体的胜利,是每一个环节共同配合的胜利。飞行员的力挽狂澜,乘务员的临危不乱,乘客的配合与信任,地面各部门的全力支援……每个人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他们共同铸造了这个奇迹,一个众志成城、中国式的奇迹!

为什么在9800米的高空上,这个机组可以制造全员生还的奇迹呢?因为他们是专业的。他们的冷静、稳健,就是川航3U8633的主心骨,更是《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的主心骨。能够很好地展现这一点,很好地做到了尊重事实、还原细节包括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这就是《中国机长》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地方!

《中国机长》电影中还有一幕也很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由关晓彤扮演的航空爱好者,他们也在紧张地关注着事情的进展。有许多观众在看完电影《中国机长》后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爱好者们能够追踪到飞机的位置?”它的依据和科学性如何呢?一个著名微博航空博主空中飞航向大家科普了国内航空爱好者们能够追踪到民航飞机位置的原因。他说,航空爱好者们利用了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实现对民航飞机位置的检测。这种技术更类似于“台站”被动的接收飞机主动发射的包含自身信息和高度经纬度坐标的信号,并把接收到的这些数据源源不断的发送给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将这些数据处理为地图上的点和轨迹。而在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台站”,有的由民航部门搭设,数据专供民航部门。有的由航空爱好者搭设。航空爱好者们获得这样的台站通常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向追踪网站申请免费的“台站”(需向追踪网站分享数据同时能获得一些网站权限)、一种是购买现成的“台站”、还有一种是由爱好者自己制作“台站”(也可分享数据给追踪网站)。而搭建这么一个简单的“台站”成本并不高,但却可追踪到周围十余公里甚至是几百公里范围内的飞机。如果分享这些数据给追踪网站,就能向登录追踪网站的所有人共享特定飞机的基本信息、当前的位置及“台站们”(仅限为该网站分享数据的“台站”)所收到的历史轨迹。台站的作用也弥补了雷达监视范围的不足,以较低的成本监视航空器的运行,以便空中交通管理。现有的各大航旅资讯软件也会利用这样的信息来预测航班状态。不过由于延迟和设备原因,航空爱好者们所见的飞机定位在精确度方面仍然存在问题,监视覆盖范围也很小,但这一群体在这类事件中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刘伟强导演认为,拍电影应该有艺术加工,“如果你想要现实,拍个纪录片就OK了”。民航部门也与刘伟强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在尊重大的现实基础上,应该给电影一点空间。电影的穿云团飞雪山就是虚构。“观众去影院看我的电影,就好像坐过山车一样,过了云团这一关,后面还有雪山,雪山过了还有飞机最后的降落,把这些一个个扔给观众,才有很紧张的感觉。”刘伟强将川航迫降拍成了一部闯关游戏,险象环生。虽然故事情节为虚构的,但导演之前也访问了许多气象专家,问飞机穿过云层有没有现实依据,再根据访问的内容,进行一些艺术加工。片中飞机的风挡玻璃脱落之后,本来飞拉萨的飞机要备降成都,途中遭遇了各种险情。先是遇到了带有闪电、冰雹等巨大云团,机长驾驶飞机绕圈,最后在云团的一道缝隙中穿过,之后飞机又在雪山之间穿行。这两处惊险段落不是川航事件的真实经历,而是虚构的情节。当然片中也有很多根据当时的真实细节改编的剧情,例如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原型叫刘传健,现实生活中就比较严肃,所以张涵予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在性格上也尽量贴合原型人物,不苟言笑,在片中与其他机组人员保持一定距离,在遇到险情时也是情绪坚韧、临危不乱。还有比如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进入驾驶舱之后,发现风挡玻璃脱落,机长刘长健在忍受着低温考验的同时,还要坚持驾驶飞机,因此杜江需要一边协调机长处理险情,一边用手摩擦机长的胳膊,不至于让胳膊冻僵,这个细节就是导演在采访原型人物时获知的真实情况。片中3U8633有一段时间处于失联状态,从地面空管,到塔台,再到其他航班的机长,甚至国外机组都发出了“四川8633,成都呼叫你”的声音,这个剧情是根据当时的真实情况改编来的。从网上曝光的那段通话录音中,也可以听到各部门呼叫四川8633的声音。刘伟强说,一架飞机能够安全飞行,背后是由1000多名幕后工作人员协调配合的结果。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导演一直强调的是“还原”。除了1:1模拟真机还原机舱,其实还尽可能还原了整个民航系统的工作生态,包括准确地反映所涉及的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这对于电影来说,是一种新的“使命感”。对于观众来说,这也是一种新的认知探索和感受,对他们理解民航,了解有关的航空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机长》这部影片,就是这样,通过电影的艺术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川航这次的 “史诗级备降”英雄事迹,并且充分发挥了对所涉及知识的描述、反映,在突出主题、深化情节和人物描写方面的作用。同时也传播、普及了一些这方面的科学知识,特别是航空安全等等。

电影《中国机长》创作人员深入第一线体验生活;虚心对有关知识认真学习的态度和精神,都是很值得科学小说创作者学习的。科学小说不管是反映科学家对科学的研究和对科学未来的探索;或者是人们在科学实践及学习、生活、工作对科学知识的运用,都需要深入实际,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了解科学家、科研人员,去了解那里的学生、工人、农民……以及有关的科学知识;我们还应看到,作为作家,你不可能对所反映和需要反映、描写的知识都样样精通,但你要创作与这些科学有关的科学小说时,第一个需要的就是学习!要向书本学、也要向科学家、学生、工人、农民……学习,只有这样,也才可能在你的科学小说中艺术地、准确地反映好这些知识,并为你的创作服务。不仅科学小说,对科学文艺和整个科普创作来说,也应该是如此。在这些方面,《中国机长》就做得都比较好,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部科学电影来进行研究。

《中国机长》也再一次说明,在中国,虽然不少反映科学或与科学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小说,作者虽然没有标明是科学电影、科学电视剧、科学广播剧、科学小说,但它们是符合科学电影、科学电视剧、科学广播剧、科学小说创作原则的,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作为科学电影、科学电视剧、科学广播剧、科学小说来进行研究。吴有音的电影《南极之恋》和小说《南极绝恋》,不仅是在讲一个冒险故事,也是在进行一次南极科普,“小说和电影的情节都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专家论证,有很强的科学性。”为了创作,吴有音几去南极体验生活,他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对于小说的科学性,在兼顾戏剧性的同时,做了许多可行性的研究和调查。”赵雁的小说《第四级火箭》,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位于戈壁滩上东风基地的航天人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奋斗史。书中描写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有些知识的专业,远远超出了一般读者的认知,而且和时代结合的特别紧,读者通过作品不仅可以了解火箭发射的许多细节,而且能一窥时代发展的变幻风云。比如火箭发射对气象的要求特别严格,甚至是成败的关键之一。作品还描写了发射中的一些细节,“为了保证卫星各观测站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避免敌特分子破坏线路,中央发动全国六十多万民兵间隔数米一字排开,日夜守护在绵延万里的电线杆下,动用了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通信线路。”这些庞大壮观的数字极具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第四级火箭”的发射,除了基地航天人还和这些更加无名的人物有关。对于这些作品,我们完全可以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小说、科学电影来进行研究。近年来的一些小说,如松鹰的《科学巨人的故事》、于启斋的《丁钉小组探秘之旅》、于启斋李琳的《少年侦探王系列》、殷学波等的《海洋魅影》等,以及一大批科学家小说、科学探险小说、科学推理小说、生态小说、防疫小说等等,等等等等……很多在出版时虽没有标明是科学小说,但它们都符合科学小说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同样可以作为科学小说来进行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小说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也都是现实的、准确的,包括属于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那些科学未来。


作者简介

汪 志

中国作协和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学传播理论研究专委会理事、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全国化工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四川省资深科普作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正式提出和开始系统研究“科学小说”问题。主编“科学小说网”。是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小说发展研究》项目和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创新与科普产业发展研究》主研人员和负责人;负责组织有“科学传播西部行”、“蜀道杯科学小说征文评选”、“学习钱学森”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和科普活动。负责建有“中国科学小说史料库”、“绵阳科学小说和科普创作博物馆”。“广播系统工程”、“生物无线电”提出与研究者。“我国第一套比较完整的《沼气科普挂图》”文稿和说明书第一作者。主编的《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获得全国少儿社优秀少儿读物编辑奖等。有四集科学广播剧《无名岛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出版有《论科学小说》、广播对话集《沼气的制取和利用》、科学小说《无名岛上》等,发表、出版的论文、科普文章、新闻、科学小说等计500余万字,多次在全国和省市获奖。在美、英等国进行过学术交流,美国的LOCUS杂志有文专门介绍过其“科学小说”研究,并先后被介绍到法、德、意和瑞典、俄罗斯、南非、奥地利等十多个国家。美国有关图书馆和澳门大学图书馆等收藏了其有关著作及资料。其工作曾受到钱学森、冰心和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温济泽、原化工部副部长成思危等的肯定与接见,原中科院院长卢嘉锡等专门题词以鼓励。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立场及观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协会微信
协会微信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